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不再一味地傳授學生英語知識,而是開始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新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教材資源創設情境,注重師生互動,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討了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開展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優化策略
一、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中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關鍵能力。”由此可知,英語核心素養不僅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能力,還要求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使英語學習真正服務于個體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在實際教學中落實新的教學目標,從多個方面出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轉變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等作為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二、融合高中英語教學和核心素養應遵循的原則
(一)生本教育原則
現階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把他們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公,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開放、獨立自主地學習,在課堂學習中學會感悟、體味生活,從而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2]。因此,不管在英語課堂上還是課外活動中,教師都需要優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置合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進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發展他們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其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師生互動原則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大量的交流機會,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語言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往的“一言堂”或“填鴨式”的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師生互動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語境教學原則
語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材,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和氛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學生逐漸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任務,挖掘教材內涵,加大課堂容量,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知識,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打造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教師應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應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融入高中英語學習中,真正喜歡上這門課程[3]。
例如,在教學Friendship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輕松的場景中進行交流,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交流和“友誼”相關的內容,之后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How did you spend your summer holidays?”“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How do you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Have you made any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 ”并且引導和鼓勵學生學會使用“I (don't) think so.”“I (dont) think...”“In my opinion,? I (don't) agree...”“ I'm afraid not, Exactly, I believe...”等句式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意愿。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討論活動中,還能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點。
(二)注重設置合理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英語教材話題范圍廣泛,內容貼近現實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適的問題,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大膽想象。這樣,學生在探究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就會逐漸改變陳舊的學習方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和探究意識。
例如,在教學The word of our senses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此訓練他們的思考能力,如“How many senses do people have? What are they? With what can we see and hear?”“How can we know a flower has a peasant smell?”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和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和思維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相關詞匯短語,如“a sense of fatigue and hunger”“a keen sense of humor”等,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究和交流所學知識,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回答各種問題,這有助于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幫助他們解決交流討論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
(三)注重教學創新,創設開放的英語環境
要想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要注重教學創新,包括教學方法、課堂組織和課堂教學模式等內容,讓學生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學習英語知識,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和探究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英語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可以圍繞“古代奧運會與現代奧運會的區別”這一話題為學生設置問題:Can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an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If you are a guide, can you introduce us to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開展閱讀活動。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泛讀一篇文章,讓他們了解這篇文章的大概內容。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研讀一篇文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畫出和“古代奧運會與現代奧運會的區別”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子等,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快速掌握文章的要點,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文章結合自己累積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奧運會的發展歷程,通過創設這種活動話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開闊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識范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活動,始終緊跟時代的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并且及時汲取有價值的教學信息,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逐步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李國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06):28.
張紹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旬,2019(01):49.
徐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思考[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8(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