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珍
摘 ?要:閱讀教學中的詞句品析,不是簡單的注解和分析,需要充分考慮詞句的內涵和外延,考慮其引申義和比喻義。在具體引導時,教師需要啟發學生聯系具體語境、調動學生的想象思維,還要關聯主旨和情感,從更廣泛的空間展開挖掘,以形成更為科學的解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品詞析句;教學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詞句品析時,需要有對接和觀照意識,結合具體語境、注重想象、關聯主旨,這些都能夠給詞句品析帶來更多的幫助。將品析的詞句放到具體語境中,聯系上下文進行解讀,能夠獲得更為貼近的意思;針對詞句品析應用特點,調動學生的想象和聯想思維,也能夠獲得豐富的延伸意義;解讀詞句時聯系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能夠獲得更多的認知和共鳴,進而自然建立詞句認知基礎。
一、詞句品析要結合語境
我們常說“詞無定性”,這是針對詞句的語境意義來說的。詞句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有比較明晰的意義設定,一旦離開了語境,其特定意義就會消失。因此,在進行詞句品析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聯系語境的意識,唯有將詞語放入語境之中,才能從詞性、色彩、作用等角度對其展開具體分析,進而形成特定的語意范疇。
詞句品析未必需要具備很多的專業知識,從更直觀的角度展開融合性、關聯性思考,同樣能夠形成豐富的學習認知。例如,在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以下統稱“教材”)《三月桃花水》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示范誦讀課文,要求學生畫出重點的詞句,然后結合語境解讀這些詞句。學生畫出了很多詞句,因為整篇課文都非常精彩,描寫方法運用更為集中。例如,“有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回旋”,“酒窩”一詞用得堪稱經典。教師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解析,學生都能夠準確做出梳理:桃花的花瓣,在水中盤旋,形成了小酒窩似的波紋,這是多么美的景色。再如,“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這里的“豎琴”該如何解讀呢?學生有了聯系意識,都能夠順利做出解析:河水彎曲流淌,像豎琴的琴弦,比喻義鮮明,形象地描寫出了三月桃花水的特點。學生有了主動聯系的意識,品析詞句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從聯系具體語境角度展開解讀分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切入機會。
二、詞句品析要注重想象
詞句品析不僅要關注具體的語境,還需要有想象和聯想的主動意識。作者在遣詞造句時,已經賦予這些詞句更多的想象含義,學生在閱讀文本、詞句品析時,自然要對接作者的思維,通過聯想和想象,進入作者創設的特定意境中,感知文本要展示的獨特意象。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教師要做出對應設計,順利啟動學生的想象思維,自然形成詞句想象意義。
文本閱讀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重點關注一些特殊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具體解析助力文本整體感知。例如,教材《綠》這首小詩創設了更多意象,教師先讓學生熟讀文本,然后要求學生圈點出重點詞句,并展開個性閱讀解析。有的學生找到“綠得發黑、綠得出奇”這樣的句子,并展開深入解析:綠色太濃了,才有“發黑”的感覺,一個“出”字,寫出“不同尋常”的意味,從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綠色的世界。教師指導學生對“擠在一起,重疊在一起”這樣的句子進行重點解析。學生給出個性答案:擬人化的處理,讓綠有了旺盛的生命力;這是綠的集會,表明綠的節日到來;我們仿佛走進大森林之中。學生給出不同的解讀,教師對一些個性品析進行專業評價,肯定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從更多角度展開思考,以打開更為寬闊的學習視野。教師與學生一起展開詞句的品析和研討,從更多角度展開思考和討論,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從這個角度啟動詞句品析操作,能夠獲得更豐富的調度效果。
三、品詞析句要關聯主旨
詞句品析還要有關聯意識,在鏈接語境的同時,需要對文本主旨、作者情感進行關聯思考,以升華詞句品析的品質。詞句品析不是單純的注解,需要關涉更多人文、語用等因素,從主旨和情感角度展開人文關懷方面的思考,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思想方面的觸動和成長。
閱讀文本時,需要有深度探究的意識,要讓閱讀成為思想歷練的機會。教師在具體引導時,也需要從關聯角度展開設計,讓深度閱讀在詞句品析中真正發生。例如,在教材《白鵝》這篇課文中,需要重點關注的詞語是“高傲”,作者在描寫白鵝的一舉一動時,都是圍繞這個詞語展開的。作者為什么要圍繞一只鵝的高傲來展開創作呢?很多學生對此存在疑惑,教師不妨進行必要的啟示:作者對白鵝進行擬人化的描寫,語言詼諧、富有情趣,其目的只是為表現白鵝嗎?如果從生活態度、生命認知角度展開思考,你會做出怎樣的解讀?學生受到教師這樣引導,自然會形成新的領悟。從關聯主旨和情感角度展開詞句品析,能夠順利提升品析高度。
詞句品析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學習行為,教師要在方法運用上給出具體的指導。結合語境、主旨想象、關聯主旨,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出發展開對應解析,能夠獲得不同的品析答案,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實際做出理性設計,為學生順利展開詞句品析提供方法支持,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徐曉彤. 在品詞析句中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2018(26).
[2]管華. 走入文本 ?品詞析句:小學語文語感培養策略談[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5).
[3]陳金環. 低學段語文閱讀教學“得言”的“霧化”之法[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