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黃俊
(西南科技大學體育學科部 四川綿陽 621000)
體質是人體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功能和形態結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1]。體質的表現形式分為生理體質和病理體質,生理體質表示人體處于健康狀態,病理體質表示人體處于疾病狀態,體質健康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生命質量。在校大學生代表年輕的一代,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已經成為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考核和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該文對西南科技大學在校的2萬余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調查學生體質健康的基本狀況,找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參考。
該文以2019年西南科技大學2016級至2019級在校的28547名本科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平臺進行高級檢索,以“大學生”“體質健康”作為關鍵詞,共搜索文獻5215篇,加上“測試”,共搜索文獻62篇,之后對與該文相關的文獻進行梳理和歸類,為該研究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論依據。
1.2.2 測量法
根據教育部印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對全校共28548名學生進行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三大類測試,成績評定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大學生的標準執行。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 2010軟件對各項測試數據和所收集的有效數據進行統計,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評價指標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身體形態是指人體外部的形態和特征,能夠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2]。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可作為評價肥胖的標準,是反映大學生身體形態的一項重要指標[3]。BMI通過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獲得相對客觀的參數,并用這個參數所處范圍衡量身體質量。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m2),男生的評價標準分為低體重(BMI≤17.8)、正常(17.9<BMI≤23.9)、超體重(24< BMI≤27.9)、肥胖(BMI≥28)4種類別;女生的評價標準為低體重(BMI≤17.1),其余與男生的標準相同。

表1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身體形態情況統計表

表2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身體機能情況統計表

表3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身體素質三項情況統計表
大多數學生的身體形態處于正常范圍,女生優于男生。男生低體重占10.8%,超體重和肥胖分別占14.1%和5.2%,女生低體重占8.1%,超體重和肥胖分別占6.6%和1.5%(見表1)。相比之下,女生更注重保持自己良好的身體形態。據調查了解到,女生低體重所占比例較大的原因,是由于女生過度追求“以瘦為美”,這樣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體質變弱等不良影響,需要加以正確引導。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較高,是因為很多男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為“宅男”一族,不僅平時不外出參與體育運動,連吃飯都要依賴“外賣”送到樓下,長此以往,身體缺乏能量消耗,形成脂肪堆積,變成了一個個“胖哥”,這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身體機能是指人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下,各器官系統工作的能力。身體機能得到發展,可以使心肌力量增強,血管壁彈性增大,從而改善心血管機能[4]。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肺活量作為測量大學生身體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健康狀況越好,肺活量越大。
學生身體機能水平較差,盡管大多數學生能達到及格以上的標準,但優秀率相對較低,男生不及格率高達20.8%,女生為10%(見表2)。據調查了解到,現階段學生外出運動時間少,運動量小,尤其是有氧耐力性運動參與的更少,導致心肺功能減弱。學生年齡平均在18~22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期發展后期,身體各方面機能的提升空間很大,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加強身體機能的鍛煉,提高優秀率。
身體素質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包含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和協調等多項素質[5]。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將坐位體前屈、50m、立定跳遠、女生800m/男生1000m、女生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作為衡量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指標,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學生身體素質狀況。
坐位體前屈主要反映學生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男生不及格率占13.9%,明顯高于女生(見表3),說明男生的柔韌性較差,平時很少進行柔韌性練習。
50m跑主要反映學生速度素質的發展水平。測試結果顯示,男生優秀率占21.2%,女生僅有1.8%,說明男生的爆發力較強,速度素質較好。女生不及格率占7.1%,女生的腿部力量本身偏弱,加上平時參與對抗性和速度性的運動較少,導致爆發力較差(見表3)。
立定跳遠主要反映學生爆發力和協調素質的發展水平。測試結果中,女生優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生,說明女生的身體協調性較好,彈跳力和爆發力也較好。男生不及格率占12.6%(見表3),在實際測試中發現,一些男生個頭高、腿長,但卻跳不遠,一方面是由于腿部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平時練習中沒有掌握方法,騰空的高度不夠。
女生800m和男生1000m的測試,主要反映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男生及格率達67.9%,女生及格率占71.1%,均達到及格水平,但優秀率和良好率均較低(見表4)。在實際測試中發現,跑不快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自身有氧耐力差,導致體力不支;另一種是不會合理分配體力,一開始跑的過快導致后面沒有力氣。

表4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身體素質兩項情況統計表

表5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整體情況統計表
女生仰臥起坐和男生引體向上的測試,分別反映學生的腹部肌肉力量和上肢肌肉力量。女生的仰臥起坐測試結果顯示,僅有5.5%的學生不及格,說明女生的腰腹力量普遍較好,腰腹能夠保持快速、連續地發力。男生引體向上測試結果顯示,81.7%的學生不及格,是體質測試中不及格率最高的項目(見表4)。在實際測試中發現,男生上肢肌肉力量普遍較差,難以克服自身的體重。一些學生握力不足,只能在單杠上停留幾秒,根本無法向上拉起。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等級評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通過計算各項測試的成績總和,最終對每一位學生進行了等級評定。
總體而言,西南科技大學2016級至2019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大部分處于及格水平之上,而達到良好及優秀的學生占比較少。對男、女進行縱向對比分析發現,女生體質測試的良好率和及格率均高于男生,但男生的優秀率和不及格率卻高于女生。分別對男、女進行橫向分析發現,男生體質水平占比由高到低依次為及格、不及格、良好、優秀,女生體質水平占比由高到低依次為及格、良好、不及格、優秀,由此可見,男、女生體質水平優秀率都處于較低水平(見表5)。
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身體形態基本處于正常范圍,男生肥胖的比例高于女生,說明男生對自己的身材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身體機能總體狀況較差,主要是由于外出運動時間少,運動量小,尤其是有氧耐力性運動參與的更少,導致心肺功能下降。在身體素質方面,男生上肢力量最差,其次是耐力素質,但爆發力較好。女生爆發力和耐力素質較差,但柔韌性較好。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處于及格以上,但優秀率極低,提升空間很大。
3.2.1 體育課的設置
合理分配體育課時間,增加體育課的鍛煉強度,豐富運動形式和內容,體育教師要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增強參與感和滿足感,同時能夠在身體素質方面得到較大的提升。
3.2.2 第二課堂的延伸
創建“校園體質測試”公眾號等網絡宣傳平臺,讓學生時刻關注體質健康。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建立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和各類運動會等不同組織模式,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以達到廣泛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
3.2.3 體育環境的改善
學校體育環境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6],體質健康不僅要改善學生對自己身體狀況的關注度,學習運動技能,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還需要優化體育場館建設,增加體育設施器材,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讓學生在場地上增強體驗感,感受運動的精神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