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作為當前先進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諸多益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和重點,在課前準備過程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將思維導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英語教學更加直接和簡潔,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高中英語;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賈存文,甘肅省靖遠縣第一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GS[2018]GHB0634)的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用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單詞學習的“語義網”,更加熟練地構建大單元主題下的英語語境,并促進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的知識體系,培養語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一、 發散性思維導圖法的提出背景
傳統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秉持著20世紀以來“板書+講解”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主體”仍然是教師而非學生。這種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發揮,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師在講解時,往往忽視單詞、語法學習的系統性、科學性和關聯性,使得學生無法在腦海中整理出一個綜合化、立體化的英語學習架構,學生的知識掌握呈現零散性、碎片性,不僅容易遺忘,還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為了解決英語學習的困境,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效率,我們需要采用發散性思維導圖法進行教學。所謂發散性思維導圖法是20世紀60年代初,英國著名大腦學家和心理學家托尼·布贊(Tony Buzan)提出的概念,80年代起,我國開始興起發散性思維導圖的研究。思維導圖最初用來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后來主要用于企業培訓領域,以提高個人和組織的學習效率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導圖法是通過圖形和文字的連接技巧,將各個層次的主題之間建立上下級、平級或關聯關系,它擁有以下明顯優點:首先,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大腦的自然思維方式,對現代非線性思維的表達提供了最好的方法。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類比性思維、聯想形象思維以及靈感思維,挖掘出學生的思維潛能;其次,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是隨著學生學習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它是一種動態的方法論,學生在其他課程的學習或將來的工作中也可以使用,使學生終身受益;最后,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利用它賦予人以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能夠幫助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知識水平制作適合其自身學習的思維導圖,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素質教育背景下,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將思維導圖未 法貫穿于教學始終,明白思維導圖教學法的使用策略和教學意義,能夠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將英語教學形象化、具體化。高中英語教師也應當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完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思想,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1.在教學設計中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法。教師需要在學校要求的教學導案基礎上,充分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前準備工作,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夠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會使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需要學習的英語單詞和語法,不僅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鞏固學生的知識成果,學生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加深記憶。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課前準備工作中思維導圖教學法的充分應用。
構建知識點的鏈接網絡。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英語詞匯之間存在“語義網”,所謂“語義網”就是指詞匯之間的相關性。高中英語課程學習時間緊張,詞匯量又很大,如果學生不能充分把握住詞匯之間的相互關系,做好知識點的連接工作,則會導致學生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出現詞匯量缺乏的情況,非常不利于學生培養英語語感以及提高英語成績。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構建知識點的連接網絡,將知識有機組織為一體,便于學生進行充分鞏固。以健康飲食為例,我們就可以構建出思維導圖,如圖1。
通過以上構建知識點的網絡,學生可以了解與健康飲食相關的基礎詞匯,對于完善知識結構,培養大主題教學下的語境模式有著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單元主題教學過程中,通過知識點的連接可以引導學生打破詞匯之間的界限,對每個知識點進行細化分析,妥善完成知識點的課后鞏固。
2.在英語寫作中應用思維導圖。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總是按照自己的教案來教,教師本身是教學的焦點,而不是學生。這就是為什么教師總是抱怨學生在英語寫作時無聊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果能嘗試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僅使教師學習了思維導圖的專業知識,而且還可以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思維導圖結構本身是發散的,因此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應摒棄固有的思維模式,充分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發散。例如,英語寫作中有較多連接詞,表示讓步、條件、因果等。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輕松地收集并及時按順序添加連接著,這一過程是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學生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后,他們可以獨立地、流利地寫自己的文章。在修改文章的時候,他們可以根據之前做過的思維映射而找到定位,快速完善自己的想法。通過對思維映射中各種模式的集合和聯想,進一步激活和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出。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表達方式,提高學生陳述表達的準確性,為寫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也就是說,思維導圖是高中英語寫作整個過程中一種有效的工具,從收集寫作材料,選擇信息到最后的修改,思維導圖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寫作習慣。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思維導圖方法的學生能夠更加科學地組織語言和詞匯并進行寫作,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寫作中更加流暢。在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訓練英語寫作,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不久的將來學生就能夠自主寫出優秀的作文。
3.利用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對詞匯、短語和句型的積累。通過對學生的訪談發現,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或寫作時,很難聯想到相關的單詞或句型。沒有詞匯,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寫作文,更不用說精心構思作文了。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運用詞匯,加強詞匯的積累。學生不僅要閱讀和拼寫單詞,還要了解單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單詞功能之間的聯系。英語雖然在某些方面有一些與漢語相似的表達方式,但它有自己獨特的詞性和用法。所以我們需要重視英語結構的正確性,應加強學生對固定句型的背誦和記憶。除了經常復習外,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將各個詞匯、短語以及句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連接,構建一個立體化、層次化的知識網絡,可以從簡單句型到復雜句型,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形成思維導圖式的學習方法。
4.引導學生利用運用思維導圖記筆記。記筆記是人們獲取知識、掌握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記筆記是以線性形式進行的,許多教師認為學生的筆記就應該整齊美觀。然而,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所記的筆記只使用了大腦皮層不到一半的容量,這是因為與我們左右腦相關的技能無法相互作用,無法向上螺旋式成長。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學生盡管記筆記,但還是容易忘記知識的原因。而通過構建思維導圖的方法記筆記,就可以幫助學生激活左右腦的協同機制,形成網狀化的知識結構。因此,建議教師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逐字記筆記,而應該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學習活動。
5.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構建自己的語料庫。教師要培養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去提取關鍵詞,形成由粗到細的分支,將復雜化為簡單的單元,或將單一單元化為整體,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得到充分、清晰的呈現和組織。例如,當一個接一個地學習新單詞時,記住它們通常是很困難的,但如果能夠用思維導圖把這些詞用畫圖的方式構成一幅畫,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記憶了。這種構建語料庫的方式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使得英語學習更具有動力。教師也要在日常聽力訓練和交流中鼓勵學生去大膽地表達自己,通過頭腦風暴清楚地表達自身觀點,以提高英語水平。
6.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思維導圖的制作需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軟件,例如普通的word、ppt以及photo shop,也可以采用專業的繪圖軟件進行制作,例如Mind Mapper、 CAD、StarTree以及Free Mind等。在制作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思維導圖的知識結構體系,根據知識結構來合理選擇繪圖軟件。中心思想或主題的確定,必須要慎重思考,應該發揮中心思想的關聯性,盡可能關聯到更多的詞匯和短語。通過搭建思維導圖的過程,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英語知識結構進行可視化加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鞏固記憶。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發散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思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充分了解和掌握發散性思維導圖教學法的知識和技能,將英語教學工作和思維導圖進行有機結合,使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和簡潔。同時思維導圖教學法還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形象,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樹立起知識結構的全局觀念,牢牢把握住重點和難點,提升英語學習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工作、課堂寫作、英語筆記以及多媒體教學中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使英語知識更加直觀和具體化,提高教學水平,推動教學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崔麗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J].新課程導學, 2019,000(027):71-71.
[2]李軍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外語教育, 2007(4).
[3]胡建明.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00(001):00107-00107.
[4]周卉.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新課程(下),2016(10):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