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育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結晶,對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當下的文化復興大環境之下,在青少年美術教學中滲透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工作改革和進步的特殊要求。美術教育應當站在保護民族文化的出發點上,在美術教育中有效滲透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美術教育的整體效果。基于此,本文將簡單分析傳統藝術文化在青少年美術教育中的滲透,希望能夠為提高青少年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藝術文化? 青少年? 美術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J0-4;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3-0140-02
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價值內涵,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對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加以應用不僅能夠提升美術教育的綜合水平,同時也能夠幫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傳統藝術文化的內涵,這對于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青少年掌握更多的繪畫技巧、繪畫的靈魂與本質、繪畫的情感表達等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加強傳統藝術文化在青少年美術教育中的滲透。
一、傳統藝術文化融入青少年美術教育的重要價值
我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眾多的傳統藝術包含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特質和風土人情,美學價值極高。將傳統藝術文化與青少年美術教學進行緊密結合,不僅傳承了傳統藝術文化,同時也為美術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因此,將傳統藝術文化融入青少年美術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其主要體現在:
(一)營造了傳統藝術文化氛圍
在青少年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能夠營造良好的傳統藝術文化氛圍。當今時代,我國青少年美術教育的理念已經受到了他國美術思想觀念的影響,外來的美術思維和理念對我國美術教育的影響較大,甚至還會出現崇尚西方美術文化的情況。雖然外來美術文化能夠豐富美術的內涵,但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地位并不應該被弱化。而將傳統藝術文化融入到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開闊青少年的視野,提高青少年對于我國傳統美學的認知和理解,在課堂上營造更加濃厚的傳統藝術文化氛圍,做好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二)提高了青少年的審美素養
傳統藝術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理念以及獨特的文化韻味能夠增添美術教學的整體內涵,這對于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審美素養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促進性作用。很多傳統藝術文化作品的創作背景、造型技巧、圖案紋樣等都有著非常高的學習價值,對這些作品進行深度的解讀,能夠幫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作品的實際內涵,挖掘更多的傳統藝術文化元素,并且能夠從文化傳承以及創新的視角出發,思考傳統藝術文化本身的價值,在不斷的思考中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素養和能力。
(三)激發了青少年創作意識與能力
將傳統藝術文化融入到青少年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青少年創作意識與能力。教師通過讓青少年對傳統藝術作品進行賞析,從藝術的角度來感悟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并且借助情感教育的進一步滲透,讓青少年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來進行實踐,運用所學的美術創作技巧結合傳統藝術的創造模式展開二次創作。這種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和培養青少年創造意識和能力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青少年美術的創新能力,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較大的促進性作用。
二、傳統藝術文化在青少年美術教育中的滲透路徑
基于傳統藝術文化在青少年美術教學中有效滲透的重要價值,在展開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要致力于通過多種途徑來將傳統藝術文化在青少年美術教學中進行有效滲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種路徑:
(一)善于挖掘教材的引申價值
美術教學的展開要以教材為中心,因此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并對其引申價值進行有效挖掘,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傳統藝術文化,并對其進行適當引申。對于青少年來說,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很多我國歷代的工藝品、傳統繪畫、陶瓷工藝以及彩塑文化等,這些內容本身的藝術價值較高,凝聚了當時最為頂尖的技術與藝術理念,能夠對青少年的藝術創作有著較強的啟發性作用。因此,教師要對教材中所包含的各種傳統藝術文化進行深度分析和適當引申,為青少年呈現出更加有價值的作品分析。例如,在進行繪畫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以及其他方式收集我國傳統繪畫相關的資料,將優秀的作品呈現給青少年,并幫助其做出深度分析,使其能夠真正領悟到我國優秀傳統繪畫的精髓和技巧。與此同時,對傳統藝術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掘和有效延伸的方式,能夠大大提高青少年對傳統藝術文化知識的見解,拓寬其美術知識面,并且大大激發其對傳統藝術文化的探索和興趣。
(二)注重青少年美術實踐
從課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必須要經過實踐創造才能夠真正轉化為青少年的實際能力,而且美術實踐也是培養廣大青少年美術素養和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注重青少年的美術實踐,并且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有效滲透傳統藝術文化。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帶領青少年去往城市中具有一定人文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地點進行寫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邀請民間藝術家共同前往,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美術素養。此外,為了給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并且在實踐中加強對傳統藝術文化的理解,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主題性”較強的美術創作活動,將創作的主題與傳統藝術文化之間進行緊密聯系,并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其中,通過不斷的創作來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傳統藝術文化的內涵,將傳統藝術文化與現代美術創作理念緊密結合。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采取何種方式的實踐活動,教師都應當要注重課后作業的重要作用,適當為青少年設置一定主題的課后作業,使其能夠不間斷地進行練習與創作,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
(三)創新美術教學形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將傳統藝術文化滲透到美術教育中,應當對教學形式和方法進行創新,提高教學的整體有效性。第一,教師可以采取情感教學的方式來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傳統藝術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滲透,實際上也是青少年對傳統藝術文化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價值的體會與理解。因此,教師可以考慮使用情感教學的方式來加強青少年對于傳統藝術文化的理解,收集更多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資料,通過情感分析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進而將這種情感的升華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展開更好的創作。第二,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傳統藝術文化的滲透效果。傳統藝術文化作品中的很多內容其實是很抽象的,青少年自身的認知水平會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可以考慮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將抽象的知識點具象化,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片、視頻等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帶給青少年感官上的刺激,使其能夠隨著講解進一步掌握作品的精髓。
(四)積極組織課外傳統文化學習活動
傳統藝術文化的內涵十分深遠,并非簡單的幾個月時間就可以掌握,美術教師需要認識到傳統藝術文化對于當下時代美術教育的深刻影響,并且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來加強青少年對傳統藝術文化的應用。教師需要積極組織課外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將課堂進行有效延伸。第一,可以為青少年布置開放性較強的功課,組織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走訪和調查,尋找家鄉特色的傳統藝術文化作品,通過觀摩、臨摹等形式感受傳統藝術文化的獨特,并在其中加深對“工匠精神”“民間藝術精品”等方面的了解。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分享,幫助其他青少年了解更多的傳統藝術文化。第二,教師可以讓青少年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社區走訪,收集當地的傳統藝術作品,例如年畫、剪紙、刺繡作品、手工編織物等,并且邀請老一輩的手藝人講述更多關于傳統藝術文化作品相關的知識,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傳統藝術的構圖特點、造型手法、繪畫技巧以及表意性,并且將藝術與生活有效聯系到一起,進一步培養青少年對傳統藝術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和作用。為了能夠將傳統藝術文化有效滲透到美術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自身的教育功能,應當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傳統藝術文化元素,并進行引申,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加強實踐教學,過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出傳統藝術文化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文偉.傳統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滲透與融合[J].藝術科技,2019,32(13):223+225.
[2]曹西瑩.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滲透[J]. 新課程,2021(3):230.
[3]唐龍輝.傳統文化在美術教育中的滲透與融合[J]. 高考,2020(19):126.
[4]李舒.試論如何在美術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J].美術教育研究,2019(23):144-145.
[5]陳青.美術教育中傳統民族藝術文化的滲透研究[J].藝術評鑒,2020(5):133-134.
[6]黃勇.在藝術教育中滲透文化傳承教育的研究——在美術課堂中滲透本土文化傳承教育[J].試題與研究,2018(36):109.
作者簡介:
白金鳳(1981年6月- ),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本科學歷,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國畫(工筆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