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節點,在這個重要關頭更要進一步落實精準扶貧戰略。黑龍江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大部分貧困人員位于農村,耕種為生,收入受天氣環境影響較大,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貧困人口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較為薄弱,應有的權益無法受到應盡的保護。在此基礎上,由于時間上的緊迫性以及任務上的重要性,黑龍江省精準扶貧工作更需要法治的護航。
關鍵詞:黑龍江省;精準扶貧;法治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56
隨著精準扶貧的推進,黑龍江省的脫貧工作成績斐然,2020年初,黑龍江省所有貧困縣均完成脫貧摘帽的任務,黑龍江省剩余的扶貧任務只針對貧困個人,黑龍江省剩余的貧困人員貧困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黑龍江省老齡化高于國內平均水平,老齡化嚴重導致勞動力低,導致了部分貧困的產生;其次,黑龍江地處偏遠,交通不夠便捷,與外界溝通較少導致了貧困現象的加劇;再次,黑龍江省環境惡劣,省內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工業發展較差,與貧困現象形成了惡性循環;最后,黑龍江省內就業機會較少,很多人由于特殊原因無法外出工作,在省內工作的低工資導致了貧困的產生,消除貧困要致力于提高貧困群體的就業收入。
精準扶貧領域法律的薄弱,導致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在于精準,因人制宜的解決每個人的貧困問題,導致精準扶貧工作缺乏絕對性、穩定性。參與扶貧工作的工作人員眾多,部分工作人員受眼前的利益蒙蔽,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中飽私囊、陽奉陰違,導致精準扶貧政策無法完全落實。精準扶貧工作的資金投入巨大,資金管理的薄弱導致精準扶貧專項資金的空置、挪用、侵占。黑龍江省已經出臺兩個扶貧條例,為保證精準扶貧任務圓滿完成,黑龍江省應當進一步明確扶貧法規,通過法治化的方式為精準扶貧工作保駕護航。
1 通過明確扶貧工作中的政府職能
明確政府職能的首要目標是讓政府更加高效的為百姓服務。2020年1月,新冠肺炎的肆虐,防控疫情成了各級政府的首要工作,同時,黑龍江省扶貧工作也到了重要關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時強調要完成“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前線”兩個任務。基層政府部門作為抗擊疫情和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由于沒有法律法規對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各級政府職能進行規制,各級政府職能不明確,會引起各級政府職能錯位、缺位的現象。其次,政府要貫徹扶貧政策,上傳無法下達,影響精準扶貧成效。最后,要通過法律落實政府責任,精準扶貧作為2020年黑龍江省最為重要的工作任務,脫貧的最后階段,各級政府應當按月制定扶貧任務,記錄扶貧工作進展,對扶貧進程定期考核,以確保扶貧任務的實現。
2 擴大扶貧主體范圍
法律規定的精準扶貧主體只有黑龍江省政府行政機關,黑龍江省,扶貧工作范圍較廣,扶貧資金的投入較大,行政機關承擔著巨大的扶貧壓力,應當在政府作為扶貧主要主體的基礎上,要求社會各界參與到精準扶貧的社會援助中。首先,要求媒體參與,通過黑龍江省廣播電視臺對黑龍江省精準扶貧工作的現狀及目標進行宣傳,展示黑龍江省在扶貧領域取得的碩果,客觀分析黑龍江省精準扶貧仍然面臨的困境。其次,要求專家參與,動員以農業、經濟、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黑龍江省屬于農業大省,部分貧困人員靠種地為生,收入受收成影響較大,通過對貧困人員提供農業咨詢服務,傳授種植要點、注意事項,可以提高收成;貧困人員大多受教育程度較低,法律意識較為薄弱。通過對貧困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幫助其捍衛權益。最后,要求志愿者參與,對精準識別的貧困戶提供精準幫扶以及精準志愿活動,根據每家的需求,給予特定的服務。志愿者與貧困人員所在村組織密切聯系,共同幫助探討如何走向致富之路,幫助整合貧困信息,總結上報工作。
3 嚴厲打擊扶貧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精準扶貧領域的貪污瀆職類犯罪是指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國家公務人員在履行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損害貧困人員權益以及國家利益的行為,導致扶貧資金沒有恰當使用,扶貧政策沒有真正惠及貧困人口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為保證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嚴厲打擊精準扶貧領域的貪污瀆職類犯罪。扶貧工作參與人員數量龐大,難以避免部分官員缺乏實干精神,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運用法治手段對扶貧過程中的職務犯罪加以約束,打擊扶貧工作中的職務犯罪,以法律為精準扶貧工作保駕護航。為保證全面脫貧的實現,應當對嚴厲打擊精準扶貧工作職務犯罪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樹立法治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理念,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此外還需要做好精準扶貧領域瀆職犯罪的常態化預防。定時定點到組織被幫扶人員宣傳精準扶貧法律政策、告知工作人員應盡的義務以及正當的行政程序,調查走訪精準扶貧工作中的職責履行情況等途徑開展精準扶貧領域瀆職犯罪常態化預防,以期于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4 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
政府是扶貧工作監管的主要力量,但是黑龍江省精準扶貧工作主體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工作交叉,導致監督工作出現誤區、死角,部分扶貧工作出現無人監督的情況。精準扶貧工作的監督不應當只局限于政府監督本身,幫扶對象作為扶貧工作直接面向的對象,可以最直觀的感受扶貧工作的履職情況,也應當作為監督主體。除此之外,應當接受以新聞媒體為主的社會監督,個人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媒體可以將損害人民利益的事件和現象公之于眾,由于媒體特有的社會影響力,有助于保障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公民權益。為了進一步落實精準扶貧工作,需要明確監督主體,建立主管部門、幫扶對象、社會為主的監督體系,對于不屬于刑法及行政法管轄的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不當行為,制定相應的內部處罰方案,設立有效的懲戒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汪習根.免于貧困的權利及其法律保障機制[J].法學研究,2012.
[3]陳勃.反貧困的若干法律思考[J].現代法學,2002.
基金項目:2019年哈爾濱商業大學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YJSCX2019-593HSD)。
作者簡介:孫鈺(1997-),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研究方向:法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