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珍
【摘? 要】數學課程的精華在于數學思想方法。以下將小學數學教學作為載體,先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意義進行分析,隨后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路徑,希望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102-02
【Abstract】The essence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lies in mathematical thinking methods. The following use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a carrier, first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penetrating mathematics thinking and methods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n discuss the path of penetrating mathematics thinking and methods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a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words】Math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即大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這就違背了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教師必須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數學教學事業的主要發展趨向。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意義
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點。首先,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將數學思想方法適當地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更加輕松。數學的內涵關鍵就在于數學思想,科學的數學思想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時,它是學生數學觀念形成的關鍵,更是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等能力的形成關鍵,能夠對學生今后的各科學習和成長發展起到重要的幫助。其次,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推動教學改革進程的需要,新課標將數學思想納入數學學習中,并當成學習要點,這就充分說明了數學思想方法對于學生學習和未來發展的積極意義。數學思想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等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在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基礎上,為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
(一)注重課前預習,滲透分類思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課前預習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它是學生新課學習中的必要環節。良好的課前預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新課學習中,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還有利于整體教學活動的穩步開展。對此,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課前預習環節,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考慮到這部分內容可能會用到分類思想。對此,教師就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首先,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試著歸納各種圖形的特點,并且進行舉例,使學生對課堂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再次,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進行舉例,如自行車的輪子是圓形的,并讓學生將這些進行分類,何為三角形、何為圓形。這樣一來,教師就較好地完成了數學分類思想方法的滲透,雖然體現得相對初級,但是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對不同的圖形進行分類和歸納,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教學情境,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使我國教育領域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師不斷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以更好地順應當下時代的發展。其中,教學情境的創設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受到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認可和與運用??紤]到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而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诖?,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對應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教學“比一比”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數學結合思想作為指導,將實物作為著手點,進行引導:“在數學學習中需要用到許多學習用品,同學們都準備了哪些學習用品呢?能讓老師看看嗎?”隨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比較長短,如一塊橡皮擦和一支尺子比長短等,使學生對長短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逐步引入數形結合思想中,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繪制出長短不一的線條,借助尺子比較線條的長短,幫助學生深化對長短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而這正是數學思想方法中的數形結合思想。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將數學知識與圖形有機整合起來,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三)巧用數學問題,滲透轉化思想
小學階段涉及豐富多樣的思想方法,轉化思想就是關鍵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將原本繁雜的問題巧妙地轉化,變成更加簡單的問題。將轉化思想方法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和解答數學問題。對此,在正式教學時,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數學問題的作用。考慮到轉化思想方法有著較強的概括性,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數學問題出發,使其在問題解決中對思想方法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學“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在教完“三角形面積”知識后,考慮到學生對于長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有一個長方形,長為八厘米,寬為六厘米,現在將其裁去一個腰為三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請問剩余部分的面積是多少?”由于學生還沒有接觸到梯形面積的計算知識,因此大部分學生陷入了僵局。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引導,讓學生認真讀題,從已知條件入手。于是學生很快就發現,長方形的長和寬是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也是已知的,那么就可以先計算出長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減去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則可以得出剩余部分的面積。通過問題的設置,巧妙地滲透轉化思想方法,在幫助學生解決已學知識之外的數學問題的基礎上,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一舉多得。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重要意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其落到實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注重課前預習,滲透分類思想、創設教學情境,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以及巧用數學問題,滲透轉化思想三個方面出發,以此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則能夠較好地實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王永霞.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福建教育研究,2016(11).
[2]傅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路徑[J].亞太教育,2015(29).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