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迎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我國跟世界各國的交流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也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因此,學校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對英語課堂教學方案不斷做出調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問題;策略
小學三年級學習英語時,教師對小學生的要求不要太高,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下面針對我國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小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是小學的必修課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小學英語教育體系已經逐步形成。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生的英語教育體系出現了很多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對英語課程不感興趣,英語單詞的發音不標準,識記更是困難,平時的口語能力比較弱。這樣長期下去會對我們的英語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小學英語課堂缺乏良好的教學氛圍
無論進行哪一學科的教學,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率。每次在上英語課的時候,發現班級部分學生喜歡走神,經過課下的了解,他們普遍反映教師的節奏太快,有時候會跟不上,感到非常苦惱,有時候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也不知道該怎樣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教師打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簡單的圖片、音樂和視頻,把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具體化,這樣讓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所以說,課堂氛圍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過于單一
很多英語教師都是同時兼顧好幾個班級的英語課,他們的工作比較繁重,教學時間安排比較緊張。每次進到班級之后,都是爭分奪秒地進行教學,課堂上只顧教學進度,與學生缺乏互動,留給學生獨立探索和合作學習的時間甚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被動的聽講和學習,阻礙了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長期下去會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喪失。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跟實際脫離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要求英語課堂教學一定要跟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進行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有時候,在教學生學習一個新單詞或者句子的時候,他們感到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但是,如果聯系生活,就會容易很多。例如,在學習家庭用品新單詞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單詞的意思,學生記憶起來會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學生理解記憶就比較容易。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要死記硬背,見到某個物體就應該大膽地用英語表達出來?;氐郊依锟梢园褜W習的口語跟爸爸媽媽講,也可以跟他們進行簡單的口語對話,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學,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氛圍上面下功夫,想方設法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先給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例如,在講解自我介紹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班級的每個學生先介紹自己,用自己學過的單詞和句型進行簡單的介紹。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同時介紹家人以及兄弟姐妹等。這樣從生活中找例子,很多學生一下子就有了興趣,爭先恐后地舉手要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充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還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定期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小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喜歡探索和嘗試。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課堂需求。所以,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定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英語課堂口語對話的時候,教師講解完之后,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進行英語對話練習,讓他們自己分配角色,如果涉及多個人物可以前后桌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對話練習。既讓他們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同時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英語是國際性語言,也是小學生的重要學科。教師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內容以培養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這樣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永強.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7(12).
[2]羅嘉琳.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和策略[J].教育學文摘,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