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楊 琳
數學課堂上,要深刻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有反復探析之意,主要是對教學活動中相關觀念、言論、行為等展開審視、反省,有意識地反思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成功及失敗經驗。例如,在“平面向量的概念”一課的教學中,我改變以往“全包全攬”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膽探索向量的幾何表示方法,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畫的線段長短不一,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由此引出單位向量。教學活動結束以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本次教學活動的不足之處在于未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自由,為避免他們自主探究發生過大偏移,我武斷地給出了引導方向。通過反思教學環節,我認識到:在課堂討論階段,要將課堂放心大膽地交給學生,教師的作用在于避免小組討論中出現短路情況,而不是給學生規定方向。
在學習中,學生也要具備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反思意識,要善于運用各種方式引起他們的反思。如何促進學生的反思呢?日常教學活動中,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鼓勵他們根據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展開組間反思評比,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一定獎勵。基于這樣的良性競爭氛圍,學生將主動展開反思,努力為本組加分。之后,教師為學生出示正確的解題步驟,再引導他們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對照自己的解題錯誤,反思本小組解題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提供反思機會,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思考錯誤的原因,促使他們牢牢掌握知識。
寫數學學習日記,利于學生將自己的數學課學習活動全部記錄下來。日記記錄過程中,學生將慢慢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例如,在“三角計算及其應用”單元教學中,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和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正弦函數、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識間是相互貫通的。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知識遺忘,不能在解題中靈活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可引導學生堅持將自己的公式學習體會記錄到日記中,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前后聯系,以真正實現知識的消化,融會貫通。反思日記是對學習經驗的總結,利于鞏固學生對新知的學習,教師要做好對學生書寫數學日記行為的引導。
在反思性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反思性教學策略。其中,回顧式反思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教學策略,主要是在新知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回顧、反思舊知,從舊知中提煉出新的知識點,完成遷移學習。課堂上,還可通過追問的方式喚醒學生反思意識,鼓勵他們面對追問積極展開獨立反思行為。糾錯式反思性教學主要是通過否定學生錯誤的結論,引導他們通過分析錯誤找到正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糾正自己學習中的不良認知,通過發現錯誤順利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概括式反思也是一種反思性教學法,其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全面概括課堂所學知識點反思學習中的知識遺漏情況。
總之,數學教學中,為實施反思性教學,要革新以往的教學理念,提高對教學反思的重視,同時為學生提供一些反思機會,從而通過反思牢牢掌握課堂所學知識,學會學習,提高整體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