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衍海
摘要:實驗實踐教學是培養技能人才不可缺少,現代教育與實驗實踐教學密不可分。職業教育更是通過量化的實踐教學來培育人才。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實踐教學的形式、內涵、觀念、方法等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并以此不斷豐富和影響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途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實踐教學
一、職業教育的開放辦學與實踐體驗
早期的教育強調的是人類文化與基礎知識,不包含技能的教導。但到了近代,隨著教育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知識傳授活動與科學探索研究融合,高層次教育一出現,實驗實踐教學也開始萌芽。最初的形式是實驗,以理工科教學與自然研究為主體,旨在發現自然的奧秘與規律。后來,隨著教育的大眾化與教育外延的擴大,技術技能的指導也納入到了教育的范疇,接受教育是為了更好就業。于是面向市場的以培養適應崗位的技能人才為主的職業技術教育開始出現,并開始與普通教育相并重。職業教育特別注重實驗實踐教學,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實驗實訓。從教學范疇看,實訓教學主要在校內、外通過高仿真的實訓基地、訓練中心進行,特別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
從實驗到實訓再到實習,表象上看是實踐教學形式的演進,實質上是人類前行中教育觀念的變革與教育定位的改變,教育從封閉轉向開放,從精英走向大眾,從象牙之塔走向市場,從純粹的知識介紹走向技能技術的改變。在這種變化中,實踐教學在教育教學的份量不斷加重,教育開始與市場對接,更加貼近社會實際,更講求實效。
實驗實踐教學是教育方式與手法的延伸,對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來說,更賦有根本性意義與決定性作用。第一、實驗實踐教學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個性與特色。第二,通過實驗實踐教學,職業院校能很好地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并由此將理論知識轉變為技能知識,為學生將來就業和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通過實驗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實驗實踐教學路徑的多樣化
近幾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出臺了許多新的政策,中國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各地各院校結合實際對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許多新的探索,而這類探索很大程度上是由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帶來或啟動的。實踐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手法不斷豐富,特色逐漸顯現,使得其路徑呈多樣化發展趨勢,而這種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完善。
三、實踐教學路徑的目標指向
突出加強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重要區別,是培養技能人才的必然需求。實踐教學正是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職業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技能人才較強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把握職業教育本質,彰顯職業教育效能,必須突出實驗實踐教學。
現代職業教育實踐教學同樣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實踐教學硬件基礎薄弱,實訓基地建設問題尤為突出,特別是一些轉制而來的職業院校,教育觀念尚未完全改變,教學改革滯后,建校周期短,資金渠道有限,實訓基地條件差,設備陳舊,數量不足,利用率低。二是實踐教學管理過程松散,教學效果欠佳。有些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相應質量管理與評價規范,單憑實訓教師的責任心和工作經驗,實踐教學效果難以保證。三是實踐教學考核模式陳舊,專業技能考核缺乏力度。一些院校還沒有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考核辦法或沒能真正落實。對學生技能考核改革力度不夠,缺乏過程考核,沒有把以能力為本位的考核貫穿于實踐教學始終。四是教師知識和能力結構先天不足,“雙師型”教師隊伍亟待加強。有些院校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知識老化,實踐能力較弱,亟需通過多種渠道充實和提高職業教育教師質量。
四、正確應用實踐教學路徑
現代的職業教育歸根到底是一種教育,作為教育,它傳承和提升普適的人類道德、科學技術、精神境界,注重可持續發展,應當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職業教育重視通過實驗實踐教學并且把職業崗位技能的傳授與培訓作為其主要教學內容,但職業教育還必須關注學生的為人品德、職業素養、交際能力、生存之道等的培育,既教書又育人,關注文化建設、內涵提升與人的全面發展。正確審視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要路徑,對實踐教學的認知應該是多方面的,在當前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必須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全方位提升實踐教學質量,豐富實踐教學內涵。
第一,進一步加強拓展實驗實踐教學的內涵功能。現代職業崗位千差萬別,各專業對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把實踐教學只僅局限在技能技術培育上。同時在實踐教學中,能力培養也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簡單地進行技能訓練與崗位培訓。實際上實踐教學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科學安排實驗、實訓、實習,可以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將素質教育溶入到實訓教學中。
第二,進一步夯實實驗實踐教學的發展基礎。發展實踐教學,基礎是關鍵。基礎工作有多方面,這里關注幾點:一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二是加大基礎建設投入,配置與本專業的技能要求相一致的先進實訓設備。三是加強聯系,擴大校外實習企業數量與見習崗位,做到實習與崗位生產緊密相連,技能實訓與就業推薦相結合,學生畢業后可直接上崗工作。四是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完善包括與之有關的技術、設備、經費、固定資產等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資效益。
第三,進一步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職業教育教學中,要避免重理論、輕實訓,也要避免過于重實踐、漠視理論教學。前者使職業教育轉向學科型、研究型教學。職業教育應根據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跨學科地對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強調三點:一是理論與實踐并重,既著力提升職業所必須的職業技能技術,也適當培養某一特定的崗位職業技術或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能適應未來崗位的變化、社會的需求。二是適當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專業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重點則以技術應用和技能傳授為主,即使是課堂基本理論教學,也要與實踐緊密結合,傳授的知識面寬但不刻意求其系統性和高深度。三是突出技能實踐性。教學中強調能力培養,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業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使得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有保障。
參考文獻
[1]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質——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08,1.
[2]李桂福,段金梅,霍立林編著.中學電工基礎教學法實驗(第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
(淄博職業學院?山東?淄博?25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