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紅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初中數學學科也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將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積極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親切感和熟悉度,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是筆者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情境創設所作出的探究和闡述,希望對廣大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引言:
數學知識的本源來自人類長期的生活實踐,它與人類的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應當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將數學思維和數學技能遷移到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并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來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和數學思維習慣,邏輯性的數學知識與形象、具體的生活情境有效連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減輕初中學生繁重的學習負擔,有效提升學生實際運用數學思維和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降低學習難度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由于數學知識理論性、邏輯性、抽象性等因素較強,導致學生很難在第一時間就迅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對一般人而言,明明看來相對簡單的數學知識,反而令很多學生無法全然理解,逐漸令學生產生了反感情緒,打消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愛。針對以上現象,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融入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數學規律,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同時,引導學生直觀、清晰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和理論,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和記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明確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現象,并對這些現象進行經常性和關聯性總結,尋找其中的共性規律,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浙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代數式》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自制的教學PPT,為學生演示與代數式有關的數學發展史,引導學生明確偉大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說的:“符號的巧妙和利用符號的藝術,是人們絕妙的助手,因為他們使思考工作得到節約,在這里他以驚人的形式節省了思維。”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共同欣賞、領悟,體驗概念發生、發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對比的方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學習能力。
二、在習題訓練中創設生活化情境
數學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將數學知識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并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全面掌握和靈活運用相關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內容講解完成后,將生活化教學情境融入學生的習題訓練中,通過多種題型來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在活躍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并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遷移到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幫助他們掌握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的學習方法和技能。這樣既可以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的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習題解析的主觀能動性。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習題的鋪墊:“同學們,假設你是一名建筑設計師,客人請你幫他設計一個既美觀又實用的室外游泳池,你會怎樣進行游泳池設計?假設他還給了你一些特定的條件,你又該如何設計呢?”然后,教師通過教學PPT為學生演示這道數學習題,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習題為:有一個半徑r的圓及一個長、寬分別為a和2r的矩形,如果其中的圓可以剪截,如何利用這兩塊不同圖案組合設計出你認為最美麗而又易于計算周長與面積的游泳池?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建筑設計的好奇心,還可以激發學生探求答案的欲望,不僅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還可以活躍數學課堂的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例如,在教學完浙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代數式》這部分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本周六小明同學和小王同學約好到游樂園玩耍,兩位同學家距離游樂場的距離都是20千米,小明同學騎自行車從家到游樂場每小時需要騎行x千米,則所需時間是20÷x小時;如果速度每小時加快5千米,則小明同學到達游樂場的時間為20÷(x+5)小時。由于游樂場太大,進去后很難找到對方,在沒有通信設備的情況下,兩位學生約定均采取最快方式在中午12點準時到游樂場匯合,否則就得各自回家下次再約。假設一個人正常的騎行距離是每小時10公里,請問小王同學應該提前多少小時出發與小明同學匯合?在習題公布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同學們,如果是你們錯過了這次約會時間,就要再等到下一周才可以與小伙伴一起相約去游樂園玩耍,你們會怎樣做?”這種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練習方式不僅可以將實際生活與學生的課堂知識進行充分融合,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和熱情,還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的數學知識,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又可以節約大量的課堂單位時間,增加學生習題訓練的機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和眼光去觀察、分析、判斷、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現象,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歸納和總結生活中數學規律的習慣和方法,進而提升學生整體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金艷霞.生活情境與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合策略[J].魅力中國,2020,(33):288-289.
[2]謝冠斌.淺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初中數學教學[J].考試周刊,2019,(51):51,53.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石梁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