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媒體也在不斷的豐富完善,并且憑借其自身的即時性、交互性等特點逐漸成為體育信息、知識、技能傳播的重要途徑,更成為大學生獲得體育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分析30個省、自治區的3099名國內大學生,發現手機媒體在傳播體育信息的過程中正確引導了大學生的休閑體育項目的選擇,促進大學生有效的轉變了休閑體育的鍛煉意識,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大學生休閑體育的運動時間。休閑體育項目和運動將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主流的運動方式,而手機媒體對大學生休閑體育項目選擇有著重要影響,手機媒體對大學生休閑體育項目選擇的影響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手機媒體;大學生;休閑體育;選擇
一、緒論
隨著手機媒體的快速發展和全民健身事業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獲取信息的質量、數量和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機媒體的便捷性和靈活性特點讓手機媒體成為當代信息傳播的首要選擇。休閑體育作為一種娛樂身心,增強體質的運動,其價值、功能和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所認同,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首選,更是大學生選擇的主要運動方式。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接觸手機媒體的現狀調查分析,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獲取到更加豐富專業的體育信息和知識,進而改變大學生對于休閑體育項目和運動的態度,讓大學生群體真正認同和認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養成良好科學的體育運動習慣。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內本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星系統設計調查問卷,通過網絡發放問卷,最后的有效問卷計3099份,其中男生1602人,女生1496人,填寫問卷大學生分布在河南、山東、新疆等30個省、自治區(如圖1)。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該方法收集、研究相關的資料文獻,了解國內手機媒體傳播方面的研究現狀,掌握目前國內外研究成果,探究其發展機制,為論文的撰寫提供充分的基礎資料和依據。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內容,在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基礎上,進行充分的問題和結構設計,最后通過問卷星系統設計生成問卷,并通過網絡面向全國大學生進行調查。
三、結果與分析
(一)相關概念
1.手機媒體的概念
手機媒體主要的傳播載體是通過手機平臺進行信息傳播,手機被認為是第五媒體。不同的學者對于手機媒體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學者匡文波認為“所謂手機媒體,是借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電腦;而且手機媒體是網絡媒體的延伸。[1]”這個定義不僅強調了手機媒體自身的信息傳播功能,也提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媒體和互聯網媒體的相互結合,讓手機媒體在擁有了其互聯網媒體不具備的功能的同時,還可以保持著自身傳播的獨特優勢,可以說手機媒體就是互聯網媒體的一種延伸[2]。
2.休閑體育的概念
休閑體育主要是以人類活動來挑戰大自然為主導的一種休閑體育活動[3]。休閑體育通常是指人們在休閑時間中,為了獲得更加健康的身體素質、培養積極有趣的生活情調、提升自身的運動技巧的一種體育活動。
3.體育項目的概念
體育項目主要是人們為了有效利用閑暇時間,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所采用的運動內容和運動方法及手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對自身有益的運動內容并不斷完善,體育項目由此逐漸產生。伴隨著科技、體育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體育項目也在不停的創新和完善。
(二)大學生獲取體育信息的現狀分析
1.大學生關注休閑體育知識的途徑
休閑體育是人們為了強身健體、娛樂身心而采取的一項體育運動,而手機媒體信息傳播讓人們對休閑體育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作為緊跟時代步伐和追求時尚的高校大學生,對體育信息的獲取途徑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根據研究得出,大學生在選擇獲取休閑體育信息的途徑中,選擇手機媒體的人數占了絕大部分,比例高達91.16%。根據CNNI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1%,[4]這與本文調查數據高度一致;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為33.1%;使用臺式電腦上網、筆記本電腦上網、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46.29%、36.16%和283%。綜上所述,手機媒體憑借著方便、高效、及時性和互動性等特點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休閑體育知識、體育信息的首要選擇途徑。
2.大學生通過手機媒體獲取休閑體育信息的頻率
從表1可以看出,約33%的大學生每周通過手機媒體關注休閑體育信息5天以上,40.6%的大學生每周僅關注1—2天。體育類與非體育類大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體育類大學生關注體育信息的頻率非常高而不關注體育信息的體育專業大學生只占到3.3%,這些數據反映出提高大學生對體育信息的關注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3.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情況調查
大學生的學習氛圍相對比較輕松,可自由支配時間開始增加,大學生擁有的休閑運動時間也在增加。調查發現,有將近40%的學生每天的休閑運動時間達到一到三個小時。通過男性和女性的對比看,在每天三到六小時的運動時間里女性比例要遠高于男性,達到了37.5%,男性為29.38%。當代大學生都保持著一定的休閑運動,而在運動時間領域,女性每天的運動時間略高于男性。
(三)影響大學生休閑體育運動參與行為的因素
1.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由自身的影響來決定的。通過研究,有7892%的大學生認為自身的愛好是影響他們參與休閑體育運動中最重要的因素,有51.29%的大學生覺得身體條件和健康程度也是影響參與休閑運動的原因。48.64%的大學生會因為自身性格而影響其參與其休閑運動。
2.客觀因素
調查發現,69.27%的大學生因為休閑時間有限的因素而影響到自身的休閑運動。普通高校大學生每天休閑運動時間大約在一到三小時。另外有63.36%的大學生受到場地設施的影響,部分學校場地設施不完善和場地供不應求的現象都是影響開展休閑體育的因素。
(四)手機媒體對大學生休閑體育項目選擇的影響
1.促進大學生體育運動意識的轉變
體育運動意識能使人們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是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大學生是擁有手機媒體最多的一個群體,大學生對于手機媒體的依靠程度和使用程度是最高的,手機媒體也不斷影響著他們體育運動的意識,手機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不斷獲取體育信息、增強體育活動意識的途徑之一。
根據調查得知,有74.86%的大學生認為手機媒體信息可以增加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他們對手機媒體中的體育信息關注較多,將搜集獲取到的手機媒體中的體育信息用在了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信息獲取習慣,增加參與意識。認為其自身的體育參與意識沒有變化的大學生占到了21.04%,所以手機媒體對這一部分大學生的運動意識改變不大、沒有改變,他們的體育鍛煉意識還不堅定,體育信息的傳播還有待完善。
2.提高大學生休閑體育的運動時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手機的快速普及,手機媒體的功能也變得豐富和完善。越來越多的體育應用軟件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有些軟件采取用戶可以不斷記錄自身的運動數據的方式來吸引大學生群體,這樣大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且還能提高自身的運動時間。
根據圖2顯示,有71.93%的男生和63.97%的女生認為體育應用軟件對他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大部分的大學生手機媒體中傳播的體育信息增加了自身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只有少部分大學生認為體育信息沒有對自身的休閑體育活動參與時間產生影響。手機媒體中的體育信息能夠提高、增加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
3.轉變大學生獲取體育鍛煉信息的方式
對于傳統的體育模式來說,大學生通常參與到體育鍛煉的主要過程主要在于體育課的教學過程和相關專業教師的動作示范,通過書面或者言行得到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指導。但是隨著手機媒體的普及,人們獲取體育信息、體育知識的途徑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手機媒體傳播體育知識的途徑是多樣化的,通過社交軟件來增加體育知識、信息的大學生占到了85.65%。其次是手機視頻,有70.19%的大學生通過手機視頻來獲取體育信息,體育視頻的特點就是專業性,這些具有專業性的體育信息促進了大學生根據自身體質、實際運動狀態和個人愛好來進行互動,從而養成健康的體育鍛煉習慣。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手機媒體對大學生選擇休閑體育項目有著積極的影響[5]。手機媒體可以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對于休閑體育項目的選擇,促進大學生休閑體育運動意識的轉變,提高了大學生休閑體育的運動時間,讓大學生在手機媒體提供的體育知識和經驗下積極主動的參與休閑體育運動。
(2)手機媒體成為大學生獲取體育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因為手機的便利和及時性,近一半的大學生每天都會關注體育信息、知識和技能,關注的類型多以體育賽事和體育新聞為主。體育專業大學生對于體育信息的關注度比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的關注度上要更多。
(3)手機媒體引導了大學生的休閑體育項目的選擇,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關注體育熱愛體育。手機媒體促進大學生對休閑體育鍛煉意識的轉變,提高了休閑體育的運動時間,讓大學生在手機媒體提供的體育知識和體育信息下積極主動參與到休閑體育運動。
(二)建議
(1)手機媒體對大學生獲得體育知識,養成良好的運動意識,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休閑運動項目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但這種影響存在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我們要大力發揚積極影響作用,努力消除消極影響,促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樹立健康正確的體育觀,引導大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休閑體育項目。
(2)學校的體育教育在手機媒體的發展中也要迎來轉變。在面向大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充分發揮手機媒體傳播中所帶來體育信息的作用,加強體育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斷豐富體育的課程形式,積極培養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愛好,使大學生對體育運動、體育項目有一定的了解。
(3)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體育平臺監督管理的力度,加強對體育軟件的把控和篩查。特別是對一些充斥著體育暴力、體育謠言的體育軟件加以約束,對一些容易造成學生思想錯誤的體育軟件、體育內容及時攔截,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養成科學的體育習慣。
參考文獻:
[1]匡文波.中國手機媒體發展前景分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9-23.
[2]王添.手機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6):76.
[3]萬鵬.淺談“互聯網+”背景下休閑體育的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32):207-208.
[4]張子娟.警惕新媒介的技術控制——談手機媒體的負面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3(20):20-21.
[5]邵明英,胡昌旭.手機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分析——基于全國12所高校的調研[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9):106-110.
作者簡介:孟子豪(1998— ),男,漢族,河南洛陽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傳媒、體育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