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詩翎 王艷紅 吳祺 葉航
摘 要:隨著國家減稅降費進程的不斷推進,個人所得稅法迎來了第七次修訂,納稅人所面臨的納稅情況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納稅意識直接影響到以后社會總體的納稅情況。本文引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理論研究基礎,對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大學城在校大學生納稅意識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當前大學生的基本收入水平和相關納稅情況,探究影響大學生納稅意識最主要的因素,發現問題,提出相關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納稅意識;個人所得稅;減稅降費;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47
0 引言
隨著2019年1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正式實施,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制度逐漸開始施行,國家也加大了對公民的納稅教育與宣傳,積極推進公民自主申報納稅。現今對于納稅人的納稅自覺性和稅收遵從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大學生的納稅意識刻不容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我國居民可以更加廣泛地開展經濟活動,產生了許多新興行業,同時居民的各種收入也日漸復雜,這帶來了各種新的納稅問題。作為社會今后的主力軍,大學生應該對減稅降費的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對于涉及面更廣更實用的稅知識。
1 大學生納稅意識的理論分析
本文借鑒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理論研究基礎,結合相關稅收知識,分析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中的五個需求層次,使不同的需求層次和影響納稅意識的稅收因素相對應,再進一步探究影響大學生納稅意識的最主要的因素,這也是本文的一個創新點。
1.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低層次的需求,必須在其得到滿足之后,才存在對下一層次需求的討論,生理需要在稅收方面主要體現為稅收負擔水平。國家根據其職能為納稅人提供相關的公共產品與服務,納稅人也應當通過繳納一定的稅收作為對國家財政支出的補償。但稅收的繳納水平必須要在納稅人的承擔能力范圍之內,不能超過其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范圍,只有保障了納稅人的基本生活,不影響到其生存,才有可能讓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提高納稅人的基本意識。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第二層次的需求,主要是人類對其自身安全的保障需求和保持其財產的完整性要求,體現在稅收方面就主要表現為稅收法律的制定和稅收監管的完善。稅收立法機關在制定稅法的過程中,要充分聽取廣大納稅人的意見,只有讓納稅人充分參與熟悉稅收法律的制定,才能提高他們自覺依法納稅的意識,減輕稅收征管難度。
(3)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即人類感情上的需要,對友愛和歸屬的需要,相互關系、相互幫助,體現在稅收方面主要就是征納雙方的關。納稅人在依法進行納稅的過程中,同時也希望稅務機關能夠對其提供一定的幫助,雙方都相互理解、和諧的關系才能使得征稅納稅行為更加規范高效。
(4)尊重需要。外部尊重需要是指人們希望自己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表現在稅收方面主要是納稅人的權力和稅收征管的公平性。在納稅申報的過程中,納稅人的權利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對納稅人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納稅人的納稅行為,納稅人是否受到應有的尊重和禮待都會影響納稅人對納稅的看法。若稅收征管中不公平現象時有發生,則會讓納稅人自覺納稅的意識受到打擊,使得稅收征管工作變得越發寸步難行。
(5)自我實現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最高層次需求,主要是充分發揮潛力,達到自己期望的需要,體現在稅收方面主要是納稅人參與度。納稅人不僅是稅收的繳納者,同時也是稅法制定的參與者和監督者,讓納稅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利,能創造良好的納稅環境,也使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得到加強。
1.2 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預期分析
結合現有的稅收知識水平,運用稅收基本理論知識,對影響納稅意識的因素做一個簡單的預測分析,把影響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因素分為三個方面:(1)學校教育方面,學習過稅法知識的大學生比沒有學過的對稅收基本常識的掌握要好,稅收遵從度相對要高。(2)社會環境方面,對于我國現行的稅制結構和稅收負擔水平比較認同的大學生,納稅意識和納稅遵從度相對較高。(3)個人因素方面,大學生收入水平越高,納稅意識也會越高。
2 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基本調查情況
2.1 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把呈貢高校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研究他們的納稅意識特點,推導得出新時代大學生納稅意識的特征。分析大學生的納稅意識,研究如何進行稅收優化,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次調查從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稅收基本常識、納稅意識、收入情況等方面設計問卷,線上線下共發放300份。(2)面對面訪談法。針對我們的調查對象,采取方便抽樣進行調查,在呈貢大學城各高校內隨機進行攔截式調查,抽取50人進行訪問。(3)資料分析法。在調查過程中通過中國知網、維普網以及云南師范大學校圖書館的藏書來查取有關資料,大致了解納稅意識整體水平的走向。
2.3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選擇呈貢大學城的大學生作為研究樣本,問卷發放到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回收問卷中本科生、專科生占比較大,研究生較少;所覆蓋的專業中醫學、經濟類、師范類、理工類等比較廣泛,調查人群年齡層次在18-25歲,此年齡段正處于專業性學習的階段。
2.4 調查內容
本文通過對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高校大學生目前納稅意識的現狀、個人所得稅改革背景下大學生納稅意識產生的變化進行研究,力求找出影響大學生納稅意識轉變的因素,從而提出促進大學生納稅意識的措施。把影響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因素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學校教育、家庭、社會環境、個人。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基于預期的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結果進行定量分析,根據數據顯示,我們發現以下方面:
(1)在學校教育方面,系統學習過稅法知識的大學生納稅基本常識的正確率普遍偏高,針對起征點的提高問題正確率保持在66.2%,對于個人納稅的主觀意識體現問題也可以看出平均有86.3%有較為良好的納稅意識。總體來說,稅法知識的系統學習對于納稅意識的影響是非常顯著。
(2)在社會環境方面,大學生對于我國稅制結構不太認同,但他們自覺納稅的意識都比較高,稅收遵從度總體較好。就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其實社會整體的個人所得稅稅收環境對于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影響并不怎么大,很多的大學生都愿意自覺遵守稅法規定,按照規定進行稅收繳納。
(3)在個人因素方面,調查之前,我們預期是大學生收入水平越高,納稅意識應該也會越高,但是,通過調查問卷分析發現結果和我們預測相反。對于這個結果,其實是因為每個層次收入水平的人數是差距較大的,有將近70%的大學生月收入水平都是在2000以下,對計算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偏差,且受到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的影響。
3.2 收入對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影響
根據預期,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個人因素對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主要從個人因素方面來展開分析。個人因素里包括:有無創業、兼職、勤工儉學的經歷;收入水平、收入高低對納稅意識有無影響等。在影響納稅意識的這些因素里面,我們著重討論收入的影響,這也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最低層次的要求,收入保障了納稅人基本生活水平,只有在滿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可以進行其他的活動。
(1)大學生收入總量。在調查中發現,59.34%的大學生月平均收入都在2000以下,38.43.%的大學生月平均收入在2000—4000左右,2.19%的大學生月平均收入在4000以上。對比張廣磊關于云南省大學生生活費收支狀況的數據可知,2005年云南省在校大學生人均月收入為447.5元。而在2020年我們的調查研究中為1261元,15年來云南在校大學生人均月收入提高了將近3倍。反觀自2005到2020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原有的8974元到15666元,增長了不到2倍。說明這15年來,大學生的收入正快速增長。
(2)大學生的收入來源。在我們的調查研究中,52.38%的大學生受調查者表示除父母給予的生活費之外還有兼職、獎助學金、自主創業等收入。63.73%的大學生有過兼職的經歷,60.07%的大學生獲得過獎助學金,51.65%的大學生有過勤工儉學收入,5.94%的大學生有過創業經歷。對比2005年同類的調查研究,調查總人數為200名,僅有2名同學實現了經濟獨立。59名同學進行過兼職,54名同學在學校內進行過勤工儉學,34名同學借助于國家的助學貸款。可知當時的云南省大學生的生活費用絕大部分來自父母,經濟獨立學生只占1%。由此可知大學生群體的收入增加,來源日益多樣化、復雜化,也將促成更多納稅情況的發生。
(3)大學生收入納稅意識和納稅情況分析。調查顯示,有過兼職經歷的同學中,87.01%的同學沒有納過稅,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兼職所得收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不清楚自己的納稅情況。但大多數受調查者對自己應承擔的納稅義務卻表現出積極的一面,8904%的同學認為繳納稅款是公民的義務,對于偷逃稅款的行為有91.58%的同學表示厭惡,這表明我國多年的納稅教育有了一定成效。71.79%的大學生認為學習稅法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說明大多數大學生的納稅遵從度較高,但稅收知識素養還不夠,我國的納稅教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3.3 個人所得稅改革對大學生納稅意識的影響
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學生稅收負擔。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收入來源除父母給予的生活費外,其余主要來源于兼職和勤工儉學收入。新個人所得稅實施后,實行綜合計稅,按照同一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取得的綜合收入額,減除6萬元和其他扣除項目后,按累進稅率進行納稅。2019年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個人所得稅APP正式上線,自行納稅申報制度逐漸完善,但就調查結果來說,僅有12.09%的大學生下載了APP,高達53.85%的學生甚至沒有聽說過,APP還需加強宣傳推廣,納稅人自主申報制度亟待完善。
4 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總體來說89.01%的大學生認為按規定納稅是自己的義務,納稅遵從度較高。但從實際來看,大學生對于稅收常識的掌握程度還存在很多不足,對國家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內容的了解還不夠。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大學生的稅收負擔,對整個社會來說,總體的稅負水平也有降低,使得納稅人自主納稅申報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隨著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施,個人所得稅APP的推行及自主申報納稅制度的大力推廣,對大學生自主納稅的意識增強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對當今大學生的納稅意識有了更高的要求。
4.2 建議
(1)加大稅法知識的普及宣傳,提升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度,從根本上減少偷稅漏稅的行為,減少稅收征納成本。(2)普及個稅APP的使用,推進納稅人自主申報制度的完善。逐步完善電子申報的程序設計,盡快將申報繳納功能投入到使用中。(3)加強大學生內部的自我稅收修養。不能僅僅讓大學生對稅收的理解停留在知識層面,更應該要使納稅意識根植到內心,在高校對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對大學生更深層次的道德規范教育,使其清楚地認識到納稅不僅是公民必須要遵循的義務,也是公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恪守道德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張玉萍.淺談完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制度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20,(12):674.
[2]劉文龍,唐金萍.新時期我國納稅遵從度提升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06):12-14.
[3]個人所得開始自行納稅申報[J].中國稅務,2019,(32):421.
基金項目:云南師范大學科研訓練項目基金。
作者簡介:阮詩翎(1999-),女,云南麗江人,云南師范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