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度推進,完善小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成為了很多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利用單元整體教學,培育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他們的基礎英語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將結合著自身經驗,談論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前言: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話題,教材編寫人員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將單元知識拆分成了不同的課時,希望學生階梯式地完成日常英語學習。而教師在一線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現如今小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變強了,對知識的理解水平也越來越好,教師可以關注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打通單元課時之間的壁壘,實現單元整體教學,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一、圍繞主題意義,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
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發現單元整體教學的效果能否落到實處,最主要的就是看教師有沒有嚴格設定教學目標。真正從教學落點出發,聯通整體的教學環節,盡管教師開展的是大單元教學,但一整個單元不可能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完成講解,所以制定每一節課的教學小目標,以及單元整體教學的大目標,就成為了十分關鍵的問題。筆者在探究的過程中,會嚴格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特點設計目標。
例如:教學“We love animals”這一單元知識時,從整體單元內容來講,教師會在單元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有關小動物的若干英語知識,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動物名詞,并且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喜歡某一種動物,完成基礎的英語對話。而拆分到每一節課上,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就更為細節單元,整體教學將每一節課之間的壁壘都拆掉,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設計每節課的內容。比如第一節課,先從最基礎的英語元素開始講,尤其要讓學生系統學習單元單詞一節課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習、背誦、運用英語單詞。課堂上,教師會給學生講解大量的單詞性知識,包括單詞的相關用法,短語等提高他們對單詞的理解和認知,接下來的幾節課,教師會講解英語句子對話,進一步完成單元教學建構。這樣的目標設計更加符合小學生階梯式的思維方式,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碎片化的知識到系統性的知識,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教師的單元整體教學,嚴格圍繞單元主題展開,實現高質量的英語教學。
二、圍繞主題意義,組織趣味化語言互動
人教版的教材,每一單元都是一個獨特的話題,而且單元和單元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應當結合著教材的編寫順序以及單元主題語境,建構趣味化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課堂內容的時候,教師要關注新課改背景下比較強調的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尤其是在課堂互動環節上,花時間打磨更加優質的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小學階段的英語課文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大多數的課文又在一定的意義化情境下體現,教師在講解課文知識的時候可以組織趣味化的語言互動。比如教學“Happy birthday!”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會給學生講解單元課文的基本背景,讓學生了解本單元主要是給某個主人公慶祝生日,學生要學習幫助他人慶生可能會用到的英語語言。課文中給出了比較簡單的對話內容,教師可以初步教學,在講解課文知識的時候,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小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生日派對上的熱情氛圍,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起來與自己進行語言互動,教師讀一句課文,學生接下一句,然后二人互換角色,由學生主導課文朗讀,教師配合學生完成對話。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聽說讀寫四種能力都是必須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教師通過趣味化的互動引導,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聽說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建構主題,假設某位同學今天過生日,讓學生在這種情境化背景下完成主題對話,切實提升小學生的主題交際能力,學會思考語言邏輯,運用語言知識。
三、圍繞主題意義,建構系統性學習任務
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是比較強調整體和整合性的,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圍繞單元主題意義,設計綜合性、層次性、關聯性兼有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引導教師對教材內容做一個完整的梳理和分析。幫助教師確定單元學習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主線,結合主線設計課堂分支任務。
例如:長期講解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科的時候是缺乏創造能力的,大部分學生只能夠通過背誦課文對話實現語言的應用,對于小學三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達到這種程度已經比較不錯了。但新課改背景下,給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醒著教師應當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著單元整體教學,課堂的講解效率提升了,教師自然有了更多的時間,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教學“Let's eat!”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打印好多種食物的圖片,讓學生借用這些圖片構建主題對話,教材上已經給出了一篇對話內容,學生可以將課文當成對話模板,一邊模仿課文中的人物與他人進行對話,一邊結合此前學習過的英語知識進行創意對話。比如“I love……”這個句型是小學生在“We love animals”這個單元中學習過的,到了下一單元,學生同樣可以運用該句型,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能夠在主題意義的背景下,更好地完善單元主題教學。讓小學生的話題認知基礎語言認知水平以及與用能力都得到培養。參與這種活動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教師也將整個單元的重點知識都囊括進了這樣一個綜合性活動之中,而且該活動也帶有明顯的層次性。先讓學生依托課文,從模仿課文到創造對話,由易到難的轉變,也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規律,而且密切關注到了單元之間的知識遷移,實現了關聯性活動的建構,有助于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性。
總結:
小學階段是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從小學英語課堂引入主題意義探究的教育價值入手,探討有序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具體途徑,可以建立更加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與思辨意識的課堂,達到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大單元主題整體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122-123.
[2]黃平.小學英語學科“主題單元整體教學”之探索[J].新課程(中),2019(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