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贏
作為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課外閱讀的目標與內容和評價標準建議,“快樂讀書吧”課是活動體驗性質的課型,它類似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型,而不是一般的口語交際課,也不是一般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應由“導讀準備課”“課外閱讀推進課”和“交流分享課”組成的三個階段課型來開展讀書活動。
一、初識經典,導讀推薦
如何利用好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快樂讀書吧”這一欄目,加強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從而達到鼓勵學生多讀書的目的呢?在“1+X”閱讀理念指引下,“快樂讀書吧”就是要用經典引領小學生走向課外閱讀,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所以,從一年級的“快樂讀書吧”就要開始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一年級上冊的“快樂讀書吧”主題是“和大人一起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成人的陪伴下,通過親子閱讀等活動提高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一年級下冊的“快樂讀書吧”是“讀讀童謠和兒歌”,教材提供了《搖搖船》和《小刺猬理發》等文本。教師可引導學生讀出童謠和兒歌趣味,拓展閱讀推薦《經典童謠》《經典兒歌》,通過誦讀充滿趣味的經典童謠和兒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一年級的“快樂讀書吧”是引導學生初識經典,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二、浸潤經典,推進閱讀
語文課,本質上就是經典閱讀課,經典閱讀是一次精神的旅行,是一件快樂的事。“快樂讀書吧”的“課外閱讀推進課”是根據學情檢查學生執行課外閱讀計劃情況的課型。教學時,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然后在班級進行匯報,對于執行情況良好的小組給予表揚;對于執行情況不理想的小組,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結成書友共讀交流。
二年級起,學生的課外閱讀已經從被動走向主動,從陪讀走向自主閱讀。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話故事”的編排是閱讀《沒頭腦和不高興》童話故事,二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有趣的兒童故事”的編排是閱讀《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兒童故事。三年級之后,學生的識字量增大了,他們可以讀很多很多的課外書,這時“快樂讀書吧”的經典書目就能起到極好的引領作用,比如說,《安徒生童話》《中國古代寓言》《中國古代神話》《十萬個為什么》《民間故事》《童年》《魯濱遜漂流記》《西游記》等。如此引導學生去學會深入閱讀這種文質兼美的經典篇目,并學會進一步挑選自己的課外書目。因此,教師要認真上好“課外閱讀推進課”,讓學生閱讀更多的經典篇章,用經典浸潤心靈。
三、傳承經典,分享閱讀
閱讀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快樂讀書吧”就是要用經典引領小學生走向課外閱讀,培養小學生養成傳承經典文化的良好品質。
隨著課外閱讀的推進,教師要組織讀書分享活動,這就是“交流分享課”。“交流分享課”可以形式多樣,讓學生講一講、演一演、猜一猜,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加深對經典作品的認識,在閱讀交流分享中傳承經典。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快樂讀書吧”,承載著為這個單元的閱讀策略體系服務的這樣一個功能,而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學生在精讀課文里邊學習了這個“讀寓言明白故事講述的道理”,在略讀課文里邊練習了明白寓言故事講述的道理,然后在課外閱讀的“快樂讀書吧”當中去運用“讀寓言明白故事講述的道理”。可以看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和“快樂讀書吧”的課外閱讀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它們每一個部分都承載著不同的功能,共同構建了一個新的閱讀教學體系。因此,“交流分享課”就是要繼續保持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熱度,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深入閱讀的動力,讓學生傳承經典,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