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圖 張紅黨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CDIO理念的農業裝備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用雙語能力解決專業課程教學為目的,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CDIO雙語教學主體改革。通過理論的可行性分析,進行企業行業及需求狀況調研,優化了研究方法思路,提出了相應的培養措施及方法。結果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農業裝備專業課程雙語教學能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CDIO理念;雙語教學;培養模式;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72
0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及高校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高校面臨非常艱巨的挑戰同時有很大的機會,許多高校都著力培養出既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素養,又精通雙語交流的綜合性多功能型現代化人才。為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溝通表達能力及專業技能較強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這對兩種語言能力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目前,雙語教學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更為重要,不僅是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熱點。從雙語教學要求出發,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提出了教學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的號召。
1 高職農裝專業課程CDIO理念的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設時,學院在高職骨干院校建設中積極嘗試教學新方法,汲取了中外合作育人的成熟經驗,在農業機械應用技術專業人才模式中做了大量研究,在協同育人、合作辦學共同創辦農業裝備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開辟了新模式,于2017年、2018年分別招收了來自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留學生入我院農機專業學習,還應該了解沿線國家多元化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營造有助于教學的良好文化氛圍。高職院校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特點和學情現狀,應注重加強實踐操作與解決產品分析能力。
CDIO理念突出教學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充分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時會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該理念強調通過項目式學習來完成,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應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團隊合作達成知識共享,應用技術創新實現知識傳播和表達溝通,使學生通過“邊做邊學”途徑來提高真才實學水平。
學校農裝專業在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厚,培養的學生進入國內知名農機制造企業“訂單實習培養”,實行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主要的企業有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愛科(常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中很多都是國際知名的外企企業,在這些企業實習或就業,對他們的英語漢語語言的應用能力要求也相當高,能夠運用CDIO理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課題組研究成員主要由一線專任教師組成,他們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經驗豐富,具備扎實的教學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經驗,學歷水平碩士以上,研究潛能很大,同時具備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標準普通話表達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課題組人員均有出國研修的教學經歷,還有的教師有赴美國英國等境外研修一年以上的留學經歷,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相當流利,能夠勝任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和學術匯報。
2 CDIO理念的農裝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思路
本文是以“雙語教學”為主線,研究我校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與探討模式。研究對象主要是我院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包括留學生在內)學生,然后教學模式可以推廣到其它職業院校的農機專業。
2.1 采取項目式教學手段,豐富教學過程
培養學生應用雙語進行場景維修的前提是學好雙語教學課程,也為今后學生訂單企業實習打好理論基礎。專業依照崗位能力設計要求設置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維修方案設計,包括維修資訊、情景導入、工單開展、案例分析、任務進行、總結等工作任務的模擬訓練,實現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與崗位對接。
2.2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拓寬學生新視野
充分利用在線的網絡課程資源,共享雙語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教學改革,通過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來強化學生的雙語訓練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聽說練的綜合素質,把項目教學應用到雙語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走上實習工作崗位,提高實踐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打下豐厚的基礎。通過雙語課程教學探索,達到理論知識、語言能力和職業素養三方面能力兼備。
2.3 拓寬多渠道的學習途徑,全面提升學生就業面
逐步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適應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利用好活頁、工單式教材,從理論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從技能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從學做實踐中得以綜合發展。讓學生通過CDIO理念參加專業的項目訓練,使他們的專業技能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培養,很快適應從學校向企業實習的過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溝通表達與應用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等。
3 CDIO理念的農裝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內容
CDIO理念的雙語教學在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課程上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內容、活動、情景和結果四個方面。內容(Project design process):即項目設計的過程,活動(Teaching process):即授課的過程,情景(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即項目的實施過程,結果(Project Evaluation):即項目完成后的評估。
CDIO理念的雙語教學教育過程更側重強調培養學生在工程實踐情境中提升英語應用技能。而一部分畢業生所掌握的英語水平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實際職位所要求的英語環境所需,學生在學校中所儲備的雙語知識內容與就業后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應用需求還存在一定的不銜接現象。因此有必要將雙語知識的學習和能力要求納入教學過程環節中,對教學模塊單元進行系統的優化組合,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由整體的訓練項目來劃分具體任務,每一個子任務相當于一個項目任務層次單元,各個任務之間彼此存在一定的知識架構關聯關系。
CDIO理念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包括四個階段,即構思、設計、實現、運作四個環節。這里以專業課程中離合器的維修任務為例,如表1所示。
步驟任務工作內容學生表現:
構思 (Conceive) 選取典型離合器,并提供好相應的英文維修說明書及維修手冊:(1)教師提前通知學生熟悉離合器的英語詞匯;(2)掌握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故障維修的過程,并分別擬成中英文資料學生自主完成,通過學習英文教材或英文視頻。
設計(Design) 進行小組分組,設計方案熟悉離合器的故障現象和診斷方法;掌握診斷維修的具體步驟、流程、診斷結果的處理等自由組合,每5-6人合作用英語討論,不要刻意追求語法,表達清楚。
實施(Implement) 小組分組實施診斷維修小組展示實施過程,用雙語闡述故障診斷的具體過程;以維修卡片的形式,展示關鍵的診斷步驟,突出關鍵詞口語表達進行,不要求句子過于冗長,表達出診斷的關鍵詞,多用祈使句。
運作(Operate) 評價、反饋學生的診斷結果小組自評教師互評教師指出學生診斷過程的不規范之處及要點。
雙語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問題驅動教學法、案例討論法、雙語現場互動等,從解決離合器故障這一項目教學內容的需要出發,精心設計任務需求,帶著問題思考,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去完成任務,不斷探索新的情境模式,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培養自我學習能力。不斷優化問題創新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問題求解為主線索,培養學生學習英語、分析實際問題的培養。
通過CDIO模式的評價考核,考核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形成一套“融合理論實踐,加強語言溝通能力培養”健全的學生參與過程考核評價體系。該體系的形成,一方面通過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的實施得以應用,另一方面該評價體系另一突出優點,可以為專業教學的探索、人才培養質量分析提供評價,并為教學的進一步完善與改進提供參考依據。這里農業裝備專業課程,總的評價由三部分組成:(1)態度性評價占20%的比例,主要考察學生的上課出勤率,課前活動準備情況,課堂參與等指標;(2)雙語過程性評價占30%的比例,主要考查他們對專業課程專業術語的掌握情況,通過項目任務展開布置,隨機抽查,統一匯總;(3)課程綜合任務評價占50%的比例,主要考查學生在項目任務完成中的參與比率、文獻閱讀情況、團隊協作能力、剖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一般安排在學期末進行,可以通過現場匯報和答辯的形式進行。
4 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CDIO理念的農業裝備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重點剖析了CDIO理念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和實施策略。主要問題驅動教學法、案例討論法、雙語現場互動等方法,提出了CDIO理念雙語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內容,并通過情景式工作項目任務展開訓練,為高職院校農業裝備專業雙語課程改革探索提供新思路,有待于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黃永新,張黎黎,王秉鍵,等.基于CDIO教學模式的《英語情景導游》課程設計[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2]鄭洵.高校雙語教學調研及建議[J].知識經濟,2010,(9):33-37.
[3]李涵武,齊曉杰,崔宏耀,等.基于CDIO模式的汽車電器課程改革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9)212.
[4]麻彥龍,廖益.普通高校雙語教學實踐與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1-65.
[5]施萬勝,舒友菊,萬珊,等.應用型本科院校雙語教學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26):66-69.
基金項目: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2019-YBJG-11);常州大學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院資助(CDGZ2019011);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資助(18KJB580001);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2013114031Y)。
作者簡介:楊宏圖(1982-),男,博士,研究方向:車輛控制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