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銳
摘 ?要: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要求下,學生各方面的教學都應該有所全面重視并且有所進步,因為現階段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僅具備智育發展的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還必須從文化藝術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對其進行培育。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初中學生眾多課程中也應該將音樂教育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從培養學生鑒賞音樂作品的方面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受到音樂藝術的陶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本文將重點論述實現初中學生音樂課堂鑒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研究
引言
在以往的初中音樂教育中,尤其學校和教師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不高,本身有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教學考核機制,導致初中音樂課程的地位已經遙不可見,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此外,一些音樂課堂在上課時也極為形式主義,給學生教幾首歌曲,認識幾種樂曲,播放一些音樂作品就對教學敷衍了事,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沒有效果的。學生正處于審美形成的關鍵時期,音樂的熏陶對于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他們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開展專業音樂鑒賞教學,為學生甄選適宜的音樂作品
培養學生在音樂中的鑒賞力,就是需要引導他們去聆聽一些高雅、優質的音樂,而不是那些沒有鑒賞價值、低俗的音樂作品。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作為學生的音樂把關人,為他們甄選適合課堂教學且能夠引發學生鑒賞熱情的音樂作品。這對于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從專業化的角度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才能夠正確地指引學生進行更多優秀作品的賞析[1]。否則,則會給學生帶來不利于音樂素養提升的負面影響。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時,教師給學生選擇欣賞課本中《游擊隊歌》,這是一首音樂性與革命戰爭相結合的歌曲,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透過曲調和歌詞感受到那個年代面對戰爭頑強的精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顯示出當時戰爭年代我軍戰斗條件的艱苦,這樣優質且具有年代價值的音樂作品是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和學習的。
二、合理規劃音樂欣賞環節,在欣賞中逐步深化音樂感悟
“聽”是音樂欣賞學習中的核心內容,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感悟和情感表達都是聽來的,因此教會學生如何去“聽”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首歌曲讓學生先大致聽一遍,再根據這個音樂的詞和曲向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能夠帶著這些學習問題再細細地聆聽。音樂的欣賞有時候不僅僅是一首作品,而是幾首共同主題或完全不同風格的音樂鑒賞,這就需要學生分別去聽,然后發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這一步一步的音樂欣賞環節中,學生能夠由淺至深逐漸地進行音樂的世界,不斷深化自己的音樂感悟。例如,在魯教版八年級下冊音樂第一單元“百卉含英”中,學生能夠欣賞到《茉莉花》、《花之圓舞曲》、《玫瑰三愿》、《梅花引》等音樂作品,學生需要在這些以“花”為主題的作品欣賞中發掘不同音樂的特點,通過反復欣賞和作品之間的比較,可以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培養自身的音樂素養。
三、創設音樂故事吸引學生,加強對于音樂作品背景了解
在讓學生賞析一首音樂時,教師應該根據音樂作品創作的背景進行相關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于音樂有一定的了解后,在進行聆聽和感悟其中的情感。許多音樂作品中都包含著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滲透出不一樣的情感表達,這些音樂的學習需要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故事,能夠使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能夠聯想到故事情節,充分發揮自身的音樂想象力[2]。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音樂故事”中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音樂作品時,讓學生先進入這個故事的情境中,跟著音樂的曲調進行賞析這個凄美愛情故事的如何通過音樂表達出來。在感悟音樂的過程中能夠更深一步加強學生對于音樂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在音樂中找到情感共鳴。
四、建立音樂鑒賞學生小組,提供暢所欲言音樂交流空間
為了促進學生們對于音樂欣賞教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勇于表達自己對于作品本身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組建一個交流音樂的空間,幾個學生為一個小組對于課堂上所播放的音樂作品進行賞析和討論。與文學賞析相似的時,每個學生對于同一首音樂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因此將學生的意見集中在一起進行討論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音樂靈感。例如,在欣賞戲曲《誰說女子不如男》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于戲曲的了解各抒己見,并且能夠區分不同戲曲類型的特點。這首豫劇的《花木蘭》選段,能夠給學生融入男女平等的思想,重視女性在社會中的貢獻和地位。
五、拓展多元音樂欣賞內容,突破學生音樂認知視野局限
除了音樂教材中的欣賞作品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近期比較流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讓學生們進行欣賞,能夠利用這些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激發他們進行賞析的積極性。在培育學生音樂素養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多元化音樂的教學,一方面能夠給學生增加音樂課堂的教學和欣賞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學會在舉一反三地欣賞音樂。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在初中音樂欣賞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良好的藝術素養培育,教師應不斷探索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真正喜歡上音樂作品的同時,還能夠將其培育成為愛好,激發自己的音樂細胞和表演潛能。
參考文獻:
[1]張海霞. 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00(A01):P.114-114.
[2]安菊.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C]// 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 2019.
(山東省寧陽縣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