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
【摘要】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注重全方位、全過程的培養。根據當前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現狀來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對勞動教育缺乏全面的認識,且勞動教育的教育效果不夠理想,所應用的勞動教育實踐方式也不夠合理。因此,為了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目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針對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現狀,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勞動教育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立項項目:基于習近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思想下的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研究,項目編號:CJF21082。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0-0011-02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優質人才,使得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效提升。因此,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要做好全方位培養,要通過勞動教育培養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高職院校要認識到全面發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是社會、國家賦予高職院校的職責,要在人才培養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并通過開展有效的勞動教育,不僅發展學生的專項技能,還能培養其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等優秀品質,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現狀
(一)不重視勞動教育工作
根據當前社會發展中人們的認識來看,社會中對于體力勞動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見,甚至社會中有部分人認為勞動是一種不夠體面的行為,只有條件不夠好的人才會選擇體力勞動。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在教育教學中勞動課程經歷了逐漸縮減的變化過程,在高職院校內甚至出現了勞動課被學生的專業課侵占的問題。還有部分學生對勞動課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誤差與偏見,不夠重視勞動教育,認為學校設置勞動課就是為學生留出了時間自行支配,對勞動教育課程持質疑、應付的態度。不管是學生層面還是學校層面,不夠重視勞動教育工程,都會對勞動教育工作的開展產生較大的阻礙。要想確保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工作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就必須要在廣泛的勞動教育之前先對高職院校教師、學生的思想層面進行改革,只有對勞動教育所產生的作用有深刻認識,才能更加主動地配合、參與學校勞動教育工作。如果高職院校管理層、教師、學生不重視勞動教育,則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很難獲得改進與突破。
(二)勞動教育的內容亟需優化
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不能明確勞動教育的中心,有部分高職院校認為勞動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參與勞動,而不是將重心集中在教育,不能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甚至于部分職業院校只注重追求勞動量,而忽略勞動教育中蘊含的德育功能,導致部分學生對勞動教育產生逆反、厭煩心理。通過有效的勞動教育可以使學生逐漸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勤勞的價值觀,并逐漸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引導學生培養熱愛勞動的價值觀念,不僅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更能幫助學生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
(三)尚未實現與時代發展趨勢的有機融合
高職院校中接受教育的學生相對比較年輕,是青年人的聚集地,要想使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獲得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在開展勞動教育工作的時候,必須要使勞動教育同時代發展趨勢實現有機融合。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學生為00后,他們生活在相對比較輕松的生活環境中,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現代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如果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仍舊堅持傳統的說教、參加勞動實踐等方式,則無法激發學生參與勞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只有使勞動教育打動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勞動教育的內涵,并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
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勞動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營造校園勞動文化氛圍
只有使學生從意識層面認識到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將其作為內在驅動力引導學生參與到各類勞動教育活動中。因此,首先要引導學生意識到勞動重要性,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觀看系列講座,召開班會等多種形式在學生中樹立勞動最光榮的理念。也可以以勞動節為契機,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了解到勞動的重要性,認識到勞動推動技術發展,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更新。在召開勞動主題班會的時候,可以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探討自己對于勞動的認識,也可以講述自己的勞動趣事。也可以組織以“勞動”為主題的演講、辯論賽,使學生加深對勞動的認識。高職院校可以以短視頻、公眾號、校園網等多種途徑來推送與勞動相關的案例,甚至可以發起類似于“勞動最光榮”等主題活動,學生可以通過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來上傳自己的勞動經歷,學校對多個平臺中的活動情況進行匯總,并用投票的方式選取其中的優秀作品,通過該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的環境培養學生勞動意識。高職院校要關注對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學生受到勞動精神的感染、影響,在具體的生活、學習中踐行勞動精神。
(二)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勞動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
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這樣的理念:“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將成長為粗壯的大樹。”這也就意味著學生的志向、意識對其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勞動意識,使學生逐漸養成勞動習慣,并領悟蘊含在其中的勞動精神,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中融入勞動意識,逐漸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例如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精神,該高職院校為鐵路事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優質人才,學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未來要充實鐵路事業的建設工作,該工作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勞動意識,不僅不怕苦,還要肯吃苦。基于此,在專業教育中就要融入勞動意識,使學生在專業實訓實踐以及頂崗實習等專業教育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勞動理念,克服其中存在的困難。學生在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合理融入勞動精神,也必將會取得理想成就。
(三)樹立典型的勞動榜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
榜樣具有巨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樹立典型的勞動榜樣力量,可以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勞動品質。例如某鐵路職工學校,就將該學校的優秀校友作為榜樣,通過校內演講,制作宣傳欄,公眾號宣傳等多種形式,使該鐵路職工學校的學生能夠了解通過優秀校友的經歷、經驗等了解最真實的一線鐵路建設情況,學習他們在最一線工作中逐漸顯現出來的愛崗敬業、一絲不茍、不辭辛勞等精神。可以通過優秀校友在一些鐵路建設中所表現出的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在酷暑條件下仍舊堅持工作,并對其中的一個施工環節進行了廢寢忘食的研究與討論,這種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承擔的精神是他們職業生涯中重要的財富,是值得該鐵路職工學校學生共同學習的。學生在優秀校友的榜樣激勵作用下,能夠了解到在他們的身上有哪些優良的勞動精神,要在自己的學習、實踐、勞動中將其作為自己的榜樣與目標。高職院校要對本校內的優秀校友、優秀教師以及行業的優秀代表等相關案例進行收集、分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相關內容,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影響,在具體的實踐中踐行優良品質。高職院校也可以以年度為單位評選“青春之星”,對各個專業的優秀榜樣進行評選,發掘這些學生身上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并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從而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勞動中,樹立起通過勞動獲得幸福生活的正確價值觀念。只有讓學生能夠真正動手實踐,流汗付出,在勞動中鍛煉其意志,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國家發展建設中高等職業院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優質人才,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下需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路徑進行深入探究,從而使高職院校培養更加全面的人才,在進入崗位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為了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還需要我國教育部門站在全局發展戰略予以一定的指導,并在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中深入開展各類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出更多理解勞動教育、主動參與勞動教育、熱愛勞動的實干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顯鴿.淺析融入勞動教育理念的高職生培養——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4):204-205.
[2]本刊編輯部.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體系——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20(4):17-19.
[3]陳清芬.高職院校“以勞促創”教育策略的實踐與探索——以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社科系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5):14-16.
[4]謝禮炮.高職院校勞動育人重在培養六種精神——以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29):5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