秦杰
摘要:在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中,金融行業產生的影響力逐漸有所提升,市場中的資本狀況產生了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會計工作應用需求與以往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實際的需求,應用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應用,在不同領域中發揮著作用,尤其是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新會計準則對企業采取管理的影響。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分析
引言: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國內與國際的雙重影響,總體上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發展環境。需要優化財務監管的方式,使得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為高效。新會計準則的應用,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應用過程中,需要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以及直接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對新會計準則的狀況以及應用的影響有著詳細的認識。
一、新會計準則應用的重要性
新會計準則能夠更好地滿足于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能夠適應于外部的市場狀況。從應用的綜合效果來說,準則的應用對于企業管理產生的推動作用是極為明顯的。就外部市場而言,需要應用更為簡單明了的工作準則,對應于外部的復雜環境,新會計準則的應用能夠滿足于這一要求。對于企業的內部發展狀況來說,新會計準則的應用,會給內部的管理帶來機遇與挑戰。企業內部需要在短期中適應于新會計準則,調整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策略。一些企業在適應新會計準則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對于正常運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然而,從更為長期的角度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在企業適應了新會計準則之后,內部的運行健康狀況會得到充分的提升。
需要認識到,我國的市場發展總體環境與其他國家地區有所不同,金融相關行業的發展是根據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以及我國獨特的狀況不斷構建的。因此,在會計準則的制定中,需要更多地對我國的狀況進行考慮。新會計準則就充分尊重了我國的特殊市場環境,能夠較好地保存我國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意義,更為適合于我國獨特的市場環境。無論是從整體的制定原則,還是從各種細則上進行觀察,均能夠發現這一特點。
二、新會計準則應用對企業財務管理規則產生的影響
從目前具體的內容以及應用進行觀察,可以發現新會計準則在應用的過程中,影響到了金融資產的分類方式,使得分類更為明確;另外,在進行處理金融資產減值時,將原有的“已發生損失法”變更為“預期損失法”。從總體的新會計準則制定原則以及應用的狀況上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新會計準則更為貼合于實際的財務工作需求。
(一)對金融工具分類產生的影響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需要對金融資產進行明確的類別劃分,根據其類別的特點,采用各自的管理方式。在新會計準則中,原有的較為復雜的分類法簡化為三類,包括AC(按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FVTPL(按公允減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FVOVI(按公允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這種分類的方式更為清晰明確,提升了會計事務處理的效率。需要認識到,在這種分類方式中,由于不同類別中涉及到的資產狀況不同,會產生類別的金融資產量差。日常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要遵循著準則以及相關的工作流程,對于不同資產量需要采取的工作時間都較為近似,會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二)對金融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產生的影響
原有應用的“已發生損失法”變更為“預期損失法”,這種方式的應用,能夠充分地對未來預期狀況有所考慮,不再僅僅關注已經產生的損失,從更為全面的角度,觀察金融資產的未來發展狀況。應用這種管理的方式,能夠使得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更好的應對于市場風險,應對信用風險。原有的規則中,僅能夠重視到已經發生的狀況,對于未來將會發生地風險未能有所預期。這會導致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風險應對能力的不足[1]。
相對于以往的處理方式,關注現有狀況的同時對未來預期情況進行合理推測,需要相應的財務工作人員,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在現有金融市場中,發展成熟度有所提升,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從中提取到更多的信息,這些信息可應用于對未來狀況的預期。同時,財務管理工作中工具的進步,對于財務管理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也會帶來幫助。可以說,在現有的外部環境條件、人員水平條件以及工具條件下,更為準確的預知風險,具有了可能性,預知結果也能產生實際的作用。
三、新會計準則應用對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產生的影響
(一)對企業投資產生影響
受到新會計準則的影響,我國的企業在金融資產結構上,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的是結構性的改變。在初期階段,企業的投資方向發生轉變,會給許多企業的政策運營帶來一定的壓力,隨著信會計準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作用的全面發揮,整體的管理水平會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投資結構將會更加健康,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投資面臨地風險會相對有所降低。在上文中,對新會計準則應用中分類標準的變化做出了說明,相應的企業投資需要與分類標準相適應, 因此企業的資金能夠較為均衡的應用,實現相對的穩定。需要重視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由于資金不足等問題,在當期利潤減少的情況下,會出現經營困難[2]。
企業在遵循相關的準則同時,也要對自我的發展狀況有所認識,適度的逐漸適應于新的規則與市場。在投資中由于“預期損失法”的應用,投資中所面臨地風險會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風險與實際收益之間的平衡性。在目前,對大類投資的結構進行分析,能夠明顯的發現在投資中應用與債務資產的投資金額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二)對企業利潤規模產生影響
在新會計準則中,包含了特殊會計環境的使用內容,詳細修整業務核算準則,壓縮會計預算和會計政策相關的項目,這對企業空間利潤調節進行一定的限定。在新會計準則之下,企業會計實務的記賬模式有一定變化。由于核算的方式產生了變化,企業的利潤規模也會隨之出現改變。
企業會提前確定盈虧狀況,并且對于未來的發展做出合理的預期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制定的企業發展經營策略,就可以更為符合于企業的未來發展需求。新會計準則的應用,會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本有所提升。由于相應財務管理工作方式發生變更,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本,進行人力的培訓,同時也要引進相關的輔助工作工具。在適應新準則的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相較于原有的狀況,可能會在初期發生一定的水平降低,這是變革中的必經之路[3]。
四、新會計準則下的企業采取狀況發展建議
(一)強化企業財務工作的內部監管
企業財務工作的內部監管,能夠使得企業財務工作的運行更為健康。需要從總體上,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優化,增強企業中管理層對于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員工以及各部門負責人的態度,會由于受到的管理指導有所變化,管理層對于財務管理環境的重視,能夠使得各部門中的員工更為配合財務工作,主動的做好部門與財務管理工作的對接。事實上,財務管理的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非職業人員能夠起到的監督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企業中財務部門的自我監督以及監督規則的制定,就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財務部門的自我監督,采取的是一種相互監督以及上層管理者監督共同作用的形式。在新會計準則的應用中,財務人員的工作嚴謹性會相對有所增加,在工作中要相互之間重視核實信息,實現監督的目的。
(二)強化外部監督的作用
外部監督的力度,并非是企業監督可以干涉的,需要結合地方的具體發展狀況,通過專業的外部監督體現,實現外部的監督。政府與相關的監管部門,需要根據會計新準則制定出適當的企業監管制度,在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監管作用。企業需要對監管有著正確的認識,公共監管不僅是對企業的限制,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在公共監督中,能夠發現企業內部財務監管不能觀察到的問題,并且由較為專業的監管人員,作出工作的指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就會更為完善,在新會計準則的指導下,實現更為合理的管理[4]。
五、結束語
在新會計準則的影響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出現了變化。需要重視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從不同方面分析具體的影響。新會計準則的出現讓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規范,同時也讓經濟市場健康發展。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會計實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所得稅、會計計量屬性、存貨管理等相關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經過對新會計準則的使用,企業的財務管理會計實務工作會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鄒軍.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分析[J].財會學習,2020(10):127-128.
[2]黃昊.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實務影響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2):107-109.
[3]趙澤華.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的影響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7):87-89.
[4]張楠.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和具體實踐初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10):86-87.
五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秦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