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速度正在不斷加快,是推進我國社會進步、經濟不斷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時代的變化及發展下,對于市場機制也在持續做出轉變,可以對建筑和房地產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本文將重點針對當前市場機制對建筑和房地產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未來的發展趨向做出詳細分析。
關鍵詞:市場機制;建筑;房地產;經濟發展
當前,正在持續活躍現代化的房地產市場,人民群眾越發向往美好生活、愈發提高對居住的要求,促使在我國,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房地產行業大量流入資金,以促使其同其他行業相較,得到快速、良好的發展,但是,同樣也產生打破平衡發展經濟的問題,導致銀行增加信貸風險。并且,社會經濟發展、國內外變化發展環境等因素,都會對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的市場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1建筑市場運行機制
1.1建筑市場供求分析
在建筑市場中,主要是負責交換建筑產品,在交易建筑產品的對象方面,主要劃分為施工企業、設計企業、建筑企業以及業主這四類之間的交易。四類交易能夠對交易建筑市場的主體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在交易建筑產品期間,各個主體之間均需要對合同予以簽訂,并且自然在投標、招標的競爭中形成建筑產品的價格[1]。將交易的對象作為依據,能夠發現:建筑市場內的供給者便是生產者,主要對市場交易中流入生產的建筑產品工作負責。生產建筑產品,往往屬于預定式生產,通過生產性質的層面來講,供給建筑產品可以對生產建筑的能力做出直接反映,普遍由各個環節中所參加的生產者能力以及彼此之間的影響來一致明確。
將社會的規模、性質作為依據,可以對業主做出個人、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等劃分,往往需要在建筑市場內處于需求者的角色。如果政府為業主,那么建筑產品的投資建造絕大多數都是重視社會效益的一些公共型建筑,或者是對國有資源予以開發及使用的一些建筑;如果企事業單位為業主,那么建筑產品的投資建造絕大多數都是為了滿足簡單再生產或者是擴大再生的需要;如果個人為業主,則絕大多數是為了對個人需要予以滿足,多用作產品增值保值或者是居住[2]。通常的情況下,建筑市場在需求方面主要與不同類型業主的資產投入相關,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與建筑市場需求之間保持正相關的一個關系。
1.2建筑市場運行特點
價值大、生產周期長屬于建筑產品最為顯著的特點,至至滿足工程責任期后,方可將交易完成,因此,在交易建筑產品的時間方面,相對要比較長,同時,整體生產建筑產品的過程同樣也屬于交易的過程。建筑市場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具體在市場交易的合同條款、價格以及規則等方面有所體現。除此以外,建筑行業由于屬于密集勞動型行業,在技術投入成本方面相對比較低,在建筑產品的需求方面,對項目獨立化特性做出體現,由此可見,建筑市場往往會存在較為激烈、較為明顯的競爭[3]。同時,工程投資建設能夠決定建筑市場的需求,受到政策、經濟波動的影響普遍較為顯著。另外,在供給能力方面,建筑多數不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始終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因此,在建筑市場的供求中,時常會產生不均衡的現象。
2房地產市場運行機制
2.1房地產市場供求分析
將目的、需求的差異作為依據,在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方面,主要劃分為三個類型,即投資性需求、消費性需求以及生產性需求。針對于生產性需求而言,主要包含各種經營生產類用房,主要是將建筑產品作為生產場所而出現的需求進行滿足,在生產經營中予以參與,是此類需求的根本目標,可以為循環社會經濟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針對于消費性需求而言,主要是對人民群眾居住的需求做出滿足,一般性以及寬泛性屬于此需求較為顯著的特征[4]。人民群眾由于經濟水平存在差異,在需求建筑產品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區別,通常的情況下,主要作別墅、高層住宅、多層住宅等檔次不同的需求。針對于投資性需求而言,主要是經過出租或者是出售所采購的建筑產品,從而獲取租金或者是差價。在此類需求當中,建筑產品普遍是以價值的形式來得以儲存。目前,投資性需求同房地產經濟屬性之間密切相連,其波動主要來源于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在根本的層面來講,其行為稱之為獲利性投資。除此以外,投資性需求可以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定的調節效用,如果房地產市場存在較大的需求量,房屋的出租或出售,能夠實現房地產市場供給的增加;如果房地產市場存在較大的供給量,房屋的投資性購置,可以實現需求的增加,有效減少產能過剩問題的發生。然而,如果廣大消費者存在盲目投資的行為,將會導致非必要、過量需求的產生,導致旺盛需求這一假象的出現,致使房地產出現過大的價值波動或者是價格虛高。
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產生影響,往往存在多樣性的因素,其中,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產生的影響最深。生產建筑產品的需求主要由國民投資規模反映,可以說,國民的收入,對科教文衛、娛樂設施以及住宅等房地產需求產生直接影響。就當前的現狀來看,主要隨著國民經濟的變化來對房地產需求予以變化。除此以外,房地產自身的資本收益同樣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提高收益水平,往往會增加投資需求,然而,提高房地產的資本收益,則表示增長價格,增長價格會降低需求,因此,在影響房地產需求方面,房地產資本收益過于復雜[5]。并且,通貨膨脹、利率變化、未來預期、消費者收入水平,同樣也會對房地產市場需求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房地產的供給方面,主要作兩種劃分,即開發企業全新開發建設的房地產,作用為社會房地產總量的增加;已售賣房屋,可以在市場中實現房屋供給量的增加,但是,對房地產總量卻不會增加,俗稱為“交易二手房”。供應開發建設用地的量,可以對房地產供給量產生直接影響,我國同樣在調控房地產市場方面,也將土地供應量作為一種慣用的途徑。并且,政府的調控政策、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房地產的開發成本以及施工作業的難度,同樣也會對供給房地產市場建筑產品產生一定的影響。
2.2房地產市場運行特點
2.2.1地域性明顯
目前,周邊環境以及特定房地產項目之間會產生互相影響的情況,在供求關系以及房地產價格等方面,也會有這更為顯著的地域性特點。
2.2.2周期性波動
經濟的發展同房地產供求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伴隨著周期性的經濟變化,在房地產市場中,同樣也會做出周期性的波動,然而,在波動變化方面,二者并未整體一致,針對于房地產需求而言,可以對發展經濟的情況做出更快反映,降低滯后性,然而,開發建設房地產由于周期過長,導致在供給時,往往會出現較為顯著的滯后性[6]。
2.2.3市場分層
房地產所在地區可以決定房地產市場的層次,因此,其分層普遍由地域性引起。在層次性方面,主要在同樣地區里供給房地產以及需求存在標準、檔次等方面的不同中予以表現,例如:劃分為高檔住宅市場、普通住宅市場等。
2.2.4呈現多重性與多樣性
在房地產需求方面,普遍包含投資性需求、消費性需求以及生產性需求三個方面,通過深入分析交易的客體用途,能夠發現,房地產市場具備較為顯著的多重性與多樣性。首先,主要在復雜多樣的交易對象上有所體現;其次,主要在多樣化的交易方式上有所體現,具備包含抵押、出租、轉讓、出讓等諸多種交易的方法。
2.2.5呈現風險性
針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存在多方面、風險大等特點。(1)由于政府干預,造成其產生不確定性風險,此類風險往往會影響到需求方以及供給方;(2)由于交房預期而導致風險的產生,通常的情況下,普遍在開發商由于個人控制施工進度失控或者是控制財務風險不利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買受人交付房屋方面有所表現;(3)財務風險,其中主要包含斷裂資金鏈、惡化生產方財務情況、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需求方出現支付能力風險等;(4)難以均衡供求的風險;(5)不可抗力性風險[7]。
3建筑和房地產經濟未來發展方向預測
第一,對我國相關房地產市場經濟的法律規定予以完善,并且對更為合理、科學的政策積極制定、頒布與執行,從而對房地產經濟予以調控。在未來,對時常發展的穩健性以及純凈性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我國相關政府以及各個職能部門,將會同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對一系列的法律規定積極出臺、落實,從而對房地產經濟做出有效調控,確保房地產的價格能夠保持在一個較為理性的范圍以內,以保障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濟能夠以規范化、法制化、秩序化的形式得到持續性發展。
第二,確保房地產價格可以逐步維持于平穩狀態。在觀察及分析近年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現狀,能夠發現,整體房地產價格呈現出增長的局面,群眾在購買房地產時,普遍存在持資金觀望的現象,導致市場需求目前處于一個疲憊期。因此,在日后的發展中,應該適度調控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從而達成“住房不炒”的目標,為穩健性、長遠性發展房地產行業起到良好的促進效用。
第三,發展房地產市場必須要日益成熟。受到區域發展、人口變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發展房地產期間,將會由于因素影響而時常發生波動現象。因此,應該對房地產經濟適度做出有利的刺激,以便能夠日益成熟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第四,必須要增加科技的投入。在發展相關房地產經濟等行業期間,必須要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發應用及創新發展。新式材料的不斷涌現,我國的建筑市場在未來將會引進效果高、污染少、成本低的建筑材料與技術,從而為升級更新建筑產品起到一定的推動功效[8]。由此可見,科學投入房地產市場,必須要關注新式科技的引入,確保可以在房地產行業中注入全新的“血液”、“活力”,保障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健康性、全面性以及持續性發展。
4結束語
綜合上述的分析而言,健康、持續發展建筑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能夠對我國群眾生活、經濟發展起到直接的影響,與我國經濟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關聯,同發展國民經濟水平也起到關聯作用。目前,對發展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多樣性,我國相關部門必須要將發展房地產市場的特點作為依據,做出準確、科學的指導,確立起長期性發展規劃,對管理及調控房地產行業工作強化,從而為持續性、穩定性、有效性發展房地產經濟起到良好的推進功效。
參考文獻
[1]趙洪濤.基于市場機制對建筑和房地產經濟發展的思考[J].居業,2021(04):44-45.
[2]劉艷.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20(20):195-196.
[3]鄭通武.關于新經濟形勢下對我國房地產經濟的理性探討[J].營銷界,2020(24):89-90.
[4]王海鳳.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9(11):286-287.
[5]卓仁貴.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5):01-02.
[6]張超,金明哲.中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的現狀及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9(22):45-46.
[7]戴水發.我國房地產經濟狀況及未來應然走向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9(19):151-152.
作者簡介:焦麗麗,(1976.11.3-),女,山東省泰安市,大學本科,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與房地產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