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瓊
【摘要】物理與數學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教師在對高中物理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把數學思維及知識滲透到教學當中,促使學生能夠對物理展開更好的學習。然而,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便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物理知識相結合,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逐步得到加深,進一步使得學生的物理成績逐步得到提高。本文從“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分類,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滲透策略”兩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如何有效地把數學思想滲透到高中物理的教學當中,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數學思想?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6-0121-02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的分類
(一)函數與方程思想
通過函數的表達形式,把各個量之間的關系表現出來,并用函數方程來對問題進行解決,這就是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可以被看作是數學思想當中的一種,它可以幫助人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對關系量之間的關系進行理清[1]。運用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去對物理問題進行解決,可以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得到激發,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對高中物理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函數與方程的思想進行有效的應用。例如,對物理一般規律進行認識;引導學生推導物理公式等等。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利用函數來對量與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表示,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化地理解數學問題。當學生對具體的物理問題有了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模型進行建立,促使物理問題能夠得以解決,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正確率與解題率逐步得到提高。
(二)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師在對數學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把數形結合的思想引入到課堂當中,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發現變量之間的關系[2]。物理教學當中的數形結合思想也是極其的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圖像的方式對抽象的物理問題進行表達。有眾多不同類型的圖像存在于高中物理的教材當中,然而按照圖形的不同,可以將其分成其他型、正弦曲線型、直線型等等。伏安法測電阻中用到的圖像,電學中的電壓圖像、電流圖像,運動學中的波動圖像、振動圖像是高中物理當中的重要圖像。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對物理圖像的應用與理解更加地重視。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對問題進行解決,促使學生的做題效率與做題速度逐步得到提高。
(三)歸納推理思想
歸納推理思想是由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推出這一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推理。教師在對數學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規律的本質進行把握并對歸納總結的思想進行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對歸納總結的思想展開運用,進一步地去對問題進行解決與分析。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問題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那些經典的案例。促使通過歸納推理來使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進一步使得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逐步得到培養,使得學生能有一般推理能力的形成。
(四)分類的思想
將關系量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分類,再對分類的各個對象展開探究,這就是分類討論思想。許多學科當中都體現到了分類。教師在對物理這門學科展開教學時,分類思想將物理知識分成了力學、電學、熱學等等,學生可以對其展開系統化的學習,促使很多知識都能夠得到串聯。高中物理的課本當中有很多的知識,難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大,這就會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時,教師便可以把分類的思想引入到課堂當中,促使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分類,幫助學生對知識脈絡進行理清,使得學生能夠對每個知識點的對應位置更加明確。因此,學生把分類的思想運用到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當中,便可以進一步展開細化的學習,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五)轉化的思想
當學生在遇到一些復雜難懂的問題時,學生便可以通過應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轉化,促使正確答案能夠順利得出[3]。學生在展開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運用轉化這種思想,可促使學生利用轉化思想進行大膽地猜想,進一步通過不斷嘗試,發現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并向自身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轉化。轉化思想可以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得到培養,轉化思想還能夠幫助學生獨有的思維方式得以養成。有很多看起來并不太好解決的物理問題,但在對轉化思想進行應用之后便可以順利地得到解決。通過轉化,學生可以發現問題的一般規律,進一步對所學知識展開運用,并對問題進行解答與分析。因此,教師把轉化的思想引入到課堂當中,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展開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滲透策略
(一)創新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時,教師在課堂當中總是運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站在講臺上單方面地對學生展開講授,學生則是被動地展開學習,在遇到一些問題時,教師說用哪種方法進行解題,學生就用哪種,使得學生并沒有對自身思維方式的形成。高中物理有很多枯燥難懂的知識,很多學生對其都有枯燥乏味的心理。這時,教師應該有效地轉變與創新教學方式。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采用以往的方式去對問題進行解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也應該融入數學思想。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對“物理受力的方向和大小”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三角函數展開運用,進一步對其問題展開解答。高中數學教材當中的一部分重點學習內容便是三角函數,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三角函數的知識展開應用,進一步地去對物理問題展開解答,從而,學生便可以把物體受力方向的角度函數找出來。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使得學生的大腦得以開發,促使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教師盡量做到不要固化學生的思維。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難題進行更好的解決,可以說,物理與數學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二)用數學思想來解決物理問題
教師在對高中物理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更加明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對教學進度進行把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首先應該對物理場景進行創設,促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思想展開運用,進一步地去解答問題[4]。例如,教師在對“傳感器及其工作原理”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帶領學生展開實驗,那么,這樣一個物理場景便創設出來了。在具體的實驗過程當中,學生把一個小燈泡放在小盒子的側面,盒子的外面應該設立相應的開關,盒子的上面放上磁鐵,這時,便會觀察到燈泡亮了起來,然而拿開磁鐵之后,燈泡便不會再亮了。學生在進行完這一實驗之后,便會通過歸納推理的思想發現一般規律,最后得出相關結論。物理課本上的知識大多都很抽象,學生并不能理解公式、概念等等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便會逐步喪失。教師應該舉出實際生活當中的例子,進一步通過數學思想去對物理教學情境進行創設。
(三)通過數學思想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每學習完一個單元的知識后,教師便會對總結歸納更加地重視。教師在總結歸納的過程當中,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促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要有自覺歸納總結習慣的養成,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然而,數學思想并不是一下就能擁有的,這需要學生展開長時間的實踐,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學生展開培養。教師應該對數學思想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性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數學思想的重要性更加明確。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學生,促使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問題進行解決,進一步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然而,不論是分類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還是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教師都應該帶領學生去進行挖掘。運用數學思想,可以幫助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進一步使得學生學習理科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四)發揮教師的價值引導作用
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較強的個人主體意識,這時,教師應該有效地對學生展開引導。教師可以經常翻閱數學教材,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促使學生對于數學的重視程度逐步得到提高,從而學生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自身的價值引領作用更加地重視,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物理知識展開學習。
綜上所述,物理學科與數學學科一樣,都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學生在學習時有困難,這時,教師要充分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個性進行了解,結合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不斷開拓。教師把數學思想滲透到高中物理的教學當中,幫助學生采用各種數學思想去對物理難題展開解決,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衛兵.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分類及滲透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10):6-8.
[2]劉晉年.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分類及滲透策略[J].發現,2017(12):51.
[3]劉蘇敏.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9):18.
[4]康鵬.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J].孩子天地,2016(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