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數學智能指的是能夠有效進行計算、測量、歸納、分類,并且能夠進行稍復雜數學運算的綜合性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幼兒教育內容細分為“藝術”“社會”“健康”“語言”與“科學”五大領域,幼兒園將數學歸納到了“科學”領域。本文將針對在科學區域活動中如何開發幼兒的數學智能進行探究。
幼兒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中班幼兒在動手和動腦方面的技能,開發他們的數學智能,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開發智力、學會合作。區域活動是幼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發展,幼兒園圍繞區域活動滲透數學教學,以此開發幼兒的數學智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全面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和樂趣,為幼兒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認知基礎。區域活動還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具有自主性和任意性,能夠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讓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數學作為一門關鍵的學科,是幼兒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門重要學科,但是由于數學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很多幼兒不愿意學習數學。因此,將區域活動有效融入數學教學中,可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
(一)打造數學區角,構建數字生活
幼兒之間具有差異性,教師在開展幼兒數學區域活動中,需要根據幼兒理解、認知規律等方面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幼兒的課程和活動材料。在環境設計方面,教師可以在墻上粘貼許多與數學相關的貼紙,這些貼紙既包含了有趣的數學故事,還包含了數學的基礎知識,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這些數學內容。例如,墻上的第一幅畫是“尋找朋友”,畫中有許多不同的圖像數字,下面還有一行字:幫助一個奇數和偶數尋找朋友。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生活在一個充滿數字的環境中,豐富幼兒的數學學習經驗。關于材料的選擇,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充足的數學繪本,這些繪本色彩豐富、內容有趣、人物生動,深受幼兒喜愛,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利用游戲活動,培養幼兒數學智能
游戲是促進中班幼兒數學智能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引導中班幼兒利用積木感知物體的長度、面積、寬度、高度等基本知識,以培養中班幼兒的數學智能,讓中班幼兒在游戲中理解和掌握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概念,幫助中班幼兒建構對數學概念的基本認知。
科學區域內的“智力游戲”也是培養幼兒數學智能的一種游戲活動。比如,中班幼兒在玩“巧取積木”的智力游戲時,教師可以引導中班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怎樣取積木”“哪種方法才是最巧妙的?”,等等。適合中班幼兒玩的“智力游戲”還有很多,比如,教師可以讓中班幼兒玩“做相反動作”的智力游戲,以培養中班幼兒快速反應與逆向思維的能力;可以讓中班幼兒玩“一槍打四個”的智力游戲,鍛煉中班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提高幼兒快速反應的能力;可以讓中班幼兒玩“金蘋果、銀蘋果”的智力游戲,提高中班幼兒的注意力;可以讓中班幼兒玩“穿針引線”“接反話”“小星星”等智力游戲,提高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引導中班幼兒學習比較的概念并正確區分紅、黃、藍、綠等顏色;可以讓中班幼兒玩“巧用游戲棒”的智力游戲,培養中班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可以讓中班幼兒玩“數學娃娃找朋友”的智力游戲,讓中班幼兒能正確區分10以內數的相鄰數,培養中班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可以讓中班幼兒玩“動手學數學1和許多”的智力游戲,以引導中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的活動以及各種感官活動掌握“數”的概念。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數學智能。
科學區域是深受中班幼兒喜愛的活動區域之一,科學區域中的“益智區”對開發中班幼兒的數學智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讓中班幼兒在科學區域的“益智區”內多做一些開發數學智能的游戲,讓中班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開發數學智能,實現寓教于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以幼兒喜愛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幼兒數學學習的效率。
教師應努力探索在科學區域的“益智區”開發中班幼兒數學智能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在“益智區”內為中班幼兒提供一些包含數學知識的故事書,讓幼兒通過讀故事了解和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提升幼兒的數學智能。如故事書中的“媽媽買了十二個蘋果分給兩個孩子吃,每個孩子分到了六個蘋果?!钡?,通過閱讀故事,讓幼兒掌握基礎的數學概念和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
在開展科學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陪同幼兒爬樓梯,讓幼兒計算樓梯的數量,這種活動形式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身體,還能有效提升幼兒的數學認知。教師還可以讓中班幼兒利用小棒或積木開展相關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大聲地說:“這里有1、2、3……一共28根小棒或28塊積木。”通過這樣的游戲,讓中班幼兒掌握“數東西”的基本概念。教師還可以讓中班幼兒利用積木建造大橋、城堡等,培養幼兒數學上的空間概念,提高幼兒的數學智能。
教師還可以讓中班幼兒在科學區域內的“益智區”玩拼圖的相關游戲,利用拼圖培養中班幼兒對形狀差異的辨別力。拼圖的種類多種多樣,幼兒可以單獨或小組合作的形式組合幾何拼圖,提高幼兒對圖形的認知能力。教師還可以讓中班幼兒利用七巧板拼出美麗的圖案,如大公雞、輪船、房子、高樓、火車、飛機等。七巧板是開發中班幼兒數學智能的關鍵材料,能夠將實物與形態之間連接起來,有效地培養中班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七巧板還可以用于認知形狀概念、發散思維,引導中班幼兒感知圖形的分割與合成,增強中班幼兒的手部協調能力和觀察能力。七巧板還可以幫助中班幼兒學習基本的邏輯關系與數學概念,幫助中班幼兒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數字、周長與面積的意義等。
(一)教師應充分調動中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
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兒童觀,正確認識到幼兒的發展潛力和幼兒的差異性。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鼓勵幼兒,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充分調動中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教師應正確轉換角色
利用科學區域活動開發中班幼兒數學智能的過程中,教師應真正發揮自己的引領作用,仔細觀察每個幼兒在科學區域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及時指導、點撥、幫助幼兒。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多維度的橫向評價與多視角的縱向評價,全面評價幼兒的表現,努力構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教師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應遵循主體性、參與性、趣味性、激勵性、啟發誘導性等基本原則,以提高幼兒的數學智能。
教師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為引領,努力為中班幼兒在科學區域活動中開發數學智能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并力求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方法、策略與途徑,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以不斷地提升中班幼兒的綜合素養,促進中班幼兒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