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詩文 顧群
【摘要】處于互聯網+環境當中,為了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要求教師改進閱讀教學模式,加大對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力度,一方面,能夠帶給學生全新的閱讀學習體驗,幫助其加深理解相關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基礎上,也提升了其語文核心素養,達到了既定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目標。本文通過闡釋微課的概念,說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微課運用的價值,同時提出了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從而有效提升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微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093-02
【本文著錄格式】董詩文,顧群.探究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1,20(09):93-94.
引言
網絡時代的來臨,帶給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很大的影響,尤其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基于提高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的目的,教師應該引入微課教材方式,以圖片、視頻等不同的形式,實現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達到創新的效果,提供給學生們更加活躍、輕松的閱讀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出微課教學方法的良好作用,使學生們完成既定的語文閱讀學習任務。鑒于此,系統思考和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微課概念的闡釋
所謂微課,指的是短小精悍的一種課程形式,以網絡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的支撐,進而實現教學內容與網絡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新型教學方式。通常情況下,微課教學的時間較短,一般為10—15分鐘,不過在微課當中的教學內容十分簡練、形象,屬于教材當中的主要內容,有利于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教師能夠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信息技術,以便完成制作微課教學內容的任務,不但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微課運用的價值說明
(一)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影響,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開展的時候,主要以教師作為主導,學生的學習狀態過于被動,沒有激發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到學生最終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受到網絡信息技術日益進步的影響,促使微課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帶給語文教師很多的啟發和幫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通過利用微課教學方式,能夠實時把微課內容推送到所組建的班級群當中,使學生不再受到空間、時間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影響,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的儲備量,達到既定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目標。
(二)增加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對于以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來說,教師應該以講授內容為主,導致語文閱讀的氛圍十分枯燥、無趣,不但使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降,而且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此,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方式,以圖片、視頻等新穎的形式為學生們呈現出需要學習的閱讀內容,帶給學生們全新的學習感受,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相關閱讀內容,以便使學生完成既定的閱讀學習任務。
(三)拓展了閱讀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所包含的內容十分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為了解決此項難題,教師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方式,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借助互聯網中的資源,將其融入微課教學課件的制作內容當中,由此拓展了閱讀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方面的知識,進而增強了學生閱讀學習的成效。
三、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科學利用微課教學方法,借助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方法,借助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便學生從中獲取到更多的閱讀知識。例如:教師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景陽岡》相關課程內容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求學生們認真閱讀課文內容,掌握其中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然后利用微課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制作設計出和《水滸傳》密切關聯的微課視頻課件,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呈現出來,并適時給予學生科學的幫助和引導,為其推薦《水滸傳》當中的其他章節內容,增加學生進行閱讀的興趣,擴展自己的課外閱讀知識,以便保證閱讀教學工作的質量。
(二)加大對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力度,凸顯出閱讀內容的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很多內容均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體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年代性等特征。很多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的過程當中,顯然無法深入加以理解。并且,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己的認知能力有限,對待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十分強烈。為了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體現出閱讀內容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適當增添一些閱讀內容,幫助學生們積累更多的閱讀學習經驗,增強閱讀理解的能力。例如:教師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葡萄溝》相關課程內容的過程當中,便圍繞某段關于葡萄干的描寫展開討論。由于葡萄干屬于零食的類別,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不過在制作方法方面的掌握程度不夠。所以,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能夠搜集并整理互聯網當中的有關葡萄干的制作圖片、視頻等,然后經過剪輯處理之后,形成微課視頻課件,為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呈現出來,使學生經過觀看之后,熟悉制作葡萄干的方法,有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三)充分發揮出微課在閱讀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處于互聯網+環境當中,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出微課在閱讀教學當中的指導作用,有利于達到對閱讀課堂教學的彌補。受到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影響,基于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教師需要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方式,借助網絡當中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教師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觀潮》相關課程內容的過程當中,教師便利用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們細致講解罩、屹、鼎、沸等生字,使其熟練進行利用。當學生們掌握相關知識以后,便把作者生平、創作的背景等融入微課教學內容當中,加深學生的理解。
此篇課文當中以描寫觀潮狀況為主,包含了潮來之前、潮來時以及潮頭過后等不同的景象,為讀者營造出一種江潮從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然后最終又歸于平靜的過程,學生經過閱讀學習之后,可以感受到大潮的壯觀與奇特景象。通過引導學生們詳細閱讀課文的內容,可以獲知作者采用了比喻和襯托等不同的修辭方式,旨在體現出潮水的洶涌澎湃景象。顯而易見,借助此種微課教學方式,不但讓學生們體會到錢塘潮的奇特,培養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而且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充分發揮出其想象力,以便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進一步增強微課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成效。
四、結論
從此次論文的闡述與分析當中可以獲知,系統分析和思考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本文通過闡釋微課的概念,說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微課運用的價值,同時提出了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科學利用微課教學方法,借助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大對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力度,凸顯出閱讀內容的趣味性、充分發揮出微課在閱讀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內容與結果,能夠得到有關小學語文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從中獲取到相應的啟發與幫助,以便增強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應用的實際效果,進而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景峰.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5).
[2]張小嬌.“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版),2019(2).
[3]黃志杰.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20(11).
[4]柳俐羽.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下旬),2019(12).
[5]莊順火,張紅艷,張米亞.“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7).
作者簡介:董詩文,女,1985年生,山東鄒城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顧群,女,1986年生,山東鄒城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