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會
摘 要:通過多年的數學教學的積累,發現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有這些現象:一種是喜歡數學,能解決文字表述的題目,但解答實際的數學問題就有困難;另一種是害怕數學,不喜歡數學,無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綜觀這些現象,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很抽象,與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系或無法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就覺得學習數學沒有太大的作用,并產生了學習數學沒有用的念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數學教學中繼續開展了《以情景教學,增強小學生生活數學意識》的課題研究。我采取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以情景把生活問題呈現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最后讓家長配合讓學生在生活中活用數學,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活用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問題 教學情景 應用價值
一、課前收集生活數學問題,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知識是前人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和提煉出來的規律,而教學目標是為了掌握規律及學習規律的方法。針對學生認為他們學的數學是“無用數學”。我就讓他們在課前找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我主要引導他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把與教學相關的內容找出來。比如:在教學“列方程解兩步簡單的應用題”中,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買東西的事例,明確“付出的錢數-用去的錢數=找回的錢數”的等量關系,以及從了解商店賣東西的過程中體會“原來的重量-賣出去的重量=余下的重量”的等量關系。更重要的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了解到知識的產生過程,這樣既可積累數學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產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渴望,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數學教材上的例題是對生活數學的一種文字表述,但個別同學卻無法把文字轉化成生活的情境。于是他們覺得學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同時也出現了會解文字上的數學,卻無法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在教學中,我嘗試了利用教學情景再現數學問題,讓學生解決生活問題。而在解文字上的數學問題時,我就讓學生發揮想象能力,把用文字濃縮的數學題轉化為情景,進一步與生活相聯系。
創設教學情景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思維。如在教學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我先讓兩個學生進行配合情景再現的表演,讓學生體會“同時從兩地相對而行”“相遇”“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相背而行”等相關術語。在教學“相遇的問題”時,讓兩生邊表演的同時,師生一起完成兩人走的時間和路程的變化情況表,從而弄清兩個解題的基本等量關系,則“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和”及“甲的路程+乙的路程=路程和”,從而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接著讓學生進行自學,探究出相遇問題求路程和的方法。這樣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里,學生愉快地學習了新知,體會學有用的數學的樂趣。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我還讓學生在表演中,改變速度或相遇時間求路程,進一步鞏固解題的方法。
根據文字轉化成情景的能力也是提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如讓學生根據文字敘述,通過自己走一走、畫一畫、想一想來再現情境,進而靈活地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在情景中提高了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在課后,活用數學,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要回歸到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活用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展示其魅力。針對個別同學不能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我平時多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建立“用數學”的意識,培養“用數學”的能力,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節約能源”的數學活動中,我讓他們找到自己家上月的水費單和電費單,并填好書本上的表。如上、下月()日的水(電)表數。并計算出上月自己家的用水(電)量及水電費。我先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的知識,求出自家的水電費;然后讓他們對本小組成員的家庭用水(電)量及水(電)費的情況,接著對他們進行家庭用水、節約用電的思想教育。這個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我讓他們在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并進一步提高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真正處理好了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關系,多讓學生接觸與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讓他們在尋找身邊的數學問題,利用生活情境與數學文字表述的互換,及實際運用數學等一系列的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情景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參考文獻:
[1]祁春芹. 創設課堂內外情境引導學生愛上數學[J]. 新課程導學,2015,000(026):68-68.
(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永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