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生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剛剛邁入學習生涯的階段,自身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有著課堂學習注意力比較分散、學習過程過于隨機性,這為教師實現高效化的教學過程中提出了挑戰。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出發,探索與開發多元化的小學數學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鑒于此,本文基于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中,通過三個方面的教學研究中,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發展,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愉快體驗性,這樣才能可持續性發展學生的數學技能和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化;方法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背景下,為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在延續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全面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因此,在當代教育發展要求上,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進度上,把握學生實際需要,進而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提高自己的教學針對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動機,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有效保證學生的數學技能和數學思維得到良性化發展。為此,本文基于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為題,通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預習質量再度提高;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人本教學觀設計課堂目標;基于以生為本的出發,增強數學課程教學中游戲元素的三個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參考性教學價值。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預習質量再度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保證學生初步對課程知識有了基礎的認識,以及知道自己的欠缺性,使得自己產生學習的問題意識,進而在課堂中聽講中能夠集中注意力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預習的實際情況,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提高自己教學的針對性,從而實現文言文教與學的雙贏結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一課上,為了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提供思維導圖預習方式,教師提供相關的思維導圖,如,海星圖、魚骨圖等圖形,以此激發學生的繪制興趣。然后教師布置任務,促使學生將自己預習總結的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三角形的底與高等相關的知識,繪制和填充到自己的思維導圖上,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繪制興趣,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性,也將更好地建立對新知的基礎認識,懂得自己不理解地方,這樣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就有了針對性,從而為后期教學奠定良好的教學開始。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人本教學觀設計課堂目標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課堂目標的設計,過于主觀化,憑借自己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節奏設計不同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但是這樣的目標設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旦教師判斷失誤,很容易造成過高、過低的目標出現,過高的目標,將會為學生帶來學習壓力,過低的目標,將會浪費課堂有限課時,最終還是會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化,無法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各項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應該建立人本教學觀,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目標,如,掌握不同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了解不同學生學習的喜好、知道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助力教師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還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和把握,能夠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度加工,以此實現符合教材編者的教育述求,也符合學生學習的具體學習情況,兩者結合下,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從而助力教師提出服務目標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設計《位置》的目標上,(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過對數對、位置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對教材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起始行,列的含義。理解數對的意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難點是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在這樣詳實化的目標上,將會助力教師產生服務目標實現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更加順利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
三、基于以生為本的出發,增強數學課程教學中游戲元素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學習興趣,探索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例如,小學生天生對游戲沒有抵抗力,可以說游戲是小學生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所以教師應該帶入學生學習思維中,根據學生日常生活表現的特點上,有效結合到課程教學中。而游戲則是一個教育切入點,教師通過根據課程特點上,將游戲元素融合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無疑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長久以往,必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期待值,這樣自然利于教師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一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數乘法的小組競賽,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數學競賽。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學習的差異性設計不同難度的數學題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兩兩PK賽,在比賽教學過程中加深對小數乘法知識的有效應用。此外,在小學生開展小組競賽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比賽的表現,進行記錄,然后在比賽結束后,為學生開展針對性指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將更好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為題,通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預習質量再度提高;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人本教學觀設計課堂目標;基于以生為本的出發,增強數學課程教學中游戲元素的三個方面的研究,不僅實現了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性,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進而在學生良好學習狀態下,將會助力教師順利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技能和數學素養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萬小龍.“以學為中心”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討[J].新智慧,2018(36):109.
[2]禹海燕.小學低年級數學的趣味性教學方法探討[J].情感讀本,2018(36):75.
[3]秦麗.小學數學教師提高教材研讀能力的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8(12):71.
(湖北省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新廟鎮茨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