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珍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德性形成的關鍵時期,讓小學生在經典國學詩文、書畫、禮儀的學習中,書禮相承、文德相融,能有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小學德育活動課程是指根據小學德育綱要和目標,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所開發的能體現小學德育特點和文化特色的課程,具有校本性、可選擇性、體驗性的特點。我校開展立足風雅文化的德育活動,成為小學生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的有效載體,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對“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底層推動。
一、從風雅文化中找到本根,確立正確的目標
雅植根于高雅的愛好、儒雅的舉止和文雅的氣質,雅表現于言行和才藝。
基于風雅文化的小學德育活動課程開發與實踐,就是立足中華風雅文化資源,“雅潤心靈? 雅人深致”,用雅文、雅禮、雅趣、雅境去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養成高雅的愛好、儒雅的舉止和文雅的氣質。通過藝術熏陶和文化傳承,形成雅言雅行、雅才雅品,做人品高尚,情趣深遠,注重思想情操、審美情趣和健康情感的人。這是一種柔性和詩意化的德育,對于當前教育工作中剛性過多、柔性不足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二、從風雅文化中汲取教育營養,形成小學德育內容
風雅文化融合了國學經典、書法繪畫、中華傳統禮儀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育人價值,是學校課程的鮮活營養。讓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強調 “德才并重,藝文兼修”,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雅品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我們設計一些表征性指標去了解小學生當前的雅品狀況,通過對學生雅文、雅禮、雅藝、雅行的調查研究、分析及梳理,從而對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的內涵、特征、表現等,在理論層面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梳理適合小學生特點的詩、禮、書、樂、行等風雅文化素材,形成了“雅詩課程——經典潤心立德”“雅禮課程——文明養成立德”“雅書課程——書畫怡情立德”“雅樂課程——琴音悅耳立德”“雅行課程——實踐明學立德”五大課程模塊。形成了“雅文——人文底蘊”“雅禮——責任擔當”“雅藝——健康生活、實踐創新”“雅行——科學精神、學會學習”的小學德育活動課程體系,并形成德育活動讀本與方案,不僅適用于1-6年級學生學習閱讀,也是家長的教育讀本。
三、從風雅文化中把握活動形態,建構小學德育活動模式
通過師生、家長共同參與小學德育活動課程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了以書本學習奠定認知基礎,以體驗活動讓學生得到心靈潤澤,以實踐創新讓學生形成自育能力的德育活動模式。
這一模式的有效性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促進師生、家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了解和吸收。二是讓學生陶冶情操,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與禮儀同長,與藝術齊光。三是開發潛能。在兒童記憶力發展最迅速的階段,提高兒童的注意力,開發兒童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習態度的端正,求知熱情的激發。四是學用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引領學生走進中華傳統文化天地,領略文化的魅力,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我校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充分挖掘中華風雅文化資源,以雅為根,形成以德為本、五育融合的小學德育活動課程體系,用雅文、雅禮、雅趣、雅境去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養成高雅的愛好、儒雅的舉止和文雅的氣質,促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育的個性化,從理念、實踐過程到方法的實踐,也為“立德樹人”要求下的小學德育活動創新發展探索出有效的途徑。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9年度課題“基于風雅文化的小學德育活動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201912057)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