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賢
摘要:小學階段是接受能力較強的時期,有必要在此階段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培養。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小學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進行簡要分析,結合學生自我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改善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實現自我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在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完整人格。小學階段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培養,對小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等方面具有極大意義。學校、家庭、社會應通力合作,抓住時機,利用各種有效資源,通過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即學生具備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學生發展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小學階段是接受能力較強的時期,所以,應抓住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成效隨著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而增強,如果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方可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優良品質,使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所以,核心素養下,培養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生自我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個人因素
目前,部分小學生不知道自我管理是什么,不具有自我管理意識。究其根源,小學生對自己沒有明確定位,在自我監督反省方面不能很好進行。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是一個內心和行為斗爭過程,在這個年齡段,學生有了甄別對錯的能力,但是管束自己的行為卻很難。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階段特點,容易被周遭環境所影響。對于小學生來說,學校是他們接觸最多的外部環境,在這種環境下,人數眾多且每個人都有自身個性特點。在小學生融入到這個環境時,自身心里會產生波動,行為有不確定性。這個時候正面的引導教育至關重要。
(二)外在因素
當今社會,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導致學生過度依賴。不少學生在學校依賴教師,在家里依賴父母。實際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現象為家長和教師把學生的任務安排好,學生依照指示去執行,久而久之,學生被剝奪了成長機會,不能為自己做規劃,形成依賴性人格,養成過度依賴的不良習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事實上,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學習階段,但動手能力并未完全成熟,教師和家長要讓學生學習制定相關計劃,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三、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構建與組織班級集體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班級是個大家庭,學生的學習質量高低,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班級管理質量與效率。班級中的每名學生都是班級中的一分子,如果班級中的每名學生都有著充分的自我管理意識,那么其班級管理實效便可以得到大大加強[2]。因此,基于學生自主管理下的小學生的德育,教師便可以從集體管理原則上進行構建與組織。例如,首先建設班集體氛圍,如班級管理制定、班級事務決策等,都可以交由學生進行組織與決定,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在推行自主管理模式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自主管理培養方案,保證學生自主管理達到一定水平,同時確保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得以有效運行。與此同時,應當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自主管理培養方案,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沃土。最后,在進行班級集體管理上,教師應當與學生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并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發揮班級集體對個體的影響與帶動作用,進而才能在構建班級自主管理體系上更上一層樓。
(二)選舉班級內的領導干部,科學制定完善的班規
班干部是一個班級的整體領導力量,也是全體同學的領導核心,在老師不在的時候承擔起重要的責任與義務,監管到班級內的方方面面。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應當選舉出具有代表性作用的班干部,運用民主的選舉方法,秉承著自我推薦和他人推舉的選拔原則,集合全體同學的意見,任命班級內的班長、副班長、中隊長、學委、值日班長等多項職務。在此之后,班主任要與班干部商討班級內的規定,科學制定完善的班規,起草一份初步的班規細則,將初稿展示給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熟知初稿內容,提出自我的寶貴意見,共同討論,民主表決,確定出最終的班級規定細則,進而促使全體學生自覺遵守這些規定,提高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創建班級小團隊,實現隊員間的分工與合作
小團隊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管理機會,讓每一位同學都享受到管 理和被管理的權利,掌管著團隊內的事務。我校每個班級積極創設團隊合作互助模式,以團隊為單位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明確自我在團隊中所處的位置,認識到團隊內的分工情況,與團隊成員共同管理,相互監督,相互督促,共同合作完成任務,進而強化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他們的團結合作能力,達到共同成長。例如,我們把班級學生按能力搭配分成若干個小團隊,每個小團隊四到五個隊員,隊長讓他們自己選,也可以輪流當;隊名、口號也讓團隊自己定;班級的一些活動也大都以團隊為單位開展;尤其在學習方面,更是充分發揮了團隊的能動作用。團隊合作學習就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課上再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討論,隊員之間互相交流、補充、質疑,然后上臺分工匯報,全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有時,作業也適當放手讓團隊互改互評,老師最后把關。期末,老師根據各團隊的表現情況進行綜合及單項評價,評出優秀團隊。這樣,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明確了不足,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
自我管理能力對小學生尤為重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小學生形成獨立人格,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小學階段逐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符合年齡段特點。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人的一生離不開自我教育,各類教育都要受個體教育的影響,讓我們捕捉各學科教育機會,尤其德法教育因素,為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搭設平臺,促進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那么,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也就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程青青.核心素養下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分析[J].新課程,2020(16):220-221.
[2]趙小芳.談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8):40-40.
[3]趙靜靜.關于小學班主任培養高年級學生自我管理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7(1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