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婷
摘? ? 要:直觀形象教學是指教師通過簡單易懂、生動有趣的教具或教法向學生展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教師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要積極采用直觀形象教學法。本文從通過生活情景啟發學生、通過現實問題啟發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啟發學生三個角度,分析了如何采用直觀形象教學法進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直觀形象;教學方法
直觀形象教學是指教師通過簡單易懂、生動有趣的教具或教法向學生展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教師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要積極采用直觀形象教學法,使學生達到學習目的。
一、通過生活情景啟發學生
生活是知識的起源,即便是抽象的數學知識,最初也是為了幫助人們解決生產生活問題才出現的。小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數學抽象能力不足,他們需要通過豐富的生活情景受到啟發,內化數學概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嘗試在數學課上還原生活情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盡可能地展現自己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上《認識鐘表》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回憶一天的時間:什么時間起床?什么時間上學?什么時間吃午飯?什么時間吃晚飯?接著畫出起床、上學、午飯、晚飯時鐘表的具體走向,據此觀察鐘表的結構。然后筆者利用學生所畫的鐘表圖,引導學生認識鐘表的結構,識讀整時、半時等在鐘表上的位置。由此,學生明白了較長的針是分針,較短的針是時針,鐘表里有12個數,分針轉一圈就是一小時。通過生活情境再現,學生受到啟發,形成了時間的概念,知道了指針的含義。
二、通過現實問題啟發學生
問題是打開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的鑰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催化劑。教學中,教師提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自然高。
例如,在《一共有多少》一課中,筆者左右手各拿一支鉛筆,然后并攏在一起,問學生:現在老師手上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學生看到老師的動作,很快理解了合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的意思。教師列舉現實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一些事例,學生能有直觀形象的感受,記得牢,理解得快,學得也開心,課堂效果顯著。
三、通過游戲活動啟發學生
游戲看似是一種娛樂活動,卻是啟發學生,使其積極思考的有效手段,游戲能夠讓學生更有趣地投入數學的學習活動中,能讓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全面了解數學的概念,讓學生的學習情緒進一步得到優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常常通過游戲活動來進行啟發式教學,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前后》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游戲:筆者準備了一些小動物頭像,讓學生扮演小動物參加跑步比賽,比賽結束后,說說誰跑在最前,誰跑在最后;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自己的前面是誰,自己的后面是誰。通過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爭著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已完全透徹理解了“前后”的概念。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上三種生動有趣的直觀形象教學,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還能進一步達到深化和啟發的效果,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章穎.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J].小學數學教育,2018(21):10-12.
[2]魯米果.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方法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