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 高瑞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愈發重視,新發展理念的提出為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指導生理學的教學,從而提高生理學教育質量,增強生理學服務功能,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術過硬、職業性更強、更專、更精的創新性技能人才。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 生理學? 職業教育? 教學方法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新發展理念下生理學對醫學技能人才培養的服務現狀淺析》(課題編號:JRS-2021-7127)的結題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83-02
生理學是生物科學的分支,是研究正常人體的功能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在整個醫學課程的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一門連接著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專業課程的橋梁課程[1]。為了更好將形態結構學科、功能機制學科、臨床專業學科融會貫通,學好生理學顯得尤為重要。而生理學的抽象性、邏輯性、復雜性對教師授課、學生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2]。新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階段發展規律的深刻思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導向、發展動力,同時也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結合生理學的教學經驗、職業院校學生的學情分析、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思想、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本文就如何用新發展理念指導生理學的教學、生理學如何更好為醫學技能人才培養服務進行路徑淺析。
一、學科融合,集體備課
堅持開放發展,致力通力合作,故步自封只會停滯不前。醫學各學科之間聯系密切,生理學課程作為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的醫學基礎課程,與第一學期的形態結構學科和二年級的臨床專業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時間差,學生對已經講過的有印象但不精通,又不知正在學習的生理學與后續課程之間的聯系所在[3]。與本科院校相比,職業院校的學生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較薄弱,更是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但學生的思想覺悟并不低,執行力也較高。因此,如何幫學生把生理學與其他學科融合、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是每一位生理學教師努力的方向。
通過近幾年學校大力倡導的教學改革和實踐,認識到學科融合需要各教研室積極參與,做到集體備課、經常溝通。生理教研室積極邀請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病理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藥理教研室、內科教研室的專家教授、任課教師,結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遵循突出重點原則,針對某一項授課內容進行集體備課、討論。如細胞的基本功能之骨骼肌細胞的收縮,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對正常機制的理解,在講解神經-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過程時,可與內科教研室教師商討,加入一些臨床病例;在講解興奮-收縮耦聯的結構基礎時,可咨詢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教師對不同專業學生組織形態學的講解深度。
二、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
把創新貫穿于一切工作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結合學情,因材施教。在講解教材內容的同時,適當推薦參考書、習題冊,方便學生課下復習。對于那些對生理學學習興趣高、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可推薦生理學學報、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有關信息,如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的精彩事跡,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的偉大貢獻。既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和信息量,了解學科的研究成果,也可為學生將來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學術性。
職業院校的學情不同于本科,其人才培養模式亦有差異,但同樣不能忽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思想,注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救死扶傷等職業素養的灌輸。如講授呼吸系統時,以現階段新冠肺炎疫情引出,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毅然奔赴武漢,奮戰在最危險的第一線。這種為國、為民、為蒼生而不懼艱險的崇高精神應當激勵每一位醫學生。
在教學方法的選取上,不再一味簡單地講授,而是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喜歡課堂。如講解血管生理章節時,血壓概念的誕生與血壓測量過程密切相關,而人體的血壓怎么測量呢?以問題導入方式開始本堂課的講解,用傳統講授法闡釋血壓的形成原理,用演示法示范血壓的正確測量,用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學法提醒同學注意環境因素對患者血壓測量的影響,尤其“白大衣高血壓”這一經典問題,進而融入課程思政,教育同學在今后的從醫生涯中,應注意和患者友好溝通,盡量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
三、理論實踐,平衡發展
理論與實踐齊抓共管,同步推進。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所有的理論數據均來源于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條件允許時,盡可能多開實驗課。理論課講解結束后,隨即設置相應的實驗課。在實驗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輕講授,重操作。實驗課開始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尋找答案,或讓學生提出假說,以求驗證;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實驗報告。如ABO血型的測定實驗中,可以詢問學生“知道自己的血型嗎”,以“如何測定自己的血型”的問題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實驗,最終得出自己的血型;最后,要求學生提交實驗報告,內容包括實驗目標、實驗原理、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實驗結果(標注自己的血型)、注意事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生理學和生活聯系的密切性,從而認識到生理學的重要性。
有些醫學職業院校,實驗條件受限,實驗資源匱乏,無法滿足理論與實踐相協調的教學要求;一些動物實驗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如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實驗、動脈血壓的調節實驗等,真正操作起來較困難,但又不能忽略實驗課的重要性,此時可選擇其他教學策略,使實踐適應理論教學,如觀看一些具有講解的實驗視頻、動畫,播放一些探究人類奧秘的電影視頻。既填補了實驗的空白,又引起學生探究人體的興趣。
四、打造視頻公開課,創建共享資源
共享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和諧發展理念的產物。打造優秀視頻公開課,創建共享資源。隨著新冠疫情的暴發,線上資源應運而生,蓬勃發展,并且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讓學習途徑不再單一,使得生理學與專業課程的學習可以同步化,促進生理學能夠更好為專業課程、為人才培養服務。
教師向學生推薦生理學課程的線上資源,如中國大學MOOC資源、一些綜合性網絡平臺、醫學類APP[4]等;如果學生不懂檢索,或獲取線上資源困難,教師可先將生理學課程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再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加以利用學習。
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專業,生理教研室的全體教師經過分工協作,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學源結構,將自己擅長章節進行錄課,上傳至超星·學習通APP,并且對學生隨時開放。錄課內容為一個或幾個連續的知識點,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無論是剛學習生理學,還是學習專業課需要生理學知識,甚至是繼續教育接本輔導時,都可以觀看視頻。這樣既可以服務于低年級學生,也可為高年級學生提供幫助;既滿足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充性,也保證課后自我提高的適用性。如氧解離曲線及影響因素這一知識點,與臨床應用聯系密切,根據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的學生需求進行詳細講解,而對口腔醫學和中醫專業的學生講解時深入淺出、點到為止,或選擇略講。
五、緊跟前沿,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現代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徑,是和諧發展的體現。教育教學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也在緊跟時代潮流快速發展。因此,生理學只有不斷吸收最新醫學研究成果,才能對專業課程建設、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更精準、優質的服務。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是主導。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隨著近幾年學校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生理教研室的教師有了更多機會走出校門。生理學教師或參加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的科研講座,或利用寒暑假到醫院踐習研修,或參加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基本功比賽和實驗技能比賽,或觀看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提供的公開課。通過多途徑學習,生理學教師得以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臨床先進的操作技能,學習最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培訓結束后,每位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教研活動中,教師之間交流研討;最終將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通過教師能力的提升,提高了生理學教學質量。
六、結語
社會在進步,國家在發展,教育教學在創新,生理學的教學實施和服務理念也需要不斷更新。如何深化學科建設、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如何把生理學講透、易于理解和接受,如何使生理學更好為醫學職業人才培養服務,是每一生理學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通過實踐探索,不斷進行生理學課程改革,為培養精、專的技能人才提供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雨薇,王艷杰,等.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生理學知識邏輯結構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醫教育ECM,2019,38(6).
[2]羅成翼,代艷麗,黃秋生.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中國共產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6).
[3]滕曉潔.改革生理學教學 努力為專業課程服務[J].衛生職業教育,008,26(24).
[4]崔曉.高職生理學課程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互補策略[J].學周刊,2021(13).