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短文填詞”是福建中考英語的固定題型,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對該題型存在錯誤的認識和答題策略,部分教師也沒有清楚認識到該題型的考查核心,導致教學方法不夠全面,得分率不佳。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論基礎,詳細分析近三年福建中考短文填詞的文本特征、設題方法和考點分布三個角度,揭示答題情況問題所在,進而提出具體的教與學策略建議。
【關鍵詞】短文填詞;閱讀策略;教學建議
【作者簡介】鄭靜蓉,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學。
一、 引言
自2017年福建實行全省統一中考命題以來,“短文填詞”這一題型從未缺席。但相較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該題型并沒有受到重視。作者發現,不僅學生由于缺乏重視而導致訓練不足,教師也缺乏對學生必要的策略指導,導致該題型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教與學作用,遑論得分率。事實上,作為閱讀與詞匯并重的題型,短文填詞是閱讀的延伸,也是詞匯的基地。全面了解該題型,能讓師生對中考英語有更深的理解。本文將參照福建中考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中考真題的命題思路、考點分布,提出教學建議,為中考復習提出指導意見。
二、理論基礎
1. 格式塔理論。格式塔理論(又稱完形理論)認為,人們觀察物體時,往往會利用大腦里儲存的相關知識,在感知外部事物和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同時,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把缺損的部分填補上去,把它補全成一個完整體(王鵬、潘光花、高峰強,2009)。短文填詞正是要求學生基于已有信息,運用邏輯推理、聯想、綜合等思維能力,加工后把文本補全。
2. 信息冗余理論。武尊民在其著作《英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中這樣介紹冗余信息論;“該理論認為自然語言中通常包含多于需要的內容,即冗余信息,來保證信息的完整理解。據說,一般的語言中有50%的信息是冗余的”(武尊民,2008:132-151)。短文填空就是通過人為地刪減部分詞匯達到留白效果,讓學生推測還原文本。
3. 預期語法說。預期語法說由Oller(1975)提出,即語言使用者在交際過程中能發揮句法、語義和語篇知識等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武尊民,2002)。短文填詞就是打消了學生完全依賴文本的年頭,利用預測與推斷,對缺失內容進行合理判斷。
三、真題分析
1.文本分析。師生普遍輕視短文填詞的一大原因是認為該題意在考查單詞而非語篇,實則不然。從內容上看,該題型多選用主題明確、行文清晰、語言豐富的篇章,且字數雖然不及閱讀題和完型題,但仍然有不小的閱讀量,詳見表1。
由上表可見,短文填詞從字數、題材、體裁都是完全意義上的閱讀文,絕非一部分師生認為的短文填詞只需要根據提示詞進行變形即可。因此,同閱讀題一樣,短文填詞也需要閱讀策略引導。
由上表考法分布進一步判斷,只有通讀全文才能保證語境題的準確,同時可檢查音標題的正誤。只看挖空部分是無法推測出答案的,因此掌握閱讀策略十分必要。
2. 考點分布。研究歷年真題的考點分布,有助于師生把握學習重難點,有針對性地突破考試瓶頸。而筆者發現,短文填詞一題作為文本、詞匯和語法的綜合體,在歷年真題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和題型特性,尤其具有指導意義。
根據下表提示詞考點分布圖,所給提示除音標外,提示詞部分較為集中,主要是動詞、名詞和形容詞。動詞方面,主要考查學生的時態、語態和動名詞用法。名詞方面,主要考查名詞的復數形式,而且近三年考查的都是名詞直接加s變為復數的情況,沒有考查難度較大的不規則變化。形容詞方面,著重考查比較級與最高級。需要提醒學生的是,不排除考查代詞和數詞的情況。代詞方面,需要掌握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的各種形式。數詞方面則是基數詞和序數詞的轉化。此外,不管所給詞性如何,都需要學生根據構詞法掌握同源詞,如2019年考查了名詞use變為形容詞useful的情況。
如表5,無提示詞的考點主要集中在虛詞部分,包括介詞、代詞、連詞和冠詞:介詞和連詞主要考查常用詞匯,包括and和but;代詞依然強調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各種形式;冠詞則需要學生掌握定冠詞,不定冠詞和零冠詞。
四、問題分析
1. 學生分析。(1)閱讀策略。由于詞匯量的限制,學生普遍對英語文章閱讀有畏難情緒。尤其在答題時急于尋找信息,搜索答案,很少能夠耐心細致地分步分層閱讀。加之短文填詞一題看似考查詞匯和語法,使學生更加容易忽視閱讀策略和篇章脈絡,給閱讀理解帶來困難。
(2)語法知識。作為一項系統的學科知識,英語語法確實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由于缺乏直接的學習動機,常常忽略了語法知識的重要性,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無法適應試題中的千變萬化。
(3)詞匯。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學生在記背單詞的時候,如果只是機械獨立地去逐一記憶,不能根據詞根、詞綴等有效的構詞法來提高記憶效率,不僅增加了記憶負擔,而且不能靈活運用。久而久之,產生記不住也不愿記的惡性循環。
2. 教學分析。(1)閱讀策略。日常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對閱讀策略的指導,或者一語帶過,缺乏必要訓練。事實上,不論是為了應試還是為了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長遠發展,教師都應該重視起閱讀訓練,提高學生語言綜合素養。
(2)語法知識。在教授語法知識的時候,教師總是希望將一個語法項系統而全面地教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造成一上語法課就枯燥難熬的局面。
(3)詞匯。由于課時量的限制和詞匯量的增加,教師很難在實際教學中做到“詞不離句”,即在實際語境中教授單詞,導致學生雖然記下了單詞的音形義等橫向信息,但并不能進行運用。
除此以外,語言環境和學習目的等外在因素也制約了教與學的效果。
五、教學建議
1.閱讀策略。與閱讀理解一樣,短文填詞也需運用閱讀策略分步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首先速讀全文,主要是每段段首句,來把握篇章的行文脈絡。其次,精讀細節,尤其是留白部分的上下文,來鎖定所需單詞。最后復讀進行審查。
在教學中,建議教師重視閱讀策略,在不同體裁和題材的篇章教學中不斷鞏固策略指導,設置把握文章大意主旨的題目,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學生應當正確認識閱讀和閱讀策略的重要性,培養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
2.語法知識。語法知識是檢測語言準確性的科學依據,也是最直接的法寶。但語法只是語言學習的一部分絕非全部,學生完全不必因為語法而對英語望而生畏。
在教學中,建議教師提升語法學習的趣味性,如設計一些游戲和競賽來吸引學生。同時加強語法教學的針對性,大膽取舍,小心設計,避免類似高中語法的教學風格。學生應當克服畏難情緒,正確看待語法的必要性,加強理論學習,同時提升閱讀量,在地道的語言中感受其正確使用。
3.詞匯。詞匯是語言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記背單詞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記什么,怎么記,成了擺在師生面前的重大考驗。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單詞的音、形、義等橫向信息,也要引導學生縱向地把握單詞的搭配,用法,同源詞等,以此加深印象。在單元或學期結束前,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考試與游戲,如詞匯接龍、你來比劃我來猜等,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創設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接觸單詞。而學生應該慢慢克服對老師的依賴,形成記背單詞的方法和習慣。
六、結語
短文填詞作為一個綜合類題型,有一定的答題難度和特殊意義。本文通過分析該題型的理論基礎和在近三年福建中考真題中的命題思路,闡明了閱讀策略、詞匯以及語法的不同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但由于作者有限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研究,本文依舊存在不足,有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希望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力爭取得更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蔡美蓉.談初中英語短文綜合填空能力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 2015(8):39-41.
[2]王鵬,潘光花,高峰強.經驗的完形——格式塔也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3]武尊民.英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張惠娥.福建省高考英語“短文填詞”試題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7):122-123.
[5]賴秋燁.以中考題“短文填詞”為抓手,探究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7(中旬刊):129-130.
[6]石錫伍,林雪玲.注重基礎,凸顯能力,引領教學——福建省2017-2018年中考英語試題評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