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隆 王文慧 李元廣 馬迪
摘要:整理和總結我校在超星學習通平臺開展線上《大學體育》教學實踐經驗,思考分析后提出:教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高質量體育線上課程;目前體育課線上教學不能完全取代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線上體育教學未來發展方向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教學體系等觀點,以期為體育課程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 體育線上課程 教學實踐 思考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改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深刻影響。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中曾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是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抉擇”。而體育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將對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以及課程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超星學習通平臺是隨著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智能學習平臺,在延伸教學時空,改變師生工作學習方式,拓展教學內容等方面能發揮積極作用。
一、課前準備工作
組織我校體育教師團隊分析線上教學特點并籌備學習通線上教學工作。認為由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體育在線教學一定程度上不同于以往的線下課堂教學。不能將原有的教學模式和管理辦法照搬到線上教學中來。線上課程是基于互聯網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為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提供了較為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教師與學生身處異處,對師生交流互動帶來一定的阻礙,同時教師難以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對體育教學而言,尤為缺乏有效的指導與監督手段來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梳理體育課開課情況制定教學策略,以超星學習通作為主要教學平臺,探討學習通使用技巧、課程內容建設方法、教學管理辦法等事項,制定相應的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考核辦法等教學文件。在學習通建立《大學體育》課程,發布課程介紹并上傳相關教學文件。在學習通平臺之外由任課老師建立教學QQ群,盡可能確保與學生隨時保持聯系。開課前教師詳細告知學生體育課線上學習流程,確保學生知曉上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及應對辦法。在完善課程體系的同時,組織教師進行授課全過程實操演練,查漏補缺。總結出教師以學生身份進入學習通課堂聽課,查找課程問題;線上課程適當控制講課語速等經驗。
線上課程內容建設方面,突出“體育最本質的屬性就是身體參與”的特點。重點做好教師自行創建課程內容的同時積極引入在線課程資源,整合互聯網和第三方軟件平臺資源,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核心指導思想建設線上《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建設方法有:一、教師創建課程內容。首先設置了室內外皆宜的低難度簡單動作素質練習;其次適當調整和簡化運動技能,以簡單的運動技術為基礎突出體育健身功能,各專項教研組創建了諸如《羽毛球基礎移動步法》等運動技能學習內容。二、引入在線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創建課程內容有機的補充。我校擇優引入了上海體育大學慕課資源,建設了《運動與促進健康》、《運動與疾病防治》等課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向學生傳達“體育,是生命的舞蹈;健康,是生命的基石”理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體育鍛煉對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價值。三、精選第三方內容。隨著我國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在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與體育健身相關的內容,教師精選其中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益的內容,作為課程內容的補充和拓展,通過主動推送的形式推介給學生。運動健身軟件Keep是“互聯網+體育”的時代產物,充分發掘專業健身軟件中的特色內容,教師每周在QQ群向學生精選推送《Tabata4分鐘燃脂》、《徒手胸肌訓練》等練習難度稍大同時健身效果更佳的內容,作為素質練習拓展內容供學生按自身需求選擇練習。
二、線上課程教學與實踐
依據我校線上教學組織實施指導意見,教師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資料,教師通過錄播或直播方式進行教學。線上教學實踐中,體育課程在完成規定教學任務基礎上更加注重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并嘗試開展了與身心健康相關的通識教育。
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推送《Tabata4分鐘燃脂》等內容的同時,注重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練習,提交健身軟件中訓練記錄,由教師邀請其中佼佼者,以圖文或短視頻的方式將訓練感受和練習成果分享給其它同學。通過同學間親身實例展示鍛煉效果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運動健身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引導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學生曾主動提出希望老師專門推送“練肩”、“練腿”等內容,足以反映學生對此鍛煉方式的喜愛。理論教學方面,在學習體育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為突顯體育對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價值,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線上體育課程專門安排了《運動與促進健康》、《運動與情緒調節》等課程,進一步強化學生鍛煉強健體魄,笑迎美好人生的認識。將互聯網內容、新媒體技術引入線上教學,能有效提升課程內容的專業性和新穎程度。
三、線上課程教學管理
線上教學一個突出問題是學生學習效果取決于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線上課程學習學生長時間面對屏幕缺少師生間、學生間互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度必然降低。體育課每班人數均較多,教師難以做到通過屏幕與每個學生進行互動并了解其學習狀態。因此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是保障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發布課程公告
QQ群公告具有“使用彈窗展示公告”的主動提醒功能和“需要群成員確認收到”的確認送達功能,通過QQ群公告能將信息及時有效的傳達給學生,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體育課線上授課期間,每周發布群公告若干次。目的是告知學生本周學習任務,給出學習提示;布置課程內容中預設的問題討論;介紹教師推送的拓展內容,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等。提前將重要課程信息告知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讓學生帶著任務和問題來上課,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二)注重師生互動交流
教師管理線上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線上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開啟視頻課程討論區功能;針對重、難點內容設置學習通討論專區;在QQ群組織分享討論等措施,主動引導學生參與交流討論。在互動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點掌握情況等信息,以此為依據對線上體育課程的管理方式、管理規定做適當調整,使之既符合線上教學需要,也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
(三)布置課程作業
作業是督導學生課后復習的主要手段,被賦予鞏固知識點和監督體育鍛煉功能。針對線上教學易發學生專注度降低問題,理論課程作業突出知識點識記和應用特色,布置少而精的客觀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新知。體育實踐作業要求學生在素質練習和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拍攝短視頻或照片,并以作業形式在學習通提交,通過每周課程作業的方式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四、對體育線上課程教學的思考
(一)對課前準備工作的思考
建設一門精良的線上課程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改進提高的過程,這其中與教師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密不可分。首先,教師應扮演教學體系的“設計者”,發揮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主導作用,以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做為主線,建立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程體系。其次,教師應扮演課程內容的“創作者”,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核心指導思想,創建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內容。最后,不同的教師掌握和應用在線教學技術能力是不同的,教學軟件提供方和學校則應為教師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助力其開展教學工作。
(二)對線上教學實踐的思考
體育教育具有要求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特點,目前線上教學平臺僅能通過圖片或視頻方式對學生體育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暴露出體育鍛煉過程“擺拍”問題嚴重,實際鍛煉效果不佳的弊端。若要徹底解決此問題,需要教學軟件平臺開發運動過程記錄、體育鍛煉監督等功能,但這需要耗費一定時間。因此本文認為體育課線上教學目前尚不足以完全取代傳統體育課堂教學,體育線上教學僅適宜作為線下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體育線上教學未來的發展方向應是:能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平臺突破時空限制,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多樣化等特點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教學體系。
(三)對線上教學管理的思考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線上課程在信息傳遞方式、師生交流互動內含、課程作業設置目的等方面發生了較大改變,同時這也要求教學管理做出適應性改變。總結線上課程教學實踐經驗,體育課程線上教學管理不是將原有的傳統課堂教學管理方法簡單移植到線上教學中來,而是探索線上教學本身固有規律,改進原有教學管理方法,使之適應線上教學發展需要。此外,線上教學軟件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運行數據,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分析。從整體層面可以描繪出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等信息,從局部層面可以了解學生個體的學習行為和學習動態等情況,通過對上述數據的綜合判讀分析,可實現對教學過程的精準、高效管理。進一步運用大數據的方法管理學習過程,是線上教學未來發展創新的重要方向。
上述線上課程教學活動實踐是體育工作部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將取得的經驗向大家分享,希望為將來體育課程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文才,.何敏學..O2O教學模式應用于體育教學的本質與模式建構[J]..教學與管理,.2020,.000(003):P.86-88..
[2]周西寬.體育基本理論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