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硯嬋
摘要:目的:為了討論心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癌痛病人的臨床護理是否有一定影響。方法:將我院挑選出的部分護理人員分為兩組,在考慮年齡、性別、工作經驗的影響因素下,將他們分為護理組和比照組。對護理組的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護理”的護理理念教育、護理技術提高訓練、延續化護理服務理念的學習等具體的培訓內容。培訓后在出院的癌痛患者群中進行對比對照護理工作,周期為3個月,對照結束后對兩組人員所護理的患者進行調查。調查癌痛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和藥物依從性,最后整理評分結果進行總結。結果:護理組的患者的焦慮評分較低,臨床護理效果較好。結論:在癌痛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服務理念,開展人文教育工作,可以促進改善癌痛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提升癌痛患者存活年限。在癌痛患者護理的日常工作中開展心理護理和心理管理的護理理念,是一種實用性、操作性都較強的優質護理理念。
關鍵詞:癌癥患者疼痛護理;心理護理;應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72-01
癌痛是由于癌細胞壓迫性占位和并發性疾病引起的中重度疼痛。癌痛病人常常由于病情的起伏和變化呈現不穩定的心理狀態。臨床對待癌痛的處理常有服用止痛藥物、注射止痛藥物等藥物處理辦法。但是癌痛患者常常由于病痛干擾,對于服藥的依從性也較差。心理護理對于癌痛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心理護理采取結合患者心理、個人情況和臨床實際效果的方法,對患者開展心理的全程性護理,對服藥、用藥、控制副作用等進行護理指導,這一辦法對于癌痛患者能夠起到一定的依從性提升作用,為了調查心理護理對于癌痛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意義和心理焦慮調節意義,我們開展了對比對照護理性實驗。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挑選了26名優秀的臨床護理人員。性別組成:男性2名,女性24名。年齡區段:年齡在27~49歲之間。學歷水平:中專6名,大專6名,本科14名。我們參考醫務人員的年齡、性別、學歷情況和從業經驗,將他們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我們對護理組的護理人員實行心理護理理念的培訓,要求該組的護理人員對所負責的62名癌痛患者進行心理的護理管理。與此同時,對照組的醫務人員對他們組負責的62名癌痛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管理。
1.2方法
我院要求對照組的護理人員對癌痛患者進行常規的在院護理管理辦法,如,定期為患者測量幾大生理指標,對患者的癌痛程度進行分級,進行用藥和止痛,止痛藥物前與患者交流告知患者及家屬用藥的副作用的風險等。與此同時,護理組的全部護理人員在接受醫療心理護理管理培訓之后,對患者進行心理的護理措施。在兩組(共計142名)癌痛患者出院三個月以后,對患者用藥依從性自主調查評分和綜合性評價。最后我們對評分進行比對分析,從而總結心理管理在癌痛患者服藥依從性提升方面中起到的影響作用。護理組的心理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根據患者的個體特點制定具體的護理方案
因患者的年齡不同,個人體質不同,癌癥發展情況不同,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因人而異的臨床服藥和生活指導護理方案。
護理組的人員本著“以人為本,以患者為本”的心理護理服務思想,在對62名患者都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分析之后,根據他們的病情情況和個人體制特點制定了62份不同的護理計劃。例如在對低齡腫瘤患者的護理當中,護理人員在進行日常指導服藥時,會與小孩進行溝通和交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減小藥物服用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1.2.2高性價比的出院后藥物服用方案
想要降低癌癥患者的疼痛,我們必須要囑咐患者定期、定時、定量地進行藥物的服用。然而癌痛患者的藥物服用往往存在一定的護理難度,這對于他們的疼痛控制也有所影響。
癌癥患者的經濟能力跨度也較大。部分低收入患者前來就醫時,常常會因為醫療經費的問題,與醫護人員發生爭執。醫療方案的價格和性價比直接影響了醫患關系和患者藥物服用的依從性。我們要求護理組的護理人員,根據癌癥患者經濟能力的不同,與醫生、護理人員共同商議,“量體裁衣”,協助醫生為患者制定不同的出院后藥物服用方案。在他們經濟水平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為他們制定治療效果最好,性價比最高的醫療方案。以最心理的護理方案來降低患者的疼痛,實現以人為本的心理護理計劃。
1.2.3出院后與患者的溝通
由于癌痛患者大多伴有劇烈疼痛,煩躁不安的癥狀。因此我們要求護理組的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良好的出院后藥物服用溝通交流,在與患者溝通的時候,盡量運用患者能夠聽懂的非醫學術語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對藥物長期服用的副作用進行詳細的解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夠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也能降低不安全藥物事故的發生率,減少不安全因素對和諧醫療環境的影響,對于提示患者進行服用、提升患者服藥用藥依從性有著巨大作用。
2、結果
對于相關數據的比較,我們在討論后選擇采用最新的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合格率的比對和分析。所有數據記載均精確有效,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數據的分值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對照組的癌痛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度較高,依從較強,心理壓力較小。從數據的比值和分析中,我們可以大膽得出這樣的結論:心理的護理模式,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引導患者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我院的整體醫療質量。
3、討論
從這次的對比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心理的護理管理方式可以創造一個和諧的醫療環境,帶給患者更好的醫療體驗。更先進的儀器設備、更科學的護理方法、更有效的高性價比醫療方案和更有人情味的護理手法,都可以推動醫院的進步和醫療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在實驗研究中也發現部分患者由于不信任護理人員,對就醫具有抵抗情緒,出現了不配合治療、不遵從醫囑的現象。
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廣大護理工作者應該用細致耐心的態度去面對這些患者,解決醫患矛盾,打開患者的心結。
總結:通過這一次的研究對比,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進一步加強心理護理管理在醫院的推行力度,實行“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方法,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可以有效地緩解醫患關系緊張,促進我院進一步向前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及時修正心理化管理醫療方案當中出現的漏洞和弊端,將“具有人情味的護理管理方法”的發展推向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李玉麗 聶叢 王成娟 崔鄭航 癌癥患者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具體解決辦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5234-5244
[2]秦書云 國外醫患關系的解決模式和延續化管理的推行辦法[J].中國衛生產業,2014,152-169
[3]林淑芳?在醫院骨外科患者中實行高性價比醫療方案的重要性 [J].醫療日報(上),2015,2-3
[4]文燕許文才 張利兵?患者的心理研究和心理疏導技巧[J].中國衛生產業,2016,179-199
硯山縣中醫醫院?云南文山?6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