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雯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學校的教學目標發生了新的變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觀。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課上教師提問較多,學生主動提問的情況較少,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指導,把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讓學生們喜歡上數學課,讓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角,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本文將簡單闡述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方法,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動提問;能力;策略
學習是從思考開始的,思考是因為有疑惑,這說明善于思考并主動提出問題是學習取得進步的關鍵。主動提問是學生主觀意識的自主行為,也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傳統教育教學環境的熏陶下,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依賴于教師直接灌輸知識的方式,不喜歡主動思考問題,更缺少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基本知識,還要在課上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為培養社會需求的學習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初中時期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放下心理的壓力,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課上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提問。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公式和原理,較為嚴謹,邏輯性較強,要想讓課程變得輕松,需要教師用幽默的教學方法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上主動與學生溝通,降低學生的緊張感。例如,在學習“整式”時,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用趣味數學題“用黑白顏色的皮塊縫制足球,黑色為正五邊形,白色為正六邊形,一個足球上共有32塊皮塊,請問黑白各多少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思考和提問,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引出今天的課堂內容。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或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并提出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
二、做好課前預習,增強學生主動提問意識
在初中階段做好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在布置預習內容時可以提前告知學生知識的重難點,讓學生在預習時找準重點,提高預習質量,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初步了解,同時需要總結自己發現的問題,方便教師在課上有針對性地講解學生總結的難點,幫助學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二次函數”時,提醒學生在預習時要掌握二次函數的概念、性質和應用,可以找到八年級學習的一次函數進行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數的意義,找到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區別,并在預習過程中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整理出來,在上課前交給教師,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還可以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調整課堂提問方式
初中生已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有自信活潑喜歡溝通的外向型,也有沉穩安靜溝通能力一般內向型的,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引導。性格外向喜歡溝通的學生,一般課堂上發言比較積極也會主動提問,教師要及時表揚,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一般情況是膽子小,缺乏自信心,上課不敢發言。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用留言簿進行留言提問的方式,每堂課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寫本堂課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教師收集起來,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時,對于“已知公式S=(a+b)h,其中a=5,S=44,h=8,求b的值”這道題,教師在課上講的是先用代入法代入公式,再化簡求值,課下教師翻查留言簿時發現有同學提出另一種解法,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肯定學生主動留言提問的習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膽量,促進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標要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首先,要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并學會總結預習知識點時遇到的問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課上提問頻率,其次,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放下壓力喜歡上提問,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可以采取留言提問的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讓學生真正的想問、能問并敢問。
【參考文獻】
[1] 王祥萍.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C]. 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全國科研理論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0:122-124.
[2] 曾凡生.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C]. 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92.
[3] 閆婉玉. 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