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進
【摘要】對于一個民族而言,創新是靈魂所在,在當前人類社會持續變化背景下,人類想要獲得進步主要依靠的就是創新。在當前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工作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對人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在初中階段實際開展化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化學理論知識,從讓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對生活實際問題進行解決,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另外,教師還需要將創新教育落實到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進行培養,從而打造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 化學教學? 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088-02
一、引言
在將創新教育落實到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讓學生對未知的知識領域、體系進行開拓,而是讓創造出適宜的教學氛圍、教學條件并提供給學生,對學生進行引導,模擬探索并研究現有的化學知識,針對前任科學家理論、實踐進行借鑒,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各種新的化學現象進行發現,之后由學生借助自身掌握的相關理論知識、創新能力,針對相關知識進行相應的聯想判斷推理,并開展綜合分析,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研究新的化學現象,并探索其中的規律。在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通過實施創新教育,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針對化學知識進行更加主動、積極的探索,并實現對學生思維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二、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興趣開展創新教育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一定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想要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培養,并妥善落實創新教育,就需要首先調動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在經過長期教學實踐以后發現,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有效調動起來,并且可以帶領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進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引導學生逐步實現創新發展。
(一)構建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創新環境
想要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進行有效培養,首先需要在課堂中營造出自由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思維分享,并有效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創新精神。在初中階段開展化學教學工作中,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放松,有效對學生引導,讓學生愿意主動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面對化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疑問時可以勇敢的提出。在初中階段教學工作中,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在學生表達自己想法、見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相應的鼓勵,雖然學生提出的想法可能與本節課講述的化學知識無關,但是仍然表示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了思考,也需要給予鼓勵。同時,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需要進行及時解答,同時詳細指導學生并進行相應的理論分析,讓學生可以借助提出的問題、建議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在今后化學學習中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針對學生所提出化學問題,如果教師也不能解答,需要告知學生自己會在課后查找資料來找到答案,并鼓勵學生也自行查找資料,并在課上分享自己查找的結果。通過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將學生的探索、研究能力有效發揮出來,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思想,從而對創新教育目標予以實現。
比如在初中階段化學教材中“共價化合物”部分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選擇氯化氫作為例子展開分析:元素的化合價數值,就是這一元素原子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數目,當出現共用電子對偏向某一種電子的情況時,這一元素就會顯示負價,相應的,如果共用電子對偏離了某一中原子,這一元素就會顯示正價。在化學教材中,僅僅分析了NaCl和HCl的形成這一案例,但是在學生對這一化學知識點進行思考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疑問,其中一些學生會對有關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其他化合物的相關化合價形成問題進行提問。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方面需要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應對,但是僅僅借助課堂時間是很難解決所有學生提出的問題的,因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如果學生成績較好并且精力充足,教師可以有效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探索,從而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研究;而針對一些學生成績較差、缺少經驗的學生,教師需要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后,引導學生首先進一步理解并分析這一部分知識,在學生對該知識進行完全掌握的基礎上,教師再有效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借助化學實驗提升學生的趣味性開展創新教育
在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需要講述較多的理論知識,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化學實驗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化學教師需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并在化學教學工作中對化學實驗進行科學利用,借此來有效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在實際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借助實驗活動對學生的想象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總結分析能力等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想等目標的實現。借助實驗教學工作,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有效激發,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和實驗結果的變化,都可以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想象,并對相關化學問題進行探索。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輕松,并且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借助實踐操作、自我觀察和探索的過程,對化學知識進行獲取,同時可以結合試驗結果對相應化學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今后化學學習過程中,從而達到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進行培養的目的。因此,想要有效落實創新教育,就需要將學生對化學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作為基礎。
三、借助課外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創新思想進行培養
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化學知識是隨處可見的,為了針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進行有效培養,需要指導學生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對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開發,從而達到對學生創新意識、能力進行培養的目的,將創新教育切實落實到化學教學工作中。
(一)在課外活動中有效結合化學知識和生活實踐
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一些工程施工中,為什么要在水泥路面上灑水?”“在清理廚房用具中的水垢時,為什么可以使用食醋?”等等,這些現象與化學知識存在的緊密的聯系,同時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實際開展課外活動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過程中將所學化學知識運用起來,通過對這種活動進行長期開展,可以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的習慣,并積極利用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對學生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行提升,可以對學生想象力、創新思維等進行有效培養。
(二)在課外活動中對家庭小實驗予以開展
在教師組織課外活動期間,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在實際應用中有效結合相關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做到相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創新性思考。舉例來講,可以讓學生在家庭中開展明礬凈化水質、廢舊電池提取二氧化錳、二氯甲烷清除衣服上的油漆等實驗,這些家庭小試驗中都蘊含了相應的化學知識,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可以親自動手操作,并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之后總結并分析實驗結果,最終可以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相應的化學知識、實驗原理。同時,借助家庭小實驗的開展,也可以對學生視野、思維進行有效開闊,學生需要將自己的思想充分融入到實驗過程中,借此來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三)借助啟發式教學對學生創新思想和精神進行培養
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為了實現對化學學習過程中創新思想、精神的培養,在實際開展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借助啟發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針對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實現對化學知識動態演變的追溯。之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對事物發展的本質進行研究,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如同科學家一般對化學知識進行發現、實踐并證明,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行有效滿足,并且可以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想、探索意識等予以進一步培養。在實際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方面需要結合學生發現、創造的特點,創設相適應的情景,有效對學生進行引導,與自身所學化學知識結合起來,緊密結合問題和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對相關原理、疑問進行揭示,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啟發,為學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讓學生以此作為依據進行思考、探索,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化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比如在對“溶解度”部分知識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在一定條件下,同一溶質是否可以進行無限量的溶解?”這一問題中充分符合了學生所掌握的溶解度的知識,學生在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索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而教師則可以通過提問對學生的思考進行引導,對學生思維進行開拓,從而便于學生相應的化學概念。
四、結語
在現階段初中階段教學工作中,化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也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具有一定學習難度。因此,為了對化學教學質量予以提升,就需要教師積極實施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
[1]孫愛麗.試論初中化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培養[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2):44.
[2]周超.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初中化學課堂的思考[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2):18.
[3]陳光成.淺析初中化學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考試周刊,2020(2):149-150.
[4]徐德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實踐[J].中學課程資源,2020(11):30-31.
[5]田立濤.淺析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引入趣味化學實驗[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