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予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有效推廣。將多媒體技術有效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不僅能促進幼兒教育與時俱進,還能為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角色游戲是反映幼兒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的社會經驗越豐富,游戲內容就會越充實,從中收獲的經驗也就越多。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可以優化角色游戲的內容和形式,讓角色游戲的開展更加靈動有趣。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鮮活形象的游戲情境,營造趣味生動的游戲活動氛圍,讓幼兒能夠直觀地學習相應的知識,并收獲豐富多彩的游戲體驗,促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然而,近年來,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內容陳舊老套,無法滿足好奇心旺盛且心智發展迅速的幼兒。因此,如何在幼兒園角色游戲活動中,有效地突破現在教學中的瓶頸,對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當前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長期探索的話題。
以往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都會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游戲主題相關的事物,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不太理想。隨著互聯網智能時代的到來,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幼兒園角色游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渠道。教師應正確認知多媒體技術,采取積極的教學手段,在日常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拓展幼兒園角色游戲的通道,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幫助幼兒拓寬認知視野,讓幼兒在多元化的學習過程中收集信息、體驗角色、收獲經驗。通過豐富的游戲通道,幼兒可以更好地與同伴或游戲材料進行互動,并在收集的信息中感受各種角色的特點,體驗每種角色的職責,從中積累更多的經驗,獲得認知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開展“娃娃家”的角色游戲活動中,為了更好地讓幼兒掌握經驗,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經驗水平和需求針對性地收集資料,如將娃娃家劃分為家庭、幼兒園、社會等組別,在互聯網上下載一些與幼兒游戲主題相關的視頻,尋找一些與幼兒園生活場景相關的視頻資料,再聯合家長,將一些幼兒有趣的日常視頻或片段收集起來,制作成生動的游戲視聽材料,然后在活動開始時,將其播放給幼兒觀看:“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娃娃家的游戲吧,有沒有哪位小朋友說一說娃娃家是怎么玩的呀?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看看這些小朋友們都是怎么玩的?!痹谟變河^看結束后,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詢問幼兒“視頻里的小朋友都是怎么玩的?”讓幼兒嘗試根據看到的畫面進行描述。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聽、說、看的方式,多方面進行感官體驗,從而幫助幼兒快速地理解“娃娃家”游戲的組成、游戲的規則以及游戲的過程。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娃娃家”游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還能讓游戲情節的呈現更為生動形象,不僅給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游戲體驗,還能幫助其建立與游戲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
幼兒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通過直接經驗的獲取或模仿他人所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獲取經驗的過程,還要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認知體驗。良好的游戲環境可以為幼兒的游戲創設生動形象的氛圍,讓幼兒獲得最直觀的體驗,因此教師要注重游戲環境創設的作用,創設與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合的游戲環境,并結合不同的游戲主題,投放合適的游戲材料,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游戲氛圍中,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的提升,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強化幼兒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理發店”的角色游戲活動中,游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材料的支持,但是僅僅依靠幼兒和家長收集的材料供幼兒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幼兒雖然感受到了新鮮場景帶來的快樂,但是并沒有在此過程中收獲到更多的經驗。因此教師還要注重呈現多元化的活動形式,調動教育資源,創設游戲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理發店”進行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過理發店嗎,你們注意過理發店里都有什么嗎?”讓幼兒自由發言,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播放關于理發店環境的圖片,讓幼兒自主觀察。在觀察結束后,教師出示剪刀的圖片,進行個例分析:播放一段《小花狗》的音樂,引導幼兒學唱“小花狗愛剪頭發,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讓幼兒了解剪刀的用途,然后教師出示畫紙,引導幼兒設計招牌、繪畫物品,等等,讓幼兒積極參與制作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將物品與用途進行有機聯系,從而獲得經驗的積累和認知的提高。
每個幼兒都擁有自己奇思妙想和天馬行空的想法,每個幼兒都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幼兒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教育應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加強,發揮出每個幼兒的創造潛能。”因此要想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首先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而幼兒園角色游戲正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幼兒可以在不同的游戲情境中獲得思維的發展和認知的提高,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角色游戲中,可以進一步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促使幼兒的創新意識在多樣化、豐富化的游戲中得到有效培養和發展。
例如,在開展“甜品屋”的角色游戲活動中,因為每次甜品屋賣的“甜品”只有那幾種,幼兒反反復復使用后,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對此,教師可以請家長帶領幼兒在家上網時搜集一些甜品的照片,把自己喜歡的各種款式的甜品圖打印出來帶到幼兒園,讓幼兒投票選擇出最喜歡的幾款甜品,并將大家最喜歡的一款甜品推為“熱賣款”。而教師則需要選擇幾種幼兒喜歡的甜品款式,用互聯網搜集各種甜品的做法,然后制作成“甜品制作秘籍”,并在課余時間或游戲時播放給幼兒觀看。幼兒通過觀看“秘籍”,對不同甜品的做法產生了好奇,逐漸萌生了自己制作甜品的想法。此時教師應肯定和鼓勵每個幼兒的想法,并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給予恰當的指導,鼓勵幼兒將親手制作的、造型各異的甜品在自己的“甜品屋”進行售賣。
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有效拓展了角色游戲的情節發展,還助推了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在這種游戲氛圍下,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都實現了良好的互動,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為幼兒多元智能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限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收獲的知識和經驗比較零散。而游戲中實施評價則能夠幫助幼兒整合經驗,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優化和改進自身能力。在以往的角色游戲評價過程中,往往是通過教師與幼兒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這種單一的總結形式在長期的教學中容易造成幼兒倦怠的效果,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同時,在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中,教師不能有針對性、教育性地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做出全面的評價,無法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形成正確的游戲行為。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興起,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效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打破幼兒園評價手段的單一化,讓游戲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主體由教師轉變為幼兒。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再現、記錄游戲過程能夠有效地反映出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各種行為,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和發現游戲過程中的各類細節,有效調動幼兒參與評價的興趣和主動性,使評價內容更具針對性和豐富性,完整地體現出幼兒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開展“水果超市”的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讓幼兒自由分組進行游戲,然后教師利用攝像技術,將幼兒的游戲過程通過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在幼兒的角色游戲完成后,根據幼兒的表現情況進行分享:“這是你們剛才一起玩水果超市游戲時的表現,大家一起來看看視頻,你們覺得這個游戲玩的怎么樣?”然后教師將事先錄制的視頻運用課堂多媒體設備播放出來,在幼兒觀看完視頻后,根據活動的情況針對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片段播放,引導幼兒對角色分配中出現的分歧吵鬧情況進行討論:“在分配角色的時候,不少小朋友都在吵著要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結果出現了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你們覺得在游戲中再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然后,教師將視頻界面停止在幼兒激烈爭吵的場景上,并引導幼兒結合視頻進行觀察和討論,思考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幼兒相互探討的過程中,讓幼兒進行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對活動過程中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幼兒的正確行為,并引導幼兒在觀看視頻后,講一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對游戲過程中大家的不同表現進行判斷。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效果要比教師的單方面評價效果要好得多,可以讓幼兒在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的鍛煉上都有所收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明白同伴之間合作的重要性,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有所成。
總之,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由于幼兒是以親身體驗、直接感受的方式獲得學習經驗。而角色游戲是幼兒獲得豐富體驗和直接經驗的有效途徑,因此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幼兒園角色游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以此輔助幼兒園角色游戲的開展,有效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率,讓幼兒在快樂、有趣的游戲氛圍中獲得能力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高新區新華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