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 劉桂龍
以學定教是指以學情為基礎,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方法。其中的學情是指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認知水平、課前預習情況、學習態度。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以學定教的目的就是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性,切實通過教學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學習。
在落實以學定教策略時,教師應提前做好如下準備:教材研讀、教學設計;考慮學情、編制導學案;完善多元化評價,補全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學定教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但教師還需注意在教學設計中充分研讀教材,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保證課堂教學有側重點;在編制導學案時要保證導學案具有結構性,并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在多元化評價中,要靈活應用多種評價方式,并引入多個評價主體,保證能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學設計為例,教師應提前研讀教材,該節課與初中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且是高中數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若是能將兩者串聯在一起,就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應明確課堂的教學重點:理解二次函數、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教學難點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關系。另外,還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這一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了解過一元二次的含義,但是對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學習難度仍比較大,所以要精講、細講,并科學設計練習。
從中能夠看出,提前進行教材內容、學生學情的分析,并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有利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尤其是能夠為教學手段、方法的選擇提供參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如何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充分依據導學案、教學設計,規范、有序地實施教學,更要加強指導,使學生能在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通過教師指導,師生還能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溝通關系,同時,教師還需根據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及時調整、優化教學方案。
從中能夠看出,教師通過指導教學,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還可以充分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克服疑難,充分理解數學知識。
完成數學知識講授,高中數學教師還應及時進行課堂總結,如總結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認真梳理教材內容;依據學生學情,升華學生的學習方法;分析課堂教學現狀,優化現有的教學方法、手段。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學”來重新定位“教”,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總結,詳細講解,保證學生能充分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積極彌補自身的不足,以便學生能迅速掌握學習方法。
仍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歸納、總結階段,應重點進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之間關系的講解;歸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因式分解、討論求解等方法,就其中的要點、技巧進行分析,以便學生能熟練掌握解法;概括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步驟,并簡述每個步驟的要點;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專項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消除疑惑。
從中能夠看出,課堂歸納、總結是實施以學定教教學策略的關鍵階段。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重視課后總結,并以學生“學”的狀況為基礎進行針對性的歸納、總結,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以學定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重視這一教學策略的實施,并重點從課前預設、課中指導、課后總結三個階段入手落實這一教學策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哪個環節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學情,科學實施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出以學定教策略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