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秀梅
【摘? 要】要想與世界接軌,進行語言溝通,英語成了人們的首選,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WTO)之后,對英語實用性人才的需求大增,由此提升了英語學習力度,引發(fā)了全民學英語、用英語的浪潮。為了適應這一趨勢,教育部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程,旨在讓學生從小接觸英語,養(yǎng)成終身學英語的好習慣。眾所周知,兒童時期是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nèi)菀捉邮苄迈r事物,消化吸收能力強,是學習中的一大優(yōu)勢,卻因為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環(huán)境缺失等問題,影響了英語教學工作的效率和質(zhì)量。學生錯失了學好英語的關(guān)鍵時機,令有見識的教育工作者們痛心不已,也成了他們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策略的持久動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173-02
【Abstract】In order to connect with the world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world, English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of people. Especially after my country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demand for practical English talents has increased greatly, which h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inspired the whole people. The wave of learning and using English.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tre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opened English courses since the third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aiming to expose students to English from an early age and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life. As we all know, childhood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 They are easy to accept new things and have strong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bility, which is a major advantage in learning.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ingle teaching method, backward teaching concept, lack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problems, Affected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Students missed the crucial opportunity to learn English well, which made knowledgeable educators heartbroken and became a lasting motivation for them to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present condi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改善了一些教學問題。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也不是一下就能消除殆盡的,還需要教師時刻反省,不斷提升,在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與學習特征的基礎上,爭取達到投入少、收益高的教學成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而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也發(fā)揮自身素養(yǎng),履行自身職責,進行了多方探究,終有所獲,如下所示:
一、給予正確引導,夯實學生基礎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對外界充滿興趣,想要去探險,且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這是學生學習的優(yōu)勢。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會發(fā)揮自身榜樣作用,為學生提供準確的英語讀音,引導其進入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其完成具有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夯實學生基礎。
例如,學習“Do you have any cousins?”這一單元時,筆者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確定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掌握核心詞匯any/cousin/family/parents/grandfather;能熟練運用“Do you have any……?”詢問別人家的家庭成員狀況;能正確讀出字母e在閉音節(jié)中的讀音。從上述教學目標中可以看出:基礎性目標特征凸顯。為了完成上述幾個目標,筆者設計了一系列教學活動:教師領(lǐng)讀,學生模仿;組建學習小組,生生之間進行對話練習;課堂背寫,熟悉核心單詞和句式;布置課后練習作業(yè),與父母進行對話練習……一系列活動過后,學生牢牢掌握了單元基礎知識,且發(fā)揮了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征,讓學生學得更快、學得更好。
二、更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致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愿意進步的不竭動力,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并想方設法拓展和延伸。
例如,學習“At the shop”這一單元時,學生需要掌握apple/apples/bananas/banana等核心詞匯以及“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y?”等句式詢問物品的價錢。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筆者提前準備了教學道具——各種各樣的水果并布置了小組表演任務,即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要借助道具創(chuàng)編英語對話,登臺表演英語對話,且小組成員都要演出。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大家的學習興致,不等筆者催促大家就展開了討論,進入了狀態(tài)。
三、遵循成長規(guī)律,凸顯學生個性
事物的成長有規(guī)律,學生的成長也是如此,如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應用能力等都是螺旋上升的,雖然過程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制定的教學活動要符合學生個性。
例如,學習“Children's Day”這一單元內(nèi)容時,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兒童節(jié)。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筆者先分析了學情與教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因為他們學習了Look and see、Sport、My day、Days of the week等單元,掌握了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通過Happy birthday、Mother's Day、Chinese festival、A new festival等單元了解了節(jié)日中蘊含的寓意、代表的情感,且學生對兒童節(jié)本身充滿了興致,學習氛圍良好。
但是學生基礎不同,需要制定個性化學習目標: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熟練地進行英語對話并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對話場景;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要完成的學習目標為掌握核心詞匯,建立自己的思維導圖;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先不進行新課的學習,而要去復習舊有的知識,夯實自身基礎。
四、利用各種資源,服務教學活動
英語學科在國家提倡和社會形勢的推動下,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資源豐富、教學環(huán)境良好,卻還是讓教學工作陷入了困境。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學會統(tǒng)籌規(guī)劃,明確各種教學資源的優(yōu)缺點并揚長避短,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
例如,學習“My future”這一單元時,筆者發(fā)揮了教材文本的價值,制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借助網(wǎng)絡教學資源,開闊了學生的眼界;組建了互助學習小組,發(fā)揮了學生自身的力量;布置了課后作業(yè),讓孩子與家長進行課后練習等等,各種教學資源融合在一起推動了小學英語工作進度,為學生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服務。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開設英語對師生來講都是一項挑戰(zhàn),需要大家端正態(tài)度,投入情感,付諸熱情,此外還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我,不斷提升自我,為做好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探索新的教學策略。筆者作為其中的一員,提出了上述幾點教學建議,以期能為英語教學事業(yè)盡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鄒雪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6).
[2]孫莉.淺議小學英語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好家長,2015(43).
[3]金麗仙.順應新課程構(gòu)筑新課堂——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才智,2014(30).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