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津海 甄紅

廣東省惠州中學以創建和諧校園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實際,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校園活動為載體,以素質教育為總抓手,創設和諧高效的教育教學環境,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校風提供保障。惠州中學《五彩育人,辦生命力學校》獲評2020年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構建“五彩”育人體系
學校深入研究鳳凰文化,從五色鳳凰出發,構建“五彩育人”體系,即“育五彩繽紛之才,筑五彩人生之基”。為了讓“生命力”得到更務實、更生動的體現,學校引用了“鳳凰文化”,因為鳳凰涅槃而重生,是極具生命力的代表,且契合學校實際,學校地處水口,水的源頭水清而澈,鳳凰“非醴泉不飲”;學校四周遍栽鳳凰樹,花開時節如鳳凰盤旋。
從鳳凰“赤、紫、金、青、白” 五色出發,構建出“校園、管理、教師、課堂、學生”五彩育人體系,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三全育人”為指引,將德育工作融入學校各項工作中,致力于培養具有“惠州精神、核心素養、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赤”的熱烈與繁榮,建設生命力校園,以文化育人。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遺傳密碼,學校擬定“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校訓,外修行,志存高遠為引領;內修品,需要腳踏實地。提出“崇文厚德、守正出奇”的學校精神。“崇文厚德”出自惠州精神第一個詞,是惠州中學作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學校對惠州精神的延續和傳承;“守正出奇”出自《孫子兵法》,指出學校既要按規律辦學,更要有創新精神。團隊文化為“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以“紫”的神圣與權威,構建生命力制度,以管理育人。學校堅持圍繞建立健全的現代學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校長負責制,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強自主招生,努力將惠州中學打造成體制最新、機制最活、活力最強的現代化名校。作為惠州市改革創新試點學校,學校積極改革管理機制、分配方式、干部任用機制、德育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后勤服務模式。實現扁平化管理,形成科室宏觀指導、協調支持、監督檢查、科學評價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實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以“金”的溫暖與幸福,成就生命力教師,以實踐育人。只有有生命力的老師才能成就有生命力的學生,從而達到“喚醒生命、影響生命、提升生命”的目的。教師培養方面實施以下舉措:向目標引領要成績。以“識大勢、立大志、干大事、成大師”為目標,做好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向班級管理要效率。堅定不移堅持正副班主任培養制度,優化班主任隊伍結構、發揮最大效益。向自我提升要品質。通過“磨課練課”“青藍工程”“青苗工程”“名師把脈答疑周”等活動提升自我,形成教育特色,促進新教師高效成長。
以“青”的希望與活力,打造生命力課堂,以課堂育人。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也是開展相關德育工作的主戰場。學校生命力課堂的魅力在于——充分相信學生、徹底解放學生、真情感染學生、科學發展學生。逐步形成以育人目標為支撐、分層級、多領域、立體化、全方位為特征的“三層級、五領域”(簡稱3L5F)課程結構體系。3L是指三個層級的課程平臺,包括共同基礎類課程、拓展應用類課程和創新發展類課程。共同基礎類課程是滿足學生成長需要的共同基礎類課程群,主要為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必修課程,此類課程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高中階段必備的綜合素養。拓展應用類課程是滿足學生興趣需要的拓展應用類課程群,面向不同學生群體開設各類選修課程、活動課程、社團課程等。此類課程既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又可以激發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創新發展類課程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創新發展類課程群。面向突出特長學生開設的項目課程、實踐應用課程、專題研究課程等。5F是根據各課程特性之間的相關性,從整體上劃分出五大課程領域,貫穿每個層級的課程平臺,包括品德與修為領域、人文與社會領域、科學與技術領域、身心與健康領域、藝術與審美領域。
以“白”的純凈與美好,培養生命力學生,以協同育人。白色的鳳凰,又稱為“鴻鵠”,與惠州“鵝城”相呼應。鴻鵠學子的特征是:向往遠方、激發潛能、主動發展、善于創造、感恩美好。通過三年一體化規劃德育、模擬分班、目標管理、體驗生命校本課程、建立學生實踐基地等活動,達到“生命喚醒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生命提升生命”的目的。德育規劃目標如下:高一“鳳鳴”,清晰定位、明理自律、行端表正;高二“鳳舞”,視野開闊、全面發展、自信陽光;高三“鳳翔”,身心健康、學有所長,成果豐碩。
育人途徑
以“五個共同體”為依托,通過協同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課堂育人,實現“育五彩繽紛之才,筑五彩人生之基”的德育目標。
“1+N”師生成長共同體,全員關愛,共同成長。本著“均衡分配、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小組建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成績、性別、性格、心理狀態等因素,合理搭配,優勢互補,原則上每一位老師與12名學生合為一組。通過建檔立卡、深入談話、學法指導、社會實踐等形式達到師生相互關愛、共同成長的目的。
家校成長共同體,凝聚家長與學校的教育合力。成立三維特色家長委員會、成立家長學校;開設家長“適性”課程、深化家長開放日工作;定期分層分批分主題召開家長會、成立家校共育工作室;邀請特色“家長老師”進課堂;開展家校共建活動,組織研學旅行;創新家訪新機制,組織“百師訪千家”家訪活動等。建立健全家校成長共同體的聯系制度、聯系網絡,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促進家校教育和諧共處。
鴻鵠同翔成長共同體,讓榜樣引領,人人進步。學校學子以鴻鵠班為榜樣引領,突出學生“領秀力”,積極推進優秀生講課、學生才藝展示等活動,構建“學校—年級—班級—宿舍”多級互助體系,形成相互超越、互助互愛的良好氛圍。
五彩活動共同體,為學生一生發展服務,讓生命更有質量。通過“五個一”:“一天一小時”“一月一服務”“一年一實踐”“ 一生一社團”“一生一才藝”,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形式和途徑堅韌學生品質,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素養。各班建立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學校要有一支由優秀學生組成的社會服務隊和志愿者服務隊,有計劃地開展校內外的公益勞動和社會服務,并做好活動檔案的記載。
陽光成長共同體,助力學生自我提升。培養學生自我提升模式,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滲入心理教育,實施預防、預警和干預機制,并通過師生和諧溝通、同學朋輩互助等模式,結合心理講座、社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節等,讓我們的學生能坦然面對困難,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自我提升。
育人成果
學校德育體系貫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生命主張、尊重生命,讓生命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持久綻放。建校兩年來,學校德育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活動逐步形成規范,德育成果逐步顯現。2018年,學校獲惠州市首批“三全育人”示范校榮譽稱號;2019年被評為惠州市文明校園;2019年成功舉辦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會學術年會,“1+N師生成長共同體”“家校成長共同團體”兩個項目榮獲惠州市精品德育項目;2020年5月,“惠州市班主任能力建設指導組”在惠州中學掛牌;榮獲2020年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學校“旭日獎”。學校的德育課題研究層層推進,省級重點德育課題《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問題及研究》順利立項,多項市校級德育課題立項或者通過中期驗收。
為學生打好生命底色,悅納個性,張揚特色,大力踐行有生命、能成長的教育,做到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規律,尊重生命的個體差異,進而雕琢生命、引領靈魂。這是惠州中學的教育追求,也是所有惠中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