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紀濤 李柏震 張義花
摘要:高校實驗室是教師進行人才培養與實踐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和科研能力的關鍵,實驗室的體系建設、安全管理與建設直接關系到實驗室利用的高效化、標準化和科學化。近年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越來越引起高等教育界的重視,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完善,促使工程專業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本文依托工程專業認證標準,對機械工程類實驗室以及實驗教學管理進行改革,讓實驗項目能夠更好的適應產業的發展,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符合企業的需求,提高工程應用方面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 專業認證標準;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安全
分類號:G647
引言
高校實驗室是教師進行人才培養與實踐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和科研能力的關鍵,實驗室的課程體系建設、安全管理與建設直接關系到實驗室利用的高效化、標準化和科學化[1]。本文以機械工程專業進行專業認證為契機,進行了機械工程實驗室的規章制度、課程建設以及安全規范等方面的大力改革及研究,構建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和建設機械實驗室文化。本文研究可以使實驗室的安全性和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基本實現機械類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
隨著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越來越引起產業界和教育界的重視。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指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完善是工程專業教育質量的改善和提高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2]。實驗教學對促進大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能夠較好的提高工科學生的工程認知、工程素養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依據工程實踐和企業實際的人才需求,確定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實驗環節的評估通用標準,針對高校實驗教學的內容、方法、考核指標等進行了規范說明。因此,本文基于專業認證的實驗室評估標準,主要對機械工程類實驗室以及實驗內容進行改革,依據機械產業發展的需求,改革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使得實驗知識的學習更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提高工程應用人才的培養能力。
1 面向專業認證標準的實驗室制度完善
高校實驗室是傳授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嚴謹作風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
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反映高校管理規范化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衡量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高低,規章制度的合理以及完善全面是重要的方面。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的各項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在考核中堅持“公平、公開、公正”三原則[3]。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機械工程類實驗室以及實驗課程有著明確的制度要求和實驗管理標準,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完善相關實驗室管理制度。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我們對機械工程類實驗室相關規章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主要補充了如下制度:《機械工程學院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管理》、《機械工程學院實驗室安全工作責任制度》、《科研實驗室假期使用備案制度》、《機械學院實驗室設備使用備案制度》、《機械學院設備存放申請制度》、《機械學院學生進入實驗室申請制度》、《機械學院研究生實驗室安全守則》、《機械學院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等。
2面向專業認證標準的實驗室建設發展
高校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和技術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是工程專業認證重點考察的內容。要求工科學生必須掌握基礎工程知識,并通過實驗項目實踐、科研和工程設計的基本訓練和考核。新時代大學生還應具有創新能力,可以實現對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發和設計。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機械工程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建設,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和規劃。
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需要認真審核機械工程類的實驗設備和實驗室環境,認識到設備臺套數明顯不足,不能夠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本要求,需要進一步補充基礎實驗教學的設備,使得學生的實驗條件得到明顯提升。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需要認真審核機械工程類的實驗教學體系,以及所有的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認識到機械工程實驗中演示性實驗項目和驗證性實驗項目比較多,但是創新性實驗項目和綜合性實驗項目較少,因此需要增加創新性實驗項目和綜合性實驗項目。面向專業認證標準的實驗室改革思路,如圖1所示。
3 面向專業認證標準的實驗室安全體系建設
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影響到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問題,涉及到國家財產的安全問題,關乎到校內師生人身安全保障的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全穩定。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必須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徹底消除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進一步強調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確保實驗室安全的有效方法包括:實驗室管理隊伍的建設、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定期安排實驗室的安全大檢查、有效進行實驗室的安全知識教育等方面。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需要對機械工程實驗室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和整改,包括基礎教學實驗室和科研實驗以及研究生實驗室。需要建立以院長和書記為主要領導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小組,每學期都要對實驗室進行多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整改。構建合理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責任體系,每一位實驗室負責人都要和學院簽訂安全責任協議。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認識和安全素質,是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每學年開始都要對新生以及新進教師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并執行實驗室準人考試制度,考試通過有合格證,才能進入實驗室學習。
4 總結
高校實驗室是教師進行人才培養與實踐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關鍵所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在高等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越來越引起企業界和教育界的關注。國內許多高校都面臨專業認證的需求,本文結合機械工程類實驗室通過專業認證的經驗,總結了面向專業認證標準的實驗室改革建設的思路,提出了機械工程類實驗室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參 考 文 獻:
[1]蔣鴻輝.曹希西.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材料學科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45期 第163-164頁.
[2]吳迪.王振興.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探索與實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20年17期 第45-47頁.
[3]張麗亭.李建軍. 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契機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J]. 黑龍江科學. 2020年17期 第24-25頁.
[4]趙海霞.史偉杰.?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機械工程專業教學改革[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20年11期 第34-35頁.
作者簡介:房紀濤(1980.12),男,漢,山東省臨沂市人,上海大學機自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制造業信息化、機械制造質量控制技術。
李柏震(1989.07),男,漢,山東省濟寧市人,濟南大學2009級碩士研究生,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技術、圖像處理技術。
張義花(1988.09),女,漢,山東省菏澤市人,吉林大學2014級博士研究生,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汽車制造技術。
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