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的發展對當地的經濟以及民眾生活的改善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我國企業發展戰略的轉變,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雙方的利益分化和矛盾日益凸顯,勞動關系也日益復雜。文章通過對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現狀;對策分析
引言
中國現階段部分中小企業的勞動關系較為緊張,且勞資糾紛和勞動沖突對立不斷,勞資矛盾較為尖銳,勞動關系問題日益突出。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勞動分配不合理、勞動安全衛生環境欠佳、勞動時間過長等。
勞動者的自身素質亦是影響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的關鍵因素之一。勞動力價格通常是由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如果勞動力素質高,那么勞動力價格相應就高。目前,在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中,絕大多數的勞動力素質整體偏低。
一、勞動關系管理中主要存在問題
1.勞動合同尚不規范
目前在部分中小企業中,特別是在那些外來務工人員、企業外包員工占比較多的中小企業中,正式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率依舊偏低。盡管中國早在2008年起就開始頒布施行《勞動法》,然而仍然有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特別是在“保險代理人、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中簽訂正規勞動合同的比例非常少。
此外,部分職工的合法權益尚未得到應有的法律保護,有些小企業甚至根本就不簽訂勞動合同,多采用口頭協議為主,導致企業與職工的責權利關系不夠清晰,極易引發勞動爭議。而有些中小企業盡管與職工簽訂了勞動合同,然而在形式與內容上,卻存在嚴重違反《勞動法》以及不公平的問題,導致勞動合同的內容有失公允、不公平,缺乏法律約束力,職工勞動維權也不易。
2.企業薪酬不公
目前,在中國勞動力市場上,部分勞動者的權利主體身份尚未得到充分體現,究其原因,當前中國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這顯然對勞動者是不利的。
雖然在《勞動法》之中作出了關于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相關規定,但是在現實中往往諸多企業均以最低工資作為工人的基本工資計算,導致個別中小企業的職工甚至根本無法享受到最低工資制度的保障。
另外,一些中小企業工資收入分配機制不規范,或者因其經營收益較差,導致職工在工資收入方面不但水平偏低,而且處于不穩定狀態,且不能按時發放工資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特別是在某些非公有制中小型企業,其故意惡意拖欠或者克扣工資,不少職工為了生計只能無奈吞下苦果,導致其正當合法利益受到侵犯。
近些年以來,中國諸多地方發生的關于勞動報酬爭議的案件顯著增多。通常而言,工資是職工維系其生活的最主要經濟來源,況且諸多職工的工資水平本身就偏低,倘若再加上惡意拖欠或者克扣,其必然會造成職工生活困難,從而引發職工的強烈不滿,輕則導致產生勞資糾紛和勞動爭議,重則甚至會引發勞資糾紛事件、群體上訪事件,給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負面影響。
3. 勞動時間過長
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由于種種因素拒不遵守《勞動法》中關于勞動時間的規定,肆意延長工作時間,部分企業的職工加班加點現象較為嚴重,甚至部分企業要求職工每月必須工作28天以上,平均每天工作長達 11 小時,然而也不延長工作時間的職工合理發放加班費或者給予其他補償?!?96文化” 倡導企業職工加班加點,這不但侵害了職工的正當合法權益,而且對企業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均是不利的。
4. 勞動安全衛生環境欠佳
在某些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由于企業的資金投入規模有限,加之工廠的勞動防護設備設施極為簡陋,職工長期在惡劣的勞動環境中從事高強度的工作中,從而導致工傷安全事故、突發環境中毒事故頻發。在安全生產方面,某些中小型企業的經營者不重視安全生產,公司采取的勞動保護措施不到位,甚至部分企業連最基本的勞保用品(手套、安全帽等)也不發放給職工,要求員工自購。此外,部分企業的工作環境中還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極易造成工作區域的環境污染,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勞保用品,這在一定程度會對員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在職業衛生方面,有的中小企業不但職業病防治責任意識不強,而且對職工的身體健康選擇了漠視,也未采取必要舉措來防治職業病,例如定期職業健康體檢等。
二、對策與建議
1.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工會的實質性作用
規范中小企業依法成立組建工會,從而充分發揮工會的協調機制作用,進而保障勞動者的正當合法權益。首先,各級政府扶持中小企業應當實行集體談判以及集體合同的制度,保障職工的正當合法權益。其次,轄區內的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及時對沒有建立工會的中小企業進行幫扶,幫助其成立工會,妥善解決工會成立和開展工作中所遭遇的問題,最大程度的給予中小企業幫扶。最后,必須確保一線職工在公會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保證工會可以發揮其所應當起到的作用,而非流于形式。
工會是工人的代表,要充分發揮工會的實質性作用,盡可能地減少勞動糾紛的發生,使得勞資雙方關系更融洽。
2.加強民主參與
由于中小企業勞動者的各項合法正當權益經常受到漠視和侵犯,短期來看,企業似乎嘗到了“甜頭”,然而長期來看,這對勞資雙方均是不利的(陷入囚徒困境)。
企業職工自身要不斷加強學習和努力實踐,增強職工的民主管理意識,切實改變職工的思維觀念(主人翁意識),積極謀求主體身份的實現。唯有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協調機制,方能真正保障勞動者的正當合法權益,進而保證勞動者主體身份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文瑞.山東省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問題與解決[J].現代商業,2020(18):60-62.
[2]陳宣予.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的界定與指標構建[J].商場現代化,2019(09):77-78.
[3]王先鵬.淺析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6(07):96.
[4]胡軍亮.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特區經濟,2014(01):101-102.
[5]劉杰梅.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管理探析[J].煤炭經濟研究,2008(07):86-88.
作者簡介:
鐘永怡(1995.6.25—),女,廣東廉江,專業:會計,研究方向:會計,人力資源管理,職稱:無,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鐘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