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芳
【摘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路徑需要教師不斷開創和改革,這也正是教師教學的職責和義務。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導入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突出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重視隨堂練習,鞏固學習成果”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路徑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雙減”背景? 初中數學? 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16-02
初中數學科目學生學習起來晦澀難懂,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如若缺乏教師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就會徹底失去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其學習成績可想而知。又加之,教師錯誤的教學方式,部分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所以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數學作業,這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甚至會壓垮學生的身軀。由于雙減政策的提出,在初中數學教學指導當中,課堂教學質量成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見,學生沒有大量的作業要完成,也就有了更為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基于此任課教師應該踴躍提升自身的課堂成效,使自身的課堂成效能夠更好地使每位學生理解知識點、歸納知識點,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過后或是閑暇時間進行自我鍛煉。比如任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更為輕松地理解和學習數字知識;教師重視隨堂訓練等等,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為后續高質量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因此,任課教師還應該對于“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和對策進行分析和研究,充分發揮“雙減”政策優勢和意義,促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只有這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才能得到改觀,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成績才能得到提升。
一、導入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需求等多方面要素,切忌按照自身主觀意愿來展開設計,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問題情境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且教師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學生才可以從問題情境之中有所收獲,才能為了問題而尋找答案,無形之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以教學“軸對稱”為例,首先任課教師提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尋找答案,加以解決問題。“軸對稱的含義?軸對稱的應用?軸對稱的理解……”(后進生解答基礎知識;優等生解答拓展知識)。任務:不同的小組進行自主學習,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加以分享和講解,達到資源共享的教學目的。其中,學生在資源共享期間,以小組輪流的方式加以進行,講解正確的學生可以繼續學習任務,回答錯誤的學生就要接受懲罰,如唱歌、說相聲、猜謎語等,來增添學習趣味。如學生分享到: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稱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成軸對稱。還有的學生說道:“蝴蝶是軸對稱圖形、電腦是、臉譜是……”學生們興奮地說著,你一句我一言十分熱鬧。如此,在問題情境的輔助下,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更為迅速,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支持。
二、突出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面對著雙減政策對初中時段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模式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改善自身的課堂方式,要有意識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提升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之中全身心投入,高效學習數學知識。基于此,任課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數學活動授課,通過活動融入教學重難點,促使學生更為輕松地掌握教學重難點,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以教學“等腰三角形”為例,首先任課教師開設“圖形活動”,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積極分享。隨即,任課教師分享活動標準:要求學生從中找出不同的圖形,并且將圖形進行分類;依據教材之中對于等腰三角形的描述從眾多的圖形之中找到等腰三角形……有的學生說道:“是指至少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兩個邊稱為這個三角形的腰。所以我們應該找的三角形應該是有兩個邊是相同的。”在學生找到這個特征后,各個學生相繼完成了活動的任務。同時,在任務劃分期間,學生將三角形依照鈍角、直角、銳角劃了三個類型。果不其然,在通過活動的趣味開展后,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而以往課堂之中,教師進行講解教學內容可謂是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由此可見,活動教學的優勢所在,也可以看出教師轉變教學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這樣,突出了教學重難點,學生就更容易取得更佳的學習成績。
三、重視隨堂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在過去,由于教育機構和許多練習泛濫成災,許多家長和一些學生乃至一些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極其不端正,認為只有大量的課后作業和專業的輔導機構才能拯救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挽救學生。而這種認識和想法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對其進行糾正和重視。因此,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中選擇重視隨堂練習,通過隨堂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同時在隨堂練習的教學期間,任課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更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寶貴的意見。
1.基礎知識的鞏固
以教學“勾股定理”為例,首先教師教學勾股定理含義,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數字理論。其一,任課教師帶領學生拼湊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要求學生將兩個直角邊設立為a、b,斜邊為c,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發揮,動手拼湊。(1)請用盡可能多的方法拼成一個正方形。(2)請從你拼的圖形中驗證a2+b2=c2。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已經了解到勾股定理。隨即,任課教師出示例題,要求學生積極解答。(3)學校有一塊長方形花鋪,有極少數人為了避開拐角走“捷徑”,在花鋪內走出了一條“路”。他們僅僅少走了______步路(假設2步為1米),卻踩傷了花草。(4)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4,則第三邊長的平方是多少?學生們得出答案:4步路;25或者7。學生們開始講解其解題的思路,學生們也明白了25或者7的來源,有兩種情況,一是所求的邊為斜邊,二是所求的邊為直角邊,則斜邊長為4。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探討,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應用。通過雙方的共同交流和溝通,相信學生學習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地解決。
2.學習方式的糾正
以教學“平行四邊形”為例,首先教師教學平行四邊形定義,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平行四邊形。隨即,任課教師開展隨堂練習,引導學生加以練習。例1:已知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14cm,BC=16cm,則此平行四邊形的周長為(? )cm。例2:(? ?)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填一個合適的條件)。當學生解答時,60%的學生對于兩個例題全部回答正確,而一部分學生卻只能答對平行四邊形的合適條件,這是學生死記硬背的典型表現。基于此,任課教師要先從理論教學之中引導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菱形的特征,一般平行四邊形與菱形之間的關系,再把這兩種圖形之間的轉化用PPT或動畫形象地展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生不需要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輕松掌握這個知識點。類似的方法還可以用于理解平行四邊形與矩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在求周長時,學生只需要明白平行四邊形四條邊之間的關系,就很容易可以求出周長,而不需要套用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C=2(a+b)。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對初中數學的影響是積極的,更是正確的。所以,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應該積極抓緊這次機遇,采取合適的方式育人教學,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發展。所以,我們更要清晰地認識到學習數學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真正意義了解其中的含義和內涵;任課教師在教學課堂要更為積極主動,構建活力課堂,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獨特魅力和樂趣;教師也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成效和教學的水準,使難點與困惑的知識點能夠更加淺顯易懂。雖然初中數學教學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任課教師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教學期間要大膽嘗試,尋找更為有效、合適的教學道路,為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奉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同時,還要多給予學生一份耐心和細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困難等,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和引導,慢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除此之外,在日后的管教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要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學習更為新穎、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其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氛圍的優化路徑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2(35):75.
[2]虞樂園.數學活動背景下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8):2-2.
[3]熊昭君.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5):335.
[4]梁慧.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探討[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1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