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俊
【摘 要】 作為基礎性學科,數學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初中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階段,要認識到數學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數學典型課例加入至課堂中,以期能夠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水平。本文就初中數學典型課例研究在高效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關鍵詞】 初中? 數學? 課堂
相較于其他教育階段而言,初中階段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生的壓力較大。因此,教師要建立高效課堂,重視數學典型課例研究工作,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將數學典型課例加入至高效課堂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素養開展數學教學工作,以期能夠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1. 數學典型課例研究價值
教師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期間要明確數學典型課例研究價值,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通過研究數學典型課例還能打破教師的固定教學思維模式,創新現有的數學教學體系,分析他人成功的教學課例能夠幫助教師了解更多的教學方法,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打破一直以來數學教學的固定模式,從其他教師的視角了解數學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吸取數學典型課例的優點,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轉換自身的教學思維,保證數學教育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比如:進行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圖形的平移》這一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參考《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課堂實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等典型課例開展教學工作,教授圖形平移知識過程中,串好主線,并設置懸念、操作示范、激發興趣、體驗成功,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圖形平移知識,完善現有的教學方式,將圖形平移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筆直軌道上的列車、手扶電梯上的人,這些物體都沿著一個方向移動,這種運動本身為平移,一個圖形沿著一個方向移動,這種圖形運動被稱之為圖形平移,平移并不會對圖形的大小和形狀造成影響。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將數學典型課例加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2. 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中典型課例研究的應用效果
2.1 在教學內容組織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要做好教學內容組織工作,根據教學要求編排教學內容組織課例,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銜接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做好知識總結工作,充足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以提升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效率,保證教學質量能夠達到規定要求。除此之外,教師開展教學內容組織工作期間,要做好經典課堂案例分析工作,從其他優秀教師的角度分析數學課程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比如:進行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五節《多項式因式分解》教學期間,教師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期間,一般直接將“x2+x” “x2-1”等相應的多項式采用“(x+1)(x-1)”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整式相乘的表達方式無法有效地將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聯系在一起,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相乘的方式過于抽象,無法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了解因式分解的原理。因此,教師對比不同教師的教學課例,發現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組織更為完善,具有較高的借鑒介質,可以加快學生掌握課程知識點的速度,提升學生對“因子分數”的理解。除此之外,分解“因式分解”經典課例之后,教師要之前的課程教學知識與因式分解充分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學習更多因式分解知識,將分數分解與分解因數聯系一起,充分運用已經學過分解因數知識,引導學生了解分解因數知識,學習到更多分解因數的技巧,合理應用因數分解的技巧和意識,應用式子代替數字,加快學生掌握因數分解知識的速度。
比如:進行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一節《函數》這一課程教學期間,教師要比較多個優秀的經典課例,明確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內容組織等方面的差異,部分教師進行函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理論加入至教學工作中,引用的教學案例主要為函數和變量的例子,這種教學案例本身的難度較高,部分優等生能夠聽懂課程教學內容,但是,中等以下的學生卻存在無法及時了解課程教學內容的現象。
2.2 在數學探究中的應用
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探究能夠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我國數學教學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關鍵的位置,有利于建立高效課堂,通過分析經典數學教學課例,發現初中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以達到發揚數學探究成果的目的。比如:進行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五節《多邊形的內角和外角》課程教學期間,教師通常會讓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點,求出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根據經驗,學生一般會采用連線法,將圖形中的對角用一條線段相連,將多變形分成兩個或多個三角形,進而求出多邊形的內角和。這種解題方法本身具有過于單一的特點,對知識掌握、理解不夠深入,無法應對更復雜的題型。通過研究其他教師的課例,發現有教師別出心裁,讓學生在多邊形的線段上,任取一點與各個角相連接,同時形成多個三角形,然后減去選取點上的180°,就可以得到多邊形的內角和了,這種變加法為減法的思路,能開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3. 總結
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期間,教學人員要充分發揮數學典型課例的作用,明確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發展高效的解決措施,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掌握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點,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海峰.學生自主探究高效課堂教學——例談初中數學中自主探究與高效教學的關系[J].福建中學數學,2016(12):21-23.
[2] 沈艷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初探——論一節研究型“加減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課例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初等教育,2013,000(007):48-49.
[3] 張健.初中數學典型課例研究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00(006):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