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娟
幼兒主要通過各種游戲鍛煉和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而材料是幼兒開展游戲的基礎和前提,是幼兒進行探索與學習的橋梁,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低結構材料具有易收集、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大膽想象,隨意組合材料。教師在區域游戲中投放低結構材料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動手能力,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低結構材料沒有固定的玩法,可操作性強。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興趣,隨意組合低結構材料或設計同一種材料的不同玩法,從而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數學區中,幼兒利用樹葉可以學習點數,可以按照顏色學習分類,還可以根據葉子的大小學習排序等。在美工區中,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過剪貼和繪畫的方式,利用樹葉制作創意圖書、樹葉貼畫等。
(二)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由于低結構材料具有不確定性,幼兒在使用低結構材料進行游戲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始料未及的問題。這時,幼兒需要根據游戲情節,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此外,低結構材料具有隨機性。幼兒在區域游戲中與低結構材料進行互動時,會通過動手操作和探索,生成多種新的玩法。幼兒生成新玩法的過程也是促進自我發展和成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將低結構材料應用于幼兒區域游戲,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三)有助于幼兒積累經驗
低結構材料取自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具有可操作性強、易收集等特點。幼兒在與低結構材料互動時會遷移自己的已有經驗,學習新的經驗。如在“搭建大橋”建構游戲中,幼兒選用了薄木片搭建橋面。在大橋建好后,幼兒找來了玩具水泥車,但玩具水泥車剛接觸橋面,大橋就坍塌了。于是,參與建構的幼兒便湊在一起開始討論,試圖找到大橋坍塌的原因。經過討論,幼兒一致認為大橋坍塌的原因是搭建橋面的木片太薄,無法承受玩具水泥車的重量。接著,幼兒選擇用厚木片搭建大橋,發現水泥車能安全通過橋面。在此次建構游戲中,幼兒鞏固了自身已有的建構經驗,并在尋找大橋坍塌原因的過程中積累了新的建構經驗,豐富了自身的知識體系,為后面的建構游戲奠定了基礎。
(一)低結構材料的收集與整理
筆者所在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存放低結構材料的箱子,我們稱之為百寶箱。在收集好材料后,教師會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興趣特點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等實際情況,將百寶箱中的低結構材料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并擺放整齊。幼兒的年齡不同,百寶箱中低結構材料的種類也要有一定的差異。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較低,材料種類不宜過多,兩到三種即可,如紙類、塑料類、布類等。中、大班的幼兒認知水平較高,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強。因此,教師可以細化材料種類,如瓜果蔬菜類、花草樹木類、海貝沙石類、勞動工具類、廢舊日用品類等。
(二)投放低結構材料的方法
區域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游戲區域中投放合適的、原生態的低結構材料,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拓寬幼兒的視野,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
1.投放生活化的低結構材料。教育源于生活。教師在區域游戲中投放貼近幼兒生活的低結構材料,可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滿足幼兒繼續探究生活的欲望。例如,在“大賣場”區域游戲中,三名幼兒分別扮演老板、服務員和顧客。服務員為顧客制作好點心后,會產生紙片、膠帶等生活垃圾,但大賣場沒有垃圾桶。于是,老板和服務員決定為大賣場制作一個垃圾桶,并從班級的百寶箱找到了一個廢舊禮品盒,按照教室里垃圾桶的樣子將禮盒進行了改造。幼兒先剪了一塊紙板將禮盒隔成兩部分。然后,在禮盒外側貼上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標志。最后,幼兒用紙片制作了垃圾桶的蓋子,在蓋子上也貼上了標志,以免扔錯垃圾。由此可見,生活化的低結構材料簡單、易得、操作性強,能滿足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需要,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通過與生活化低結構材料的互動,可以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分層次投放材料。低結構材料是幼兒在區域游戲中進行自主探索與學習的重要載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興趣特點等各不相同,具有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原則,分層次投放材料,讓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材料。如在數學區中,教師為幼兒投放了不同種類的樹葉,提供了三種難易程度不同的數獨板,分別是四宮格、九宮格、十六宮格,并向幼兒講解了數獨游戲的規則。在了解了游戲規則后,幼兒根據自己的游戲經驗和能力水平,選擇不同難度的數獨板,并由易到難逐步完成數獨游戲。教師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分層次投放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名幼兒能在區域游戲中獲得新的經驗,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3.創設情境。在區域游戲中,教師可以根據低結構材料為幼兒創設相應的情境,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在數學區中,幼兒利用樹葉開展按規律排序游戲。筆者發現單純用樹葉練習排序,幼兒很容易失去興趣。于是,筆者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漂亮的樹葉皇冠”情境,這有效激發了幼兒的游戲興趣。幼兒開始主動思考與探索,按規律排列樹葉,并用膠帶將樹葉粘在一起,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皇冠。由此可見,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游戲需要,為幼兒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區域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思考與探索,從而提升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調整低結構材料的種類和數量
幼兒的興趣、愛好、能力等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區域游戲中投入低結構材料后,教師需要觀察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并據此調整材料的種類以及數量,挑選出最適合的材料,并為幼兒提供動手、動腦、發揮創意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體驗使用低結構材料開展游戲的樂趣,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低結構材料對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促進作用。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興趣特點,為幼兒投放適宜的低結構材料,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情境,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探索與學習,從而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與不同材料的互動頻率,并據此調整材料的種類和數量,讓幼兒高效開展區域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適當引導幼兒,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創造,主動探索和開發低結構材料的新玩法,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東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