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燕
摘?要:孩子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如何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顯得十分重要。針對游戲課程化教育的課程建設,本文從完善游戲化課程構建、規范游戲化課程管理、推進分齡化課程設置以及如何進行科學的評價,從促進幼兒發展角度出發,得出游戲課程化建設的一些思考,旨在為提升國內幼兒教育水平作出一些貢獻。鑒于此,現就結合本人的實際工作經驗,對“游戲課程化”建構園本課程進行思考,并闡述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課程化;分齡;課程建設
在幼兒園教學中,美術和音樂作為趣味性比較高、游戲融合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被廣泛應用。美術能夠激發孩子想象力,培養孩子自主創造的天性,能夠最大限度、最直觀地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想法,正確的教學方向能夠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洞察力。游戲課程化就是要在游戲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融入進去,讓孩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接受知識,吸引孩子注意力,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作為幼兒園負責人,有義務帶領全體教師重視游戲課程化建設,努力提升園區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現階段實際情況及個人工作經驗,現總結以下幾點經驗思考。
一、完善游戲化課程構建
游戲化課程的構建需要園長進行主導,需要全體教師和孩子共同參與其中。如果幼兒老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孩子的主體性,孩子可能會對此并沒有興趣,自然而然參與度也就下降,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盡人意。對于游戲化教學園本課程的構建而言,孩子的關注度和教師的重視度都非常重要。在進行游戲課程構建之前,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等,對游戲中需要的素材、設施等進行統籌安排,盡最大限度讓所有孩子都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作為幼兒園教育方向的主導者,應該引導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充分考慮并且滿足孩子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參與度[1]。在課程實施時,除了游戲元素之外,還應該有多媒體等進行輔助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將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其中。引導幼兒老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本身所攜帶的游戲元素,深入發掘課程元素的新鮮點,從而凸顯園本課程的活力。園長應該鼓勵教師去進修培訓,學習心得教學理念,更加熟練地掌握教學目的和內容,從而更好地設計出游戲內容,調動孩子在課堂中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
二、規范游戲化課程管理
首先在園區建設方面,要根據場地優勢進行合理化設計,游戲區和休閑區都要增設幼兒游戲設施;建設大型的模擬沙灘池,并配備水源,滿足孩子喜歡玩水玩沙的天性;設置小樹林環境布局,讓孩子在游戲時候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自然元素,增加對外界的認知能力。提供積木、滑梯、秋千等細節基礎游戲設施,并在游戲化課程設計中將娛樂設施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游戲設施的潛在價值,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主動參與。室內設施上應該加強墻壁、角落的利用,設置圖畫區、涂畫區等美術體驗區域,讓孩子隨意進行發揮,班級內的座椅也可以進行無規則的擺放或者更加靈活地進行組合,構建一個開放式的環境,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得到放松,提高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的直接感知度、親身參與度。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專題學習培訓,相互探討游戲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引導老師加深游戲化教學重要性的觀念,理解游戲化課程實施的真實目的[2]。組織教師定期學習幼兒教育前沿的理論知識,幫助教師進行游戲化課程教學建設,在進行討論時也可以充分了解園區的一些不足之處,并結合實際進行改進。要明確游戲化課程管理目標和方向。
三、推進分齡化課程設置
兒童分齡化課程設置對于幼兒教育來說難度很大。分齡化是指教育實施者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發育特征以及自身性格特點、認知能力和對新事物接受能力的不同,來進行不同的培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國際先進的、完整的分齡化教育體系和成功案例,結合心理學內容,設計出符合不同年齡段兒童認知健康發展的分齡化教育課程。根據不同年齡段進行課程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適應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孩子們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在分齡化課程設計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受教育者的各種因素,進行專題式設計,比如走進生活專題、人類進化專題、關愛殘疾人專題、模擬生活專題等內容,貼近生活去教育孩子,做到能夠讓孩子在玩中學習,更加直觀地向孩子說明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解釋的問題。在2~15歲這一階段,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在形成過程中,這一階段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對失誤接受理解能力有相對差異,相同的教育方式對年齡有差異的孩子來說不能夠滿足要求,教師在進行游戲化課程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年齡這一要素,進行個性化設計,真正地去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從而順應智力開發不同階段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技能,最大程度發揮課堂教學效率。
四、科學評價促進幼兒發展
科學評價體系能夠直觀地反映出游戲課程化實施的成果,以及教師對游戲課程化的重視程度和問題所在,能夠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為孩子樹立自信的前提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正確的評價。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能夠使孩子產生自我認同感,了解到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建立自尊心和自愛意識。因此,教師的評價在幼兒的心目中尤其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做到愛護、尊重每個孩子,肯定幼兒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
科學的評價不會在短時間內有效果,需要幼兒園、教師、家長三者之間共同努力配合,促進雙方互動,使得每一位兒童都能全面健康地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游戲課程化園本課程的構建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進行游戲課程化培訓之后應該盡快轉變觀念,提升觀察和指導能力,推進游戲課程化向好的方向發展。幼兒老師在課程建設中應該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將游戲最大程度與教學目標進行融合貫通。讓孩子實現在游戲中自主學習,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園本課程真正體現出幼兒主體性,回歸童心,最終達成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幼兒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梅麗.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文理導航(下旬),2021(02):4+6.
[2]倪明華.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11):309.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教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