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鐵梅
教師要以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為教育基礎,將日常生活經驗和美術教育相融合,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環境,并積極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帶領幼兒走向生活,讓幼兒真正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義,以此激發幼兒美術創作的靈感,提升美術教育的效果。
幼兒園美術教育側重于培養幼兒的操作技能與知識水平,讓幼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相應的情感感受。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常識和現象,豐富幼兒美術教育的內容,讓幼兒從生活中受到啟迪,在生活中觀察美、發現美,并且養成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心態。
(一)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掌握繪畫知識的態度。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繪畫方式,根據幼兒在生活中接觸的事物、幼兒的興趣,將生活和美術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中真正體驗繪畫的魅力,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既能激發幼兒對美術創作的熱情,也能讓幼兒保持對生活積極探索的態度,從而提高幼兒美術學習的效率。
(二)有效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為滿足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師把生活和繪畫教學活動密切聯系到了一起,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有效教學資源,通過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感受繪畫的魅力,感知社會和生活的美好。幼兒在繪畫教學活動中認真地觀察實際生活,能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對生活形成全新的理解與認知。
(一)創設生活化的美術環境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師為幼兒打造更加直觀生動的美術環境,有助于調動幼兒美術學習和創作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從幼兒學習和生活層面梳理思路,結合各種教學形式,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在選擇生活化資源和創作素材時,教師應當依據幼兒美術學習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幼兒園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為幼兒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幼兒從直觀形象的繪畫內容和表現形式中,深入地感受美和感知美,引導幼兒從生活化的情境中得到審美感受,以有效訓練和提升幼兒的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組織幼兒參與“歡快過六一”美術活動時,教師要提前布置好美術環境,通過和諧、融洽的氛圍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這不僅能激發幼兒美術創作的興趣,還能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幼兒在具有生活化特征的美術活動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幼兒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立足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美術教育內容
教師必須立足于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根據幼兒的內在需要選取相對應的內容,讓幼兒在日常生活與教學中不斷積累生活經驗,豐富情感感受,這不僅是繪畫教學過程中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幼兒繪畫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所以,教師在繪畫課程中融入幼兒日常生活經歷,可以調動幼兒美術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內容選擇上,教師要與幼兒做知心朋友,站在幼兒的角度,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
例如,幼兒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動畫片中可愛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立足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可愛的卡通形象作為教學內容,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對卡通人物形象的服飾進行繪畫創作。這不僅能讓幼兒充滿創作熱情,還能讓幼兒在歡樂的創作氛圍中展示自我。例如,教師可以把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引入美術教學活動,讓幼兒依據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新卡通形象。這能豐富美術教育內容,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創作,還能提高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利用生活資源,挖掘美術教育素材
來自日常生活的美術課程素材具備認知性與具象性的特征。教師根據日常生活資源發掘繪畫課程素材,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促使幼兒在具有親切感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繪畫的基礎知識和創作技巧。教師在全面發掘繪畫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材料時,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找到美術教育素材,給幼兒提供大量的生活材料,可以讓幼兒進行多樣化的繪畫活動,從而讓幼兒從生活中享受到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師可以選擇巖石、樹木、沙子等隨處可見的自然材料,讓幼兒得到自然美的熏陶,開闊幼兒的眼界,為幼兒創造美奠定扎實的基礎。比如,教師帶領幼兒利用沙子創作沙畫時,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形式的沙畫主題,依據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創作出不同內容的沙畫美術作品。再如,教師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廢舊物品作為教學材料,不僅能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幫助幼兒養成廢物利用的良好習慣。
(四)回歸生活實際運用,實現美術教育生活化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手段以及開展具有生活化特點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美術學習和創作理念,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獲得相應的技能與經驗,并將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于實際,以增強美術教育實踐生活化的實效。
例如,在“春節賀卡”的制作活動中,教師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讓幼兒結合相關的生活材料設計賀卡,并讓幼兒在相互交換春節賀卡的過程中說明自己的設計理念。幼兒不但可以自由創造富有奇思妙想的美術作品,從作品中表達出自身對生活的感受和感悟,加深對美術的認識與對繪畫常識的了解,還可以在互換春節賀卡環節收獲驚喜,增添對生活的感受。
(五)運用體驗式教學法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感悟與生成生活經驗,并從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入手,為幼兒創設美術學習的新內容。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能夠讓幼兒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感知美的存在,體會美的魅力,這不僅能使美術知識講解更具有高效性,還能讓幼兒在體驗過程中拓展美術思維,從而有效鍛煉和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

比如,教師在美術教育課堂中以“水果”為主題開展美術活動,讓幼兒觀察水果,并以水果為美術課的繪畫素材。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掌握了各種水果的特點,形成了一種直觀的認知,并在創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繪畫能力。
總之,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師精心設計生活化的教育課程,讓幼兒在課堂上感受生活教育,享受生活教育帶來的樂趣,有助于豐富幼兒的體驗,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實現幼兒全方位發展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師范附屬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