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田田 王海鵬 郭強 賈舒宜 任利強 崔亞奇

摘? 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蓬勃發展,軍事院校教育教學工作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該文通過闡述大數據的價值及其對軍事院校教學改革的影響,本著以部隊需求為導向,以構建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體系為目標,對新時期的軍事院校教學改革進行積極探索,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資源優化、教學保障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加強新時代的軍事人才隊伍建設,為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大數據? 軍事院校? 教學改革?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1(c)-0040-04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confront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By expounding the value of big dat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is guided by the demand of troops and aiming at constructing a new military personnel system of trinity. Combined with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teaching guarantee construction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talents in the new era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qualified military talents.
Key Words:Big data;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現階段,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軍事院校作為國防力量建設發展的重要戰略智庫,肩負著培養符合新時期要求的部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大數據技術、云計算、5G等高新科技力量的迅猛發展,未來戰爭的作戰方式更趨于信息化和智能化,軍事院校必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滿足新時代的軍事人才培養要求[1]。技術變革教育的時代已經來臨,軍事院校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教學改革,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優化軍校教學資源,增強教學保障建設,利用“大數據+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聚焦未來戰場,注重新型軍事人才培養,使軍校學員真正能夠“從校園走向戰場”。
1? 大數據的概況及價值
大數據(Big Data),也稱為海量數據,它的首次提出應該追溯到1980年,國際學者阿爾文 托夫勒在自己的著作中稱頌“大數據”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2008年9月英國《自然》雜志設立相關專刊,“大數據”一詞在互聯網行業引發熱烈討論,2009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它的研究方向開始從理論轉向應用。2011年6月麥肯錫公司發布了一篇關于大數據的研究報告[2],首次對“大數據”的相關理論、技術及應用進行了具體闡述,標志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2015年,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從國家層面指出數據是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可見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大數據中“大”字內涵深厚,不僅表示數據量巨大,更重要的是體現數據的價值大,大數據技術是以數據為本質,通過數據挖掘發現隱藏在數據背后的潛在價值,它可以對全部數據進行微觀分析,因此最終決策分析精確度更高,價值更大。而傳統層面的數據分析只能代表對事物的宏觀認識,它是從大量數據中隨機獲取部分數據進行分析,對所有數據的精準量化性差,只能掌握事物大概的發展方向,尤其在教育領域,分析結果僅代表學員的平均水平,缺乏關于每個學生個體情況的分析,所以分析結果不具備針對性和全面性。因此采用大數據技術對高校中教與學的全部數據進行精準分析,獲取的信息更能從微觀上體現教學決策的準確與否,促進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改進和完善,從而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教學應用實踐的創新變革[3-8]。
2? 大數據技術積極推進軍事院校教學改革
在大數據背景下,伴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國際環境迫使各國不斷提升自身軍事戰斗力水平,由于軍校教育要與未來戰場對接,軍事院校辦學育人的水平直接決定了部隊作戰力量強弱和未來戰爭的勝負,使得目前軍校人才培養存在著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比如順應實戰訓練需求的新設學科建設不完善、教學內容達不到新時代實戰要求、學員課程安排不合理、學員畢業分配后很難適應部隊崗位等問題。
傳統教學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歷史經驗的分析,帶有很強的主觀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更新的周期加快,教育教學工作產生的數據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再加上軍事院校自身的特殊性,軍事院校必須能夠實時分析和挖掘最新數據,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以產生對未來具有指導意義的分析結果。大數據技術可以在不影響軍校教員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實時、持續地采集更多微觀的教與學的過程性數據,因此它們的數據結構也更加混雜,不僅包括學員個人信息、課程成績、上課出勤情況等常規性的結構化數據,還獲取了很多無法通過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進行分析的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數據,比如在線學習瀏覽記錄、圖像、音視頻等其他海量教學數據。因此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變高校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已是時代所趨。
大數據時代下的軍校教學改革模式(見圖1)就是將大數據技術引入整個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過程中,包括作戰力量標準制定、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資源優化和教學保障建設等方面。該模式是以大數據為技術支撐,在國家和軍委下發的文件和政策支持下,部隊作戰需求引導下,一是明確實戰訓練綱要和軍事人才培養計劃;二是轉變教學模式,建構以學習為中心的精準教學模式;三是與實戰相結合,合理安排課程結構,優化課程內容知識點,增強教學實踐;四是通過對海量教學數據的深度挖掘,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五是加強教學保障建設,保證各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該模式的優勢不僅僅是可以方便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大量優質的教學資源,教員可以豐富授課內容,學員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查缺補漏,從而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有機結合;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利用多維度、多層次的評價方式精準反映學員的學習實際狀況,不斷完善和改進各教學活動,使得教育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空間。
3? 大數據背景下的軍事院校教學改革的幾點策略
3.1 建立“大數據+教育”理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2020開年疫情突發,給各階段院校教學帶來了嚴峻挑戰。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適應突發環境變化,成為2020學年春季學期的主要教學模式,這讓我們看到了純粹的線下教學模式的明顯不足。在當今環境下,作為新時代的教員,應具備終生學習意識,掌握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具備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自身教學實踐中去的能力,從而使教育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軍事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建立“大數據+教育”理念,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優勢改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構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建設滿足軍校自身需求的線上教學大數據平臺,使教學環境不再局限于傳統課堂,而變成線上線下相融合模式[4,9]。
3.1.1 線上有指導性學習,改善課堂互動
線上教學不是把傳統課堂教學的“滿堂灌”搬到線上,而是利用各大在線學習平臺提供的優質MOOC課程,結合教員根據該校教材制定的學習任務,實現線上指導學習,構建以學習為中心,學員為課堂主體,教員起導向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中,互動是單向的,主要是教員面向學員,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無法實現有效互動。在線上教學中,課堂互動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學員“平起平坐”,學習環境相對輕松,這就為課堂的良好互動提供了氛圍,平臺會記錄課堂互動的整個過程數據,學員能否適應教員的授課方式,學員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之后的教學評價和反思提供了大量的數據素材。
3.1.2 技術和教育深度融合,實現學員個性化學習
教員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異地同步互動教學,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學習行為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比如,大數據平臺不僅能判讀學員習題答案對錯,還能收集數據,記錄學員對題、錯題的數量,作業完成的時間,對學員作業完成的整個過程進行追蹤,分析每個學員的學習特點。這些數據都成為教員改善教學設計和優化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并針對每個學員的優缺點,推送改善方案,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因材施教。
3.2 建立軍事人才培養大數據系統,助力精準教學
軍事人才是全球和平的主宰,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人才培養大數據系統,作為學員個人的數據中心,將每個學員的日常生活習慣、身體特征、愛好特長、社交活動、知識能力等多方位、全方面的數據記錄下來,并對畢業學員發展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利用數據挖掘分析系統,對學員個人各項數據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分析,為個人發展提供多層次、多維度的數據支撐。另外,定期收集部隊的評價意見和人才需求,及時檢查個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動態改進教學訓練工作,達到精準教和精準學的目的,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實現軍事人才高素質的培養。
3.3 以任務驅動教學,開創“科研+教學”新范式
數據是科研活動的核心,在大數據時代,借助海量數據平臺和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跨地域的科研協作網絡,對已有的內部、外部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實現共享、協作研究,從而提高研究效率。另外,相關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階段、未來走向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和預測,避免項目立項的重復性和無效科研。
科研和教學互相促進,科研項目反映部隊需求,用于解決部隊實際問題,為使學員畢業與部隊崗位實現有效銜接,以任務驅動教學,將科研項目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員帶著實踐問題學習,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很好融合,使學員具備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能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學員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軍事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發展目標、部隊發展需求相統一。
3.4 建設智慧型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是各大高校線上的智慧凝聚地,隨著教改的需要,圖書館的智能化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伴隨著圖書檢索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如何實現高效化的圖書檢索是很重要的問題。智慧型圖書館可以根據檢索信息比如著作者、題目相似度等對圖書進一步分類[5,10-12],并且針對每位學員的圖書瀏覽記錄具有記憶功能,對學員的閱讀喜好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圖書的智能推送。另外,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學員進出圖書館的學習行為數據進行監控,實現對學員學習投入度的分析,為教員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實證數據和決策支撐。
4? 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已成為推進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科學力量,以大數據技術為重要依托,通過信息化手段和現代化教學策略,聚焦未來戰場,與實戰相結合促進軍事院校教學改革向智能化發展。與時俱進,為戰育人,響應習主席強軍思想,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為這一目標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邵希文.中國特色現代軍校保障體系構架建設研究[J].國防,2018,394(12):30-36.
[2] 耿春喜,金藝.大數據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6):150-151.
[3] 郭暉,康洪晶,郭超,等.大數據在軍隊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7,16(5):219-221.
[4] 王璐.新時代下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農家參謀,2019,612(5):166.
[5] 閆實,付佳,石莉,等.大數據環境下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學改革[J].軟件,2018,39(2):208-211.
[6] 徐振華.探討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有效性對策[J].教育界,2020(7):11-12.
[7] 程紅林,黨向盈.“互聯網+”時代下共享教育資源庫建設[J].軟件工程與應用,2020,9(3):7.
[8] 譚海萍,李子建,邱德峰.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學生學習與核心素養:展望與挑戰[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2(4):15-20.
[9] 李輝,趙月月,孔令富.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新模式探討[J].計算機與網絡,2019,45(17):43.
[10] 張紅,郝東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等教育大數據分析方法研究[J].電子制作,2019(20):61-62,69.
[11] 李燕,陳偉,張淑林.大數據在高等教育領域應用的探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20(2):102-108.
[12] 王玲,呼功亮,張翠芳,等.基于教育大數據的高等教育預測分析與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