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融媒體得以出現并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現階段,許多娛樂行業已邁進融媒體時代的大門,這不僅豐富了各類數據信息的傳播途徑,提高了傳播速度,也為傳統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當下乃至未來電視新聞發展方向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播音主持作為電視新聞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明確工作重心是其應始終堅持的原則。本文從融媒體概念為出發點,對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工作的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創新與堅守兩個層面入手,提供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發展策略,旨在為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創新
近些年來,通過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在內的一系列智能移動終端相繼出現,這些移動終端因其多樣性,所覆蓋的人群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搜集和獲取數據信息的方式逐漸走向便捷高效的道路,致使廣播電視的發展遭受到巨大的沖擊。然而,通過對比發現,兩者自身都具備獨特的優越性,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智能移動終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這些功能都能夠在新聞播音主持中得到發展和應用。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要順應時代發展,加大創新的力度,對于傳統模式的優勢要保持堅守的態度,在發展模式中遵循創新與堅守并重的原則。
作為一種新型媒體形式,融媒體是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有機結合,不僅具有新媒體的特性,還具有傳統媒體的特性。隨著融媒體的出現與普及,媒體行業發生了諸多變化。
首先,受眾的思維發生轉變。在傳統媒體的傳播中,信息一般是單向傳播的方式。由于傳播的特點所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受眾只能處于被動接收信息的地位,主要負責信息的接收。而隨著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信息傳播的方式由單向轉變為雙向,受眾開始以用戶的身份而存在,他們不再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具有了一些主動性,他們的思維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更加具有主動性地去反饋,這顯然是傳統媒體時代下所不具備的特點。
其次,信息趨于個性化。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不僅范圍更廣、速度更快,而且具有顯著的互動性特點,這種特點幾乎體現在信息傳播的方方面面。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用戶接收信息的速度發生了質的飛躍,獲取渠道也愈來愈豐富。在此基礎上,媒體可以實現對用戶群體的細分,通過精確導向獲取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并進行針對性推送,用戶個性化需求也就此能得以滿足。因此,新聞節目格外注重個性化,不同主持人也有各自鮮明的特色,這是吸引受眾的有效途徑。
最后,話語權轉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媒體掌握著話語權,而受眾則往往缺少發聲渠道。而現階段已是自媒體盛行的時代,用戶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更加便捷,也更加具有開放性。同時,由于播音主持職業準入門檻降低,加入新聞行業的人群規模逐漸壯大,這無疑讓新聞類型和內容得到豐富,也讓傳播范圍逐漸拓展。
受眾逐漸呈現明顯分流態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出現在群眾的視野中,尤其是愛奇藝、騰訊等主流視頻網站因其原創劇集多、包含體量大等特點受到了群眾的青睞。與此同時,隨著快手、抖音等一系列短視頻軟件的風靡,以及QQ音樂、酷我音樂、網易云音樂等音頻軟件的廣泛應用,致使傳統媒體受眾逐漸出現分流現象。當前的信息市場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路新興媒體在這個大市場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并且不斷擴張,傳統媒體的地位日益下滑,受眾減少已經是既成事實。在這樣的現狀下,為了避免受眾的進一步流失,各種傳統媒體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選擇融合發展的方式以確保自己的地位。
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面臨的困境
新媒體的不斷發展,讓越來越多受眾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得到了極大改變,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趨于多樣化。受眾所選擇的信息更加具有針對性,用戶們開始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篩選信息,加上數據算法等互聯網技術漸趨成熟,大數據的時代讓競爭逐漸變為數據的競爭,掌握用戶數據成為競爭的不二之選,各大軟件也就順勢而為,抓住用戶喜好進行相關信息的推送。現如今,數據信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播,這樣的傳播方式有效避免了傳統媒體信息延遲的弊端。而播音主持人作為傳統媒體信息的關鍵傳播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在融媒體時代下,傳遞的信息需要面向所有互聯網用戶,這就導致傳統的主持模式在現如今已經落伍,需要主持人思考并改良傳統主持模式的不足,發掘與時代結合的創新模式來加以彌補,讓節目能夠吸引受眾。因此,為滿足互聯網用戶的需求,迎合時代的發展,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必須創新原本的主持模式。
網絡直播對播音主持的沖擊
近些年來,類型多樣的短視頻軟件日益興盛,各類視頻層出不窮,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抓住機會一躍成為網絡“紅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媒體的準入門檻滑坡式降低。當前,活躍于各大直播軟件中的主持人,往往沒有專業理論知識為支撐,他們通常是演員或歌手,甚至僅僅是普通人。在傳統媒體的時代,一名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主要工作是傳遞更多準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故而對專業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工作重心發生了偏移,主持人的工作更多地向娛樂方面偏移,這就導致可以勝任這項工作的人逐漸增多,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大大降低。同時,缺少專業的錄音棚等設備并不影響直播的有序開展,直播往往只需要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暢通運行,限制條件的大大降低導致直播的可能性無限擴大。因此,對于傳統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來說,需要進一步思考自身定位和工作模式,將自身特色盡可能充分地展現出來。
創新
其一,更新理念,滿足需求。通常情況下,電視新聞節目在播出過程中,最先受到觀眾關注的并不是所播報的新聞信息,而是播音主持風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的特點與風格,是對節目整體風格的詮釋。由此可見,主持人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播音主持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極為重要,他們必須注重節目的嚴謹性,同時需要具備很高的專業素養,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一般而言,擁有較高關注度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往往都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而且知識視野更為開闊,能夠吸引受眾。面對復雜的新聞信息,他們能夠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能通過電視新聞節目的播放,滿足觀眾接收新聞信息的需求,還可以幫助觀眾對新聞內容認知和理解。比較典型的主持人如央視的朱廣權,他主持的《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欄目都是非常典型的傳統新聞欄目,但他以自己幽默風趣的語言巧妙地吸引受眾,通過小段子將本來十分深奧或十分復雜的事件簡單、幽默地表達出來,這樣的理念創新讓節目更加吸引人,也更加符合觀眾需求。
其二,轉變風格,貼近群眾。電視新聞與其他新聞媒體在傳播形式方面有所差異,需要遵循更多的規則,在整體風格上必須嚴肅正規。但是播音主持人可以在自己和節目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在遵循相關工作要求的前提下,適當轉變播報的風格和方式。比較典型的如《南京零距離》的孟非,個性化形象和樸實卻又十分嚴謹的主持風格讓大家記憶猶新。在播報過程中,他以飛快的語速,嚴謹而具有磁性的南京口音,將南京發生了什么為我們娓娓道來。他的用詞嚴謹認真,態度從容不迫,雖然專業卻不失親和力,好似鄰居和你說家常一般,加之具有南京方言特色的點評,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在這檔節目改版變成《零距離》之后,其中收視率最高的子節目也變成了《孟非讀報》,同樣以具有孟非風格的新聞播報而引人注目。孟非獨特的主持風格和個性化的形象,以及他接地氣的口音,吸引了大量的群眾,這些群眾都成為了這檔節目的忠實受眾。可以說,孟非就是這檔節目的靈魂,正是孟非別具一格的形象和獨特的主持風格,讓這檔節目獲得了成功。在融媒體時代下,雖然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且互動性更強,但是就算變化再大,最終服務對象都要落實到受眾身上。因此,播音主持人的職責并非單純地傳遞重要的新鮮資訊,更重要的應以受眾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不斷增強與受眾的互動與溝通。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也應該適當調整自身形象,改變以往觀眾心目中嚴肅莊重的形象,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確定主持風格與方式,立足于觀眾需求,與觀眾展開密切的交流,增強觀感。
其三,創新思維,多種傳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社交軟件和智能設備層出不窮,每個人都能以信息傳播者的身份而存在。特別是微視、抖音等短視頻軟件的出現與廣泛應用,不僅擁有非常大規模與數量的用戶,活躍度也比較高,影響范圍與程度并不比部分知名媒體弱。加上現階段的信息傳播方式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致使傳統電視新聞媒體遭受到巨大沖擊。作為新聞播音主持人,需要在思維層面不斷創新,勇于沖破傳統電視新聞的界限,積極探索更多信息傳播的渠道,一方面擴大信息傳播范圍,另一方面促進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提升。通過信息傳播和個人影響力進行合理創新,拓展傳播渠道,才能獲得成功。故而我們要做的顯然是創新思維,拓展現有的傳播渠道,多方運營,全面開花,將自己的影響力和信息的傳播同步提升。
堅守
其一,堅守語言規范性。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這同樣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原因所在。特別是語言文化,在不同的場景中,一個詞匯所代表的意思并不相同,對于同一句話,采用不同的語氣表示的意思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新聞播音主持人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遵循語言的規范性,在選詞用詞方面更加嚴謹,保證新聞訊息的準確性,將信息完整地傳遞給觀眾。另外,在現今這樣一個網絡語言極速發展的時代,更加需要主持人堅守語言規范性,不能為了抓人眼球而惡意使用一些不規范乃至低俗的網絡語言。當前的網絡語言飛速發展,同樣需要主持人花費功夫去鑒別語言,不能因為工作不到位而誤用一些低俗或敏感詞匯。總的來說,堅守語言規范性要求主持人選詞的嚴謹和思維的縝密,需要做出合理判斷,也要在文字知識上下一番功夫。
其二,堅守審美底線。由于人們的認知與性格不盡相同,所以具備的審美意識也有所差異。我國土地廣大,物產豐富,生活在不同歷史人文條件以及自然地理環境的人們,對美的判斷能力與鑒別能力都各不相同。播音主持人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按照我國國情,全面了解并掌握各個民族的審美觀念,在宣傳其他民族的過程中,不應該摻雜主觀意識,必須做到尊重不同文化。此外,在融媒體時代,由于每天都有紛繁復雜的信息大量產出,為了博人眼球,社交軟件上出現了很多屢禁不止的低俗與負能量的消息。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窗口,電視新聞節目應該從源頭抓起,對信息加以篩選,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
其三,堅守責任底線。從始至終,電視新聞節目的運行是將向群眾傳遞真實性的及時信息作為使命,服務對象是群眾。因此,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與改革,首要任務就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愛國敬業精神。因為電視新聞代表主流媒體的聲音,所以在廣大群眾的心目中,電視新聞具有絕對的權威性,而社會的平穩發展,離不開良好的信息傳播。作為播音主持人,需要正確認識信息的真實性對于大眾的重要意義,明確并堅守好責任底線,做一名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傳播者,堅決不傳遞負面信息。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