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杰
摘 要:近幾年我國社會技術水平不斷發展與進步,農業機械化技術也逐漸提升并逐步被運用到農業的發展中。但現今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還需要在農業發展中進行推廣,促使農業經營人員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作用充分了解,并將其優勢發揮出來,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提高農業經濟收益。以下內容重點對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及推廣對策開展探究,進而為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技術 農業生產 作用
1 引言
農業發展中運用機械化技術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機械化技術能夠有效替代人工,進而降低人工成本,更節約人工農業種植的時間。現今農業機械化技術逐漸普及到農業運用中,農業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也對我國農業生產技術起到推動的作用。現今農業機械化技術作用和推廣工作受到廣泛關注,進而筆者重點探索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并為其制定有效的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策略。
2 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2.1 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農業機械化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發展中,機械化設備能夠替代傳統人工生產農業的方式,解決農民的雙手,機械化技術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內提高生產效率與產量,最大程度降低農民的勞動力和生產工作的難度,也能夠降低人力成本。農業機械化技術更利于推動農業的進步與發展,其生產效率與質量都得以提高。
2.2 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機械化技術的運用能夠改變傳統農業生產的方式,以解放農民勞動力的生產模式為主要優勢,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而農業生產結構逐步調整。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后,各個行業在發展中逐步追求機械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生產模式,在農業生產中利用機械化技術,其技術更符合工業生產性質,農業生產的結構更為現代化。另外,農業機械化生產中,農民也逐漸轉變生產經營的理念,很多農民都進入城鎮和工廠,推動了社會工業化發展,也利于構建文明社會,大量的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遷移。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動了社會工業化的產生,經濟收益提高,并轉投為農村建設,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逐步向城市遷移,區域范圍內的人口結構和來源也逐步打破,多樣性發展社會進程更為豐富。
3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3.1 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意識不足
現今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我國也更為注重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并對農村機械化技術的使用制定了較多的補助政策,其宣傳與推廣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樣。但鄉鎮基層部門的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意識不足,對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優勢和價值并不認識,國家的機械化技術的使用補助政策并沒有落實到各個鄉鎮地區中,進而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工作并沒有有效落實。
3.2 農民的機械化技術素養不高
在機械化技術推廣使用之前,農民種植生產都是以人工生產模式為主,其生產模式較為傳統落后,很多農村家庭的劃分土地面積受到限制,土地面積劃分主要以獨立家庭人數為主,進而限制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農村勞動力受到限制,影響了我國農業的進步與發展。其傳統的農業生產種植方式更貼近于“靠天吃飯”的種植理念,農民的農業生產思想受到禁錮得不到轉變。另外,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在綜合環境的影響下農民對機械化技術的認識并不充分,其機械化技術素養水平不高,對機械化技術運用優勢與使用沒有真正的認識,其學習能力也受到素養水平的限制,機械化技術設備學習與操作有很多困難,從而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與使用也受到直接影響。
3.3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工作體系不完善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要以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推廣工作體系,但現今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并沒有完善的體系,很多政府與相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推廣工作制度,其推廣內容和工作任務也沒有明確的分配、劃分,進而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工作體系不完善,無法保障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其基層的執行力與推廣效率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我國農業行業的技術發展也受到限制。
4 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推廣對策
4.1 調整農業機械化的結構
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推廣中,首先應該根據農業種植的實際需求調整農業機械化的結構,根據現今農業結構和經營需要將小麥、水稻、玉米等農業種植落實機械化技術生產,并對其加工、包裝等技術優先落實結構調整與推廣,進而滿足我國所需要的糧食產量,確保糧食產量需求逐步穩定增加。之后對蔬菜、水果、水產等農業進行機械化技術生產推廣,提高經濟作物的質量和產量,更要保證其質量,逐步朝著綠色環保的食物方向發展。機械化結構得以調整,能夠針對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逐步落實農業機械化技術,更利于農業的穩定發展,我國農業產業也 都能夠將機械化技術高效運用。
4.2 不斷加強新機具新技術推廣
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產逐步運用機械化技術,并將其當做生產技術的主力,推動了我國農業的進步發展。相關部門要重點宣傳機械化技術的優勢,要不斷加強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也可以開展科技下鄉的技術活動,以現場演示、技術示范的宣傳方式推廣,保證推廣方案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可以從不同角度為農民展示新機具新技術運用的優勢,農民對農機具的優越性逐步了解,也會自發性使用農業機械化技術落實農業生產工作。農業機械化項目推廣也可以集資機械化設備采買資金,引進合適的農業機械設備實際演示、創新,進而確保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效率,也利于將其有效落實到農業生產中。另外,要對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加強市場監管,避免部分不法商販推廣時以次充好,欺騙農民錢財, 新機具新技術也得不到充分運用,進而影響其生產效率,還會導致農民對新機具新技術產生排斥心理,進而會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與發展。農業可以建設農機銷售市場,農業監管部門要定期對農機銷售市場進行抽查,確保銷售農機設備的質量,更要有三包政策保證農民的權益,做好農機使用培訓、上門維修農機設備等售后工作。
4.3 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運行模式
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運用與當地農民的經濟收益有直接關系,部分農民沒有充足的資金購買農機設備,進而要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投入力度,并創新推廣與運行模式。其一,政府部門要大力對農業機械購買與使用的經濟支持,對購置農機設備、開展農業機械化生產園區的農戶要給予相對資金補貼。其二,要將農機發展作為農業主要的工作內容,合作社要大力支持農戶機械化生產轉型工作。其三,要大力宣傳機械化設備轉型成功的農戶或者園區,并以其為榜樣和試點重點推廣,進而鼓勵農戶逐步轉型為機械化技術生產。
4.4 完善推廣工作的體系
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應該優先建立完善的推廣工作體系,各級政府更要將完善的推廣體系落實到各個地區的政府單位部門中,確保相關單位的推廣人員能夠積極配合 ,確保推廣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另外,推廣部門要根據當地農業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機械化技術落實補貼政策,確保機械化技術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將機械化技術作為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重心和發展趨勢,從而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與發展。
5 結語
以上內容充分說明在農業生產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重要性,推廣的有效性才能夠推動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運用,進而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都得以保障,更要制定完善的推廣制度,給予農民更多的政策扶持。農業經濟水平提升,為我國社會發展也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韋輝.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及推廣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20,(25):131.
[2]王寶祥.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推廣對策[J].新農村(黑龍江),2017,(30):104.
[3]段書蘭.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推廣對策[J].湖北農機化,202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