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宇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要保證學生熟練掌握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能力,其中閱讀教學所占的地位最重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拓展課堂閱讀內容,提高學生閱讀質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筆者認為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營造趣味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拓展閱讀;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150-02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tudents must be proficient in the four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Reading teaching occupies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xpanding classroom reading conten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quality can not only maximize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iteracy,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hen teachers are teaching reading, the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y creating interesting classrooms, thereby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xtended reading; Specific strategies
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短短一個比喻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閱讀書籍的重要意義,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的語文素養養成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引領學生閱讀和拓展閱讀教學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引領學生正確閱讀、如何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要思考的。筆者從近年來語文教學的經驗出發,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很容易被教師引導。新課標明確要求:“進行教學時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要求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調整教學模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階段面臨的問題
(一)語文閱讀教學和實際脫軌
由于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落后,語文課本教材落后導致我國小學語文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會和實際生活脫軌,這樣就會導致教學質量低下,連帶的不良影響是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小學階段學生閱讀技巧較差,學習能力不足,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對其多加引導。但是正因為閱歷少,經過語文教師的引導后就可以在短時間適應,完成學習目標。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心智不成熟的兒童,思維能力還沒有發育健全,屬于抽象思維。對知識的感受更傾向于和自己生活有關的,因此,當語文閱讀教學和生活脫軌時,會導致學生接受知識的難度提升,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二)現階段閱讀方式單一落后
現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還是傳統的,體現在知識點的教學方面。比如在課堂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讓全體學生對全文進行朗讀;又或是在講解某個知識點時對所在的片段進行朗讀。這樣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閱讀教學體系,閱讀教學更像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忽略了閱讀教學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教師沒有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年齡段對閱讀方式進行改進,就導致學生對閱讀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有就是對于教育從業者的選聘機制不嚴格,篩選的小學教師專業能力不強,這給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帶來的只是消極影響,教師思想局限,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只會在落后的情況下陷入死循環。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拓展閱讀教材
拓展閱讀教學首先要拓展閱讀教材,教師在閱讀課堂前,利用網絡互聯網技術可以多搜集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閱讀素材,在課堂上的課本教材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不僅起到了開闊學生視野的作用,還能與課本產生聯動,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拓展閱讀教材時,教師可以從教材作者、作品風格出發,搜索相似的文學作品。比如,如果學生喜歡反轉諷刺劇情歐·亨利式結尾的文章,教師就可以選擇《兩位感恩節的紳士》《最后一片葉子》《一件運動衫》等文章,只要學生喜歡這種類型的,閱讀這類題材的文章自然事半功倍,閱讀效率也就能隨之提高。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借助視頻、音樂、圖片等素材吸引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
三、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于其他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小學生普遍心智不成熟、表現欲強、希望得到教師夸獎,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孩子,通常性格活潑好動,對外界的新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耐心,對外界事物充滿強烈的求知欲,又心思浮躁,難以靜下心。比如很多小學生在對小學語文課文進行閱讀時,剛開始充滿求知欲,但是閱讀一遍后會難以集中注意力,感到枯燥乏味,課文的內容已經難以吸引他們,也就調動不起學習興趣。這些問題都會給教育從業者帶來困擾,教師難以開展閱讀教學任務,但是教師應該迎難而上,將其作為挑戰。閱讀又是學生通往語文知識高樓的階梯,是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的唯一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對閱讀產生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很有效,但是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審美疲勞,感覺課堂特別枯燥,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在課堂上就很容易走神,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開始前要提前了解本班學生的特點,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課堂上立足小學語文教材,巧設懸念
語文教師要想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就必須在第一節課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因為第一感覺很重要。教學第一節課時教師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提前備好課件,富有感情地閱讀課文,讓學生融入課文中,和文章產生感情共鳴。語文閱讀的第一節課不需要刻意地完成教學目標,可以通過師生自我介紹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介紹完后再說出自己對語文閱讀的看法,這樣方便教師做到心中有底,為以后設計教學方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在第一節課上要改變學生心中“語文閱讀是枯燥的”的看法,教師可以安排猜成語等小游戲,給猜對的學生一定的獎勵、猜錯的學生一定的處罰,通過有趣的第一節課打破學生以往的看法,讓學生對下堂課充滿期待。
接下來的課堂中,教師要深挖語文閱讀教材,在課堂開始設置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去探求文章內容,尋找答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設置提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學小學課文《草船借箭》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為什么要借箭?是誰借誰的箭?最后借箭成功沒有?這一系列的問題完全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以引導學生自覺閱讀課文,而且帶著問題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時刻保持專注的狀態。這樣的一節課結束,學生通過自己閱讀,不僅了解了課文內容,還能在了解諸葛亮的雄偉事跡后自覺對其產生崇拜之情。
五、結語
語文教師要想提升課堂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就要利用一些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閱讀效率還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中拓展閱讀教學一方面可以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一方面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通過在經典名著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曉青.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新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
[2]徐常艷.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7(07).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