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梅
【摘要】由于一、二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階段,對小學生活還不夠熟悉,尤其是學習內容的加深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同時,一、二年級的學生還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在學習語文課本知識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新課改后的教材內容結合課本中的繪本圖對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教學,從而引領學生走進繪本天地。因此,本文分析了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并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由于識字能力有限,閱讀理解能力還沒有得到鍛煉,導致低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知識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面對文字較多的課文中比較容易出現走神的現象。為了改善學生的閱讀效率,語文教師在進行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繪本教學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結合課文中的圖案進行學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一、低年級開展繪本教學的意義
在低年級開展繪本教學,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繪本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整個閱讀過程都呈現出較為輕松愉悅的過程,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較小,閱讀速度較慢,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的敏感性較弱,往往只會欣賞課文中精美的圖畫,從而忽略了文字所描繪的內容。另外,還有的學生由于懼怕文字閱讀,從而對語文不感興趣。由此可見,單一的閱讀方式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初學階段就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為今后閱讀教學做鋪墊。教師通過開展繪本教學,使學生通過分析繪本中的內容,結合文字進行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提升。另外,教師通過繪聲繪色的閱讀,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積極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愛上閱讀。由此可見,在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
二、低年級開展繪本教學的策略
第一,指導學生學會讀圖。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讀圖。繪本教學主要是通過圖畫的形式將文字內容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圖畫,并對文字中所描繪的故事情節、故事內容進行講述,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圖畫簡單地分析出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尤其是針對識字量較少的一、二年級學生而言,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繪本教學能夠使學生將圖片中的內容轉化為文字內容,幫助學生進行閱讀。但是,在此過程中就要求學生學會讀圖,作為語文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低年級的學生進行繪本閱讀,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讀圖,通過圖片的先后順序等方式,以自己的語言對圖畫內容進行復述,并在文中找到對應的圖片等方式使學生學會如何讀圖。例如,在一年級的教材《烏鴉喝水》一課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烏鴉喝水的圖片,觀察完后要求學生復述出大致的內容,來提高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能力。
第二,引導學生學會品味繪本。語文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品味繪本的內容和內涵。在進行繪本閱讀時,語文教師不能單一地讓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講述和復述,而是要讓學生對繪本圖片產生結構性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將多幅繪本內容聯系起來,通過結合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生通過觀察繪本中的內容及分析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大致的內容概括,并對其中講述的道理進行聯想和分析,使學生通過分析繪本中人物形象的動作、神態等,分析這篇文章的總體情緒,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在教學《蜘蛛開店》一課時,通過分析和觀察《蜘蛛開店》一文的多幅圖片,讓學生將課文中的圖畫結合起來,分析蜘蛛開店的心路歷程,并通過講述等方式,對蜘蛛開店的過程進行描繪,同時結合蜘蛛開店的內容,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進行分析,從而領悟相關的道理。
第三,激發學生看圖聯想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采用繪本閱讀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繪本閱讀能力,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看圖、講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看圖聯想的能力。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文中,有些課文的繪畫內容,看似簡單易懂,其實內容較為豐富,蘊含著各種故事情節,課文中描繪的小細節,都能在繪本中有所展現。為了提高學生的繪本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對整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觀察繪本圖案對相關主題進行擴展,讓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對繪本圖案進行再創造,使語文課本內容充滿豐富的色彩。例如,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在學習漢語拼音時,由于學生對漢語拼音的認識較為淺顯,很多學生在幼兒園階段也是跟著老師拼讀,理解不透切,導致在學習漢語拼音時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能力,在語文課本中編者貼心地為學生插入了有趣的圖片,賦予了漢語拼音鮮活的生命力。例如,在學習漢語拼音a o e,i u ü或ai ei ui,ao ou iu的時候,圖片為我們展示了非??蓯鄣目ㄍㄐ蜗?,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抽象而又具體的圖片對漢語拼音內容進行拓展,豐富了想象能力,從而更好地記住了漢語拼音。又如,在學習“金木水火土”等字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繪本中的圖片,以此激發想象力,提高對“金木水火土”五個字的認識和記憶,讓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文字具體化、形象化。教師通過采用繪本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看圖聯想能力,幫助學生更好記憶。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繪本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愛上閱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本閱讀能力,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其中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需要指導學生學會讀圖,引導學生學會品味繪本內容,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看圖聯想能力,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繪本中的內涵,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注:本文系茂名市電白區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引領小學低年級學生走進經典繪本閱讀的策略研究”(編號:djy2018025)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樹漪.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1(4):119-120.
[2]花彩云.利用繪本閱讀,讓小學英語課堂綻放異彩[J].文理導航(下旬),2021(2):52.
[3]房云.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147-148.
[4]陸素娟.引領孩子走進繪本天地——淺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